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89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预埋电极对间混凝土的电阻值为测量对象,以“电阻—渗水深度”模型为计算手段,通过将实时采集的电阻值代入模型实现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及实时监测。所述电极对为平行于混凝土渗水面对正布置的一对电极,其埋深分别为a毫米和b毫米(0

A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ncrete Seepage Dep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性能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与服役环境相互作用时,有害介质的侵蚀经常会使其性能劣化,导致结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而过早破坏。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远超人们的预料。从目前工程破坏实例统计可知,造成这一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有害介质以水为载体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侵蚀。因此监测混凝土被侵蚀破坏程度的关键就是要及时测得混凝土的渗水深度。目前,测量混凝土渗水深度的常用方法为渗水高度法,该法是将试件破型并用防水笔描水痕的方式来对渗水深度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简单准确,但是却存在三个缺点:一是试件需破型,即有损检测;二是对试件只能一次性测量,无法连续监测;三是需在实验室进行,无法进行工程实地测量。因此这种方法无法得出混凝土渗水深度随时间变化的确切规律,也无法对混凝土受侵蚀程度进行检查和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混凝土电阻与渗水深度的相关性模型,能够通过数据采集器测量预埋电极对间混凝土的电阻值,将实时采集的电阻值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极预埋,在混凝土浇注前将端部焊有导线的一对长L、宽D的薄片状电极预先埋设,埋设深度分别为距混凝土渗水面a毫米和b毫米,0<a<b,并对正平行于混凝土渗水面布置,混凝土浇注时将导线从混凝土中引出;步骤二:电阻测量,将电极的导线连入数据采集器,对混凝土的电阻变化进行实时测量、记录与输出,并建立“混凝土电阻—渗水深度”模型,“混凝土电阻—渗水深度”模型表现为两个环节实现;首先第一个环节是设置工作电路,将电源和电流表、开关、电极通过导线串联,电压表并联在该电路中,此时位于渗水面下方的混凝土内嵌有端部焊有导线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监测混凝土渗水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极预埋,在混凝土浇注前将端部焊有导线的一对长L、宽D的薄片状电极预先埋设,埋设深度分别为距混凝土渗水面a毫米和b毫米,0<a<b,并对正平行于混凝土渗水面布置,混凝土浇注时将导线从混凝土中引出;步骤二:电阻测量,将电极的导线连入数据采集器,对混凝土的电阻变化进行实时测量、记录与输出,并建立“混凝土电阻—渗水深度”模型,“混凝土电阻—渗水深度”模型表现为两个环节实现;首先第一个环节是设置工作电路,将电源和电流表、开关、电极通过导线串联,电压表并联在该电路中,此时位于渗水面下方的混凝土内嵌有端部焊有导线的一对长L、宽D的薄片状电极,将两电极接入直流电路可以测得两电极间的混凝土电阻值;其次进行混凝土的电阻的等效测量,在混凝土渗水过程中,两电极之间的混凝土分为渗水区和未渗区,其中两电极间的渗水深度记作h|,两电极之间的混凝土总电阻由渗水区电阻R1与未渗水区电阻R2串联而成;步骤三:渗水深度的计算,用同一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浇注两组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分别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永生徐之山郭煜诚陈鑫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