【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阻丝缠绕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阻丝缠绕系统。
技术介绍
各工业技术行业的应用中,或需设置有缠绕的电阻丝组件,以配合不同的功能零部件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电阻丝的绕制多是由人工徒手完成,由于电阻丝具有强韧的物理性质,因此绕制费时费力,并且难以确保所需的螺距及松紧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阻丝缠绕系统。电阻丝缠绕系统,包括用于收纳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储管部、用于收纳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储管部、用于电阻丝送料的送丝装置及用于热风输出的热风部,所述送丝装置的出料端旁侧设置有用于电阻丝缠绕的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杆,所述缠绕杆包括驱动端及接引端,所述驱动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缠绕杆绕中心轴自转动的杆转动机构;所述缠绕杆旁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热缩管及所述第二热缩管套接于所述缠绕杆上的套管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接引端设置有接引部,所述接引部的外径远离所述驱动端一侧呈递减趋势,呈锥状的接引部便于套管经所述接引端套接于所述缠绕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缠绕杆上设置有若干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靠近于所述接引端一侧的下引 ...
【技术保护点】
1.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纳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储管部、用于收纳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储管部、用于电阻丝送料的送丝装置及用于热风输出的热风部,所述送丝装置的出料端旁侧设置有用于电阻丝缠绕的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杆,所述缠绕杆包括驱动端及接引端,所述驱动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缠绕杆绕中心轴自转动的杆转动机构;所述缠绕杆旁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热缩管及所述第二热缩管套接于所述缠绕杆上的套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纳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储管部、用于收纳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储管部、用于电阻丝送料的送丝装置及用于热风输出的热风部,所述送丝装置的出料端旁侧设置有用于电阻丝缠绕的缠绕装置,所述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杆,所述缠绕杆包括驱动端及接引端,所述驱动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缠绕杆绕中心轴自转动的杆转动机构;所述缠绕杆旁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热缩管及所述第二热缩管套接于所述缠绕杆上的套管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引端设置有接引部,所述接引部的外径远离所述驱动端一侧呈递减趋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杆上设置有若干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包括靠近于所述接引端一侧的下引面,所述下引面至所述缠绕杆中轴线的垂直距离沿所述驱动端一侧的方向呈递减趋势;所述下引面朝向所述驱动端一侧过渡形成有与所述缠绕杆中轴线平行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朝向所述驱动端一侧沿所述缠绕杆径向延伸设置有抵靠壁,所述抵靠壁上部朝向所述接引端一侧延伸设置有卡挡部,所述卡挡部两侧与所述抵靠壁及延伸面形成有两侧的侧开口,所述卡挡部与下引面之间形成有朝向于所述接引端的槽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挡部的外表侧至所述缠绕杆的中轴线距离等于所述缠绕杆的半径;所述卡挡部的外壁与所述缠绕杆的外周表侧平滑过渡;一侧所述侧开口的开口边缘为光滑弧形结构,另一侧所述侧开口的开口边缘具有棱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瑞嘉精密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