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国奇专利>正文

势能不变时有势力与线速组合新动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97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物体的势能不变的条件下的有势力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组合成为一种新动力的装置。有势力W通过被齿轮G和H支撑为扁圆形态的内外均有轮齿的弹性齿圈C,对齿轮A和B产生压力Fa和Fb。当同时给齿轮A、S输入同速的,并且齿轮G、H与A、S同步的动力,以克服Fa和系统内总的摩擦阻力,系统内的各轮便会连续运转,在运转的过程中,输入至齿轮S的动力作用于b点C的轮齿上,这样,Fb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s/t,便被组合成为一种新的动力Fb*s/t。因为Fb能够远大于Fa,所以被组合成的新动力会大于需消耗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来组合出一种新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来做功的力,都是能够直接做功的动力。物体的重力、弹力等各种有势力对其它物体的压力,在物体的势能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压力是不会自行做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可旋转物体所受到的来自有势力的切向压力,与输入至这一物体的动力中的线速组合为一种新的动力。图1中C是既有外齿又有内齿的弹性齿圈,受到两端各有一齿轮G和H的支撑杆的支撑呈扁圆形态。具有势能的物体E的有势力W,通过被绳索束缚在固定位置的D轮作用于弹性齿圈的c点。因为c点的法线远离C的几何中心并靠近C与齿轮B的啮合点b,所以有势力W通过C对B轮b点的压力Fb必然大于对齿轮A的a点的压力Fa。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齿圈C的各质点按图中所示的扁圆轨迹运转的条件是(1)给A轮输入动力N1,使其a点产生足以克服压力Fa和相应的摩擦阻力P1的动力(Fa+P1)*s/t。(2)同时给G、H输入与A同步的动力N3和N4,以克服它们转动时各自需克服的摩擦阻力,以保证各自所在相对固定的空间位置不变。(3)并同时给齿轮S输入与N1线速相同的动力N2,作用于处在b点的C的轮齿上,以克服相应的摩擦阻力,并将被组合而成的新动力N5在B轮表现出来。这样,本专利技术的运转系统在运转的过程中,需消耗的动力,只要足以克服a点受到的压力Fa和整个运转系统需要克服的总的摩擦阻力即可,而被组合出的新动力N5则为Fb*s/t,其中的力Fb是有势力W作用于B轮b点的压力Fb,线速s/t则是给S轮输入动力中的线速s/t。以上说明得出的结论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物体势能不变的条件下,将有势力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组合为一种新的动力,并且新动力的大小能够大于组合过程需消耗的动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作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运转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弹性齿圈C具有如下特征其外侧的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无齿区的光滑表面运行至D轮时与D轮平稳地接触,无齿区的两侧是轮齿,轮齿齿根部的轮缘上有开口,此开口运行至D轮时呈闭合状态;其内侧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无齿区的光滑表面运行至G轮和H轮时,与此二轮凸起的中间部分平稳地接触,无齿区的两侧是轮齿,轮齿齿根部有开口,此开口运行至G、H时呈闭合状态。弹性齿圈上开口的设置与否,视有势力对其作用的力的大小而定。弹性齿圈展开时,外侧开口全部闭合,并且中间凹进部分表面的质点在同一平面内。权利要求在势能不变的条件下,将物体的有势力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组合成为一种新动力的装置,包括一个既有外齿又有内齿的弹性齿圈,其特征是无中心轴和支架,在运转的过程中,其几何形态和相对固定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外侧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运转时与轮平稳地接触,无齿区的两侧是轮齿,轮齿间齿根部的外缘上有开口;内侧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运转时与齿轮和各自中间凸起部分平稳的接触,无齿区两侧的轮齿齿根部也有开口;受到两端装有齿轮、的支撑杆的支撑呈扁圆形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将物体的势能不变的条件下的有势力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组合成为一种新动力的装置。有势力W通过被齿轮G和H支撑为扁圆形态的内外均有轮齿的弹性齿圈C,对齿轮A和B产生压力Fa和Fb。当同时给齿轮A、S输入同速的,并且齿轮G、H与A、S同步的动力,以克服Fa和系统内总的摩擦阻力,系统内的各轮便会连续运转,在运转的过程中,输入至齿轮S的动力作用于b点C的轮齿上,这样,Fb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s/t,便被组合成为一种新的动力Fb*s/t。因为Fb能够远大于Fa,所以被组合成的新动力会大于需消耗的动力。文档编号F16H37/14GK1766367SQ20051006910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董国奇 申请人:董国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势能不变的条件下,将物体的有势力与输入动力中的线速组合成为一种新动力的装置,包括一个既有外齿又有内齿的弹性齿圈[C],其特征是:无中心轴和支架,在运转的过程中,其几何形态和相对固定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外侧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运转时与[D]轮平稳地接触,无齿区的两侧是轮齿,轮齿间齿根部的外缘上有开口;内侧中间部分是凹进的无齿区,运转时与齿轮[G]和[H]各自中间凸起部分平稳的接触,无齿区两侧的轮齿齿根部也有开口;受到两端装有齿轮[G]、[H]的支撑杆的支撑呈扁圆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奇
申请(专利权)人:董国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