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58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包括源能量交换装置和能量交换促进装置;源能量交换装置包括源能量交换室、源能量交换介质及与源能量交换介质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交换器,源能量交换室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能量交换促进装置包括激发做功接口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源能量交换促进管设置于源能量交换室内,且与激发做功接口相连接,源能量交换促进管内设有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能量交换器实现与源能量交换介质间的能量交换,同时依靠激发做功接口外接做功装置,将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源能量交换室中抽吸或挤压至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促进能量间的快速交换,从而促进了能量交换和驱动做功的进行。

A Loss-and-Loss System for Promoting Energy Ex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量转换和交换
,特别涉及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物理上起到类似化学反应中的酶的催化作用,从而改变环境的局部边界条件,以更有效的手段从温度差较小的环境中更加高效的获取能量,或者更加有效的促进环境的改变。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生物体内有很多种酶,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催化许多通常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提升了化学反应的效率。而自然界及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有很多中低温热源,冷源和热源之间的温度差比较低,由于只有两个热源,一般的热利用只是采用只有两个热源(一个高温热源温度T1和一个低温热源温度T2)的简单的卡诺循环(Carnotcycle)来进行。根据卡诺循环的效率ηc=1-T2/T1,由此可以看出,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有关,如果高温热源的温度T1愈高,低温热源的温度T2愈低,则卡诺循环的效率愈高。因为不能获得T1→∞的高温热源或T2=0K(-273℃)的低温热源,所以,卡诺循环的效率必定小于1。特别是对于温度差较小的中低温热源,T2与T1的差值比较小,采用卡诺循环的传热的能量交换比较慢,能量利用效率比较低。随着温差驱动玄妙共轭泵技术的出现以及对天然气汽化过程中冷源的利用,对于中低温热源加以有效利用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新的发展,但仍然缺乏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T1→∞的高温热源或T2=0K(-273℃)的低温热源的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解决现有能量交换效率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损益系统包括源能量交换装置和能量交换促进装置;所述源能量交换装置包括:源能量交换室、位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的源能量交换介质及与所述源能量交换介质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交换器,所述源能量交换室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所述能量交换促进装置包括激发做功接口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设置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且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相连接,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内设有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所述能量交换器包括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所述的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设置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为沿其长度方向管径呈渐变或级变结构,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的具有较大管径的一端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连接。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呈折线状分布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的具有较小管径的一端伸出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外部后并折回至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包括主管路与所述主管路连接的多条管径呈渐变或级变的能量交换促进支管,各所述的能量交换促进支管呈折线状分布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所述激发做功接口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所述能量交换促进支管的具有较小管径的一端伸出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外部后并折回至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内。在伸出所述源能量交换室外部的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的较细端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激发做功接口处设有一第二控制阀。所述源能量交换介质与所述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相同或相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专利技术在源能量交换室内设置了能量交换器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通过能量交换器实现与源能量交换介质间的能量交换,同时依靠激发做功接口外接做功装置,将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源能量交换室中抽吸至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也可以将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挤压至源能量交换室中,在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在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进行抽吸或挤压过程中,能促进能量间的快速交换,从而促进了能量交换和驱动做功的进行。B.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源能量交换促进管采用渐变(一级)或级变(多级)管,相邻的两个管径级别差别比较大(数倍),这样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一级管进入另一级管时,会产生类似蒸发器或文丘里管的加速效应,会引起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属性如温度、速度或密度等的迅速变化,从而促使其周围的源能量交换介质与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或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间发生更迅速的能量交换,提高能量交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第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第二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源能量交换装置11-源能量交换室,12-源能量交换介质13-能量交换器131-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4-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2-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1-激发做功接口22-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1-主管路,222-能量交换促进支管23-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包括源能量交换装置1和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其中源能量交换装置1包括:源能量交换室11、位于源能量交换室11内的源能量交换介质12及与源能量交换介质12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交换器13,在源能量交换室11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14;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包括激发做功接口21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设置于源能量交换室11内,且与激发做功接口21相连接,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内设有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23。本专利技术在源能量交换室11内设置了能量交换器13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通过能量交换器13实现与源能量交换介质12间的能量交换,同时依靠激发做功接口外接做功装置,将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源能量交换室中抽吸至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也可以将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从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挤压至源能量交换室中,在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在源能量交换促进管中进行抽吸或挤压过程中,能促进能量间的快速交换,从而促进了能量交换和驱动做功的进行本专利技术中的能量交换器13包括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1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1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设置于源能量交换室11内,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1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优选设置于源能量交换室11的一端,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优选设置于源能量交换室11的另一端,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分布方式。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中输入具有高能量的介质,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中输入具有低能量的介质,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在源能量交换室11内呈折线状分布,大大提高了能量交换效率。如图1所示,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为沿其长度方向管径呈渐变或级变结构,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的具有较大管径的一端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2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损益系统包括源能量交换装置(1)和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所述源能量交换装置(1)包括:源能量交换室(11)、位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内的源能量交换介质(12)及与所述源能量交换介质(12)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交换器(13),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14);所述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包括激发做功接口(21)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设置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内,且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21)相连接,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内设有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损益系统包括源能量交换装置(1)和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所述源能量交换装置(1)包括:源能量交换室(11)、位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内的源能量交换介质(12)及与所述源能量交换介质(12)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交换器(13),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源能量交换结果输出接口(14);所述能量交换促进装置(2)包括激发做功接口(21)和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设置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内,且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21)相连接,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内设有能量交换促进损益介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交换器(13)包括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1)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所述的高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1)和低位源能量输入输出管路(132)设置于所述源能量交换室(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为沿其长度方向管径呈渐变或级变结构,所述源能量交换促进管(22)的具有较大管径的一端与所述激发做功接口(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能量交换的损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能量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燕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融渌众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