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一致的方法和系统及使用其的技术、驱动装置和飞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16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实现自动设定一致,需要以下部件:机械张紧装置,其布置成大体上沿着接近装置(13)的驱动轴线(X)、但是方向相反地作用在上游元件(9)上;用于限制元件(9)与机械角度引导件转动的装置(37);和通过相对基准件(20)滑动以相对于下游元件(10)改变上游元件(9)相位的移相器装置(47),该基准件在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转动中是静止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应用在用于传递转动的连接内彼此接合的障碍件,且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在障碍件连接在一起之前使障碍件设定一致。更特别地,用于连接在一起的障碍件是在驱动元件上的突出部分的形式,所述突出部分用于与从动元件的凹入部分相匹配,反之亦然。通过使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接近从而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彼此接合来执行连接。
技术介绍
简单而言,在折叠直升机的主支架和推进旋翼的桨叶的情况下描述本专利技术,折叠直升机的主支架和推进旋翼的桨叶引发定位桨叶方位角的问题。这是本专利技术从属于其中的领域,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全部方面并不限于这个特定领域。相反,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任何其他有助于使障碍件能够设定一致的领域,所述障碍件在用于传递转动的连接内连接在一起。即,下面解释一般如何折叠直升机的主驱动旋翼的桨叶。文献“Aérospatiale;Super Puma AS332;Instruction Manual;21Optional Equipment;Issue 1994”披露了折叠桨叶的目的是减小直升机的整体尺寸,同时减少其迎风面。在此文献中,一起行动的三个操作人员组成团队以手动执行折叠。这需要5分钟到7分钟。首先,主旋翼必须放置成其桨叶安放在预定的方位角位置,然后使用旋翼制动器。此后,解除将使桨叶处于工作位置的锁定。然后使用手柄杆(或操作杆)人工移动桨叶(每一个桨叶围绕其与旋翼桨毂之间的铰链轴枢转)。最后,将处于折叠位置的桨叶固定到直升机机身上。文件FR2861689中也提到了这个主题。下面参考与自动折叠直升机主旋翼的桨叶有关的各种文献。文件FR 1587156描述了用于折叠变形飞行器桨叶的驱动。由两个电动机中的一个或另一个驱动两个输出轴,同时线性连接器的两个输出操作旋翼桨片的锁定机构。文献GB781356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液压机构。响应于用于将桨叶锁定在飞行位置的装置,所述液压机构使操作桨叶折叠的活塞缩回。文献GB1036028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机构,所述机构中,电动机安装成与桨叶铰链相切。文献GB1059638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机构。电动机安装在铰链上,所述铰链使桨叶能够在其飞行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摆动。还提及到几个与在旋翼飞行器内的主传动齿轮箱(MTG)相关的文献,所述主传动齿轮箱在飞行器的动力单元和主旋翼之间。文献FR2402123描述了能够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这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锥齿轮箱形式的齿轮装置,并且这种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文献FR2670553描述了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设计成被放置在驱动轴和从动的两个组件之间。可有选择地驱动第一组件,而第二组件可以由驱动轴或第一组件连续驱动。在直升机上,装置首先将动力传递到旋翼,其必须能够被驱动转动,其次传递到辅助装备,如泵或交流发电机。当直升机的发动机没有工作时,也必须能够驱动辅助装置。下面,自动折叠桨叶的目的将得到更好的理解。该操作是复杂而且需要小心的。特别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折叠的成功率必须是100%。也可以理解为,折叠所涉及的组件要满足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重量、尺寸、环境、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当桨叶标引(预定的方位角位置)也最好为自动的时候,还有很多额外的实际困难。目前,少数使用的自动标引的方法常常会引起可靠性、尺寸过大和机上重量的问题。理论上,通过现有的主变速箱而得到高效率的高度集成的自动标引的方法应当可以通过。为此,原则上应当能够将输出端的驱动元件通过标引致动器连接到位于主变速箱的输入端的从动元件上。接下来,以这种方式连接到变速箱的驱动元件将转动旋翼直到桨叶达到折叠所需要的方位角位置。通常,通过上述类型的障碍件,可以由连接器形成该连接。但是,实际上,当需要满足的条件非常严格时(例如重量、尺寸、环境、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通过障碍件的这种连接器会引起很多问题。这特别适用于将直升机桨叶标引机构的突出和凹入部分设定一致,其会引起一些仍然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且,特别是由于这些问题,所以实践中通常最好是手动或者通过手摇曲柄型外部致动器调整方位角。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主旋翼的某些位置,由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突出部分(阳部分)及凹入部分(阴部分)大体上分别面对另一个,所以接合接近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接近的障碍是,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阳部分互相靠紧。这样做出任何强制接合的尝试就会损坏连接器。其次,如果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阳部分部分重叠但是其角度偏差足以进行强制配合,则会损坏这些部分的接触输入面。在后面的情况下,这就使得自动标引桨叶的方位角位置变得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方法是,斜切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突出和凹入部分的接触输入面(即端件)。然而,发现由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斜面之间的平面部分(基本上与转轴垂直延伸)在输出侧(如致动器)和输入侧(如MTG)上接触,在实践中会出现实现接合仍然不可能的情形。对于这个问题,另一种方法是暂时松开旋翼制动器,以使变速箱的传动装置可以转动一些,到达相对角度位置,其中在该位置能在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凹入和突出部分之间可以形成配合。然而,这需要直接手动干涉或其它再激活(如,变速箱的,手摇曲柄的连接的),而这会违背了快速自动地标引桨叶的方位角位置的目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例如在刮风的情况下,任何旋翼的放松都会对飞行器、其环境或附近的人员产生相当大的危害。而且通过这样小的转动,特别是在再激活情况下能否成功也值得怀疑。虽然其确实能够排除一种阻碍情况,但是也不能保证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新的相对位置更适于连接。为了避免在接合期间元件的连接所用的阳部分一直彼此面对,类似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电动机驱动的致动器的驱动元件转得慢一点。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用异步电动机驱动致动器,则为达到该目的,电动机的起动会很突然。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会损害到阳部分的接触输入面,例如是由在与轴向接合力结合的转动的作用下的敲击所引起的。在该阶段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虽然本专利技术描述的是关于通过障碍件(例如,使用互补凹槽)形成的连接,且连接通过轴向滑动发生,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延伸到其它形式的通过障碍件的连接,和其它模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设法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其它方面,其提出一种在连接前使障碍件设置成一致的方法,特别地,该方法能够·完全自动;·操作简单而且可靠;·确保成功率为100%;·机身重量较轻、紧凑、可靠并且耐用;·不对环境产生不可接受的冲击或者危害;·满足应用的标准及要求;和 ·高度集成。为此,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非永久性连接内,通过被设置用于将转动在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之间传递的障碍件,在凸起部分和互补凹入部分(反之亦然)连接在一起之前将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设置为一致的方法。该方法限定有·尝试连接步骤,包括互补部分的接近阶段,和大体上将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的突出部分相互对准的情况下的尝试故障阶段;·在故障阶段中,通过执行在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之间的面对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相对转动操作,将角度设定为一致的步骤;和·一旦上游元件的部分基本与下游元件的互补部分大体上一致,则进行实际接合动作传递连接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法限定有自动设定一致的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之间、借助于所述元件(9、10)的互补的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形式的障碍件传递旋转运动(B)的非永久性连接中,在连接所述互补部分之前使互补部分设定一致的方法,所述方法限定有尝试连接步骤(12),所述尝试连接步骤(12)包括:使互补部分(11A、11B)接近的接近阶段(13)和在元件(9)的突出部分(11A)与将与它连接的另一个元件(10)的突出部分(11A)大体上彼此对准的情况下的尝试失败阶段(14);在失败阶段(14)的情况下,通过执行面对部分(11A)之间的至少一个相对转动操作(16)而设定角度一致的步骤(15);以及一旦元件(9)的互补部分(11)大体上与另一个元件(10)的互补部分(11)一致,运动传递连接就实际接合的步骤(17);所述方法的 特征在于至少设定一致步骤(15)是自动的,并且包括:.在故障阶段(14)情况下,机械张紧阶段(21)大体上沿着与接近阶段(13)相同的轴线(X),但是方向相反地将张紧作用(C)施加到上游元件(9)上;.在张紧阶段(21)驱动 下,强制上游元件(9)随着至少一个机械角度引导件(38)转动的阶段(37);.在张紧阶段(21)驱动下,相对于下游元件(10)改变上游元件(9)相位的阶段(47),这是由在角度上引导引导件(38)的操作(48-49)引起的,其中相对 于基准件(20)限制所述引导件(38)与上游元件一起转动,所述基准件相对于上游元件(9)的转动是静止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尔路易让吕克勒曼帕特里克凯纳
申请(专利权)人:欧洲直升机公司阿蒂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