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80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挤压上料装置以及连接于挤压上料装置之后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出口设置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系统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挤压上料装置以及连接于解压上料装置之后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出口设置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系通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系统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

An Extrusion Co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涂布装置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挤压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涂布加工技术以及涂布设备早期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胶黏剂膜等生产领域。因产品的特性不同,涂布加工技术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转移涂布与挤压涂布两大类,随着行业对效率与涂敷的均匀性要求越来越高,现实际生产中挤压涂布方式最为普遍,其原理为控制模头腔体内部的压力将浆料均匀的涂敷至基材表面。目前锂电池制造工艺中,储料罐与涂布模头之间基本通过螺杆泵进行挤压上料,而螺杆泵后会有一道通过筛网的过滤装置,因浆料性能不稳定,如材料的差异、搅拌分散效果不同、现场停留时间不同形成团聚颗粒或过程干料带入,使得过滤网的堵塞造成腔体内压力不稳定,这对极片重量一致性有很大的影响。CN206009131U公开了一种涂布装置,包括进料机构、连通结构、涂布机头及压力控制机构;所述连通结构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及所述第三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涂布机头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压力控制机构连通,所述压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结构内的压力,从而使物料自所述进料机构挤出所述涂布机头的速率变化。本申请能够通过压力控制机构调整涂布压力,使涂布重量均匀,保证涂布的质量,提高电芯的合格率。该装置汇总是通过压力控制装置的自身调节来控制管道内部压力。CN106984499A公开了一种挤压涂布模头压力控制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的浆料腔,浆料腔的进料方向设置有柱塞腔,柱塞腔内安装有柱塞,柱塞腔的顶部安装有由驱动器驱动使柱塞往复移动的伺服电机,浆料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用来检测浆料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经过控制器连接驱动器,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得浆料腔内部压力并将压力值通过控制器传输给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控制柱塞的移动。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浆料腔内部压力后,将压力值通过控制器传输给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控制柱塞的移动,从而实现了挤压涂布模腔内部压力的控制,保证了内部浆料压力在恒定数值内,从而保证了挤压涂布的一致性,提高了涂布效果。该装置时将压力控制装置设置在涂布模头位置来对涂布模头的压力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可改善涂布面密度不稳定,浆料堵塞造成面密度不良的问题,控制涂布面密度不受筛网堵塞的影响,提高面密度的一致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挤压上料装置以及连接于解压上料装置之后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出口设置于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系通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系统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之间为电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之间为电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为螺杆泵,所述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螺杆泵的变速传动装置相连。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储料装置以及由所述储料装置依次连接的挤压上料装置、过滤装置、阀门以及涂布模头,所述过滤装置与阀门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系通相连,所述压力控制系统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料装置、挤压上料装置、过滤装置、阀门以及涂布模头之间采用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装置与阀门间的管道的任意位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门包括涂布阀与回流阀。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可改善涂布面密度不稳定,浆料堵塞造成面密度不良的问题,控制涂布面密度不受筛网堵塞的影响,提高面密度的一致性,面密度过程能力CPK值由0.49提高至1.58。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压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的纵向面密度的过程能力图;图3是本技术对比例提供的正极片的纵向面密度的过程能力图;图中:1-储料装置,2-压力控制装置,3-涂布模头,4-压力传感器,5-阀门,6-过滤装置,7-挤压上料装置。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一种挤压涂布装置,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料装置1,压力控制装置2,涂布模头3,压力传感器4,阀门5,过滤装置6以及挤压上料装置7,在储料罐1后安装挤压上料装置7,控制浆料的供给量基本稳定,在挤压上料装置7后设有过滤装置6,过滤浆料内部的杂质、颗粒等异物,但因浆料过程一致性的控制难度较高,故在其滤网后装有压力传感器4反馈至压力控制系统2,由压力控制装置2控制挤压上料装置7的转速,使其压力传感器4与挤压上料装置7形成闭环控制,让涂布模头3腔内压力保持稳定的状态,以保证涂布面密度的稳定性,当停止压力控制时,涂布模头3腔内压力变化直接影响涂布面密度的波动。由于涂布的浆料的性能不稳定,即粘度分布不均、固料分布不均、固料颗粒度不均、固料团聚等因素,会造成浆料通过过滤装置时在过滤装置内部产生堵塞,从而造成涂布模头腔体压力不稳定,影响涂布的稳定性,因此在过滤装置出口部设置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对涂布模头腔体压力进行监控,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参数反馈至压力控制系统,当涂布模头腔体压力低于或高于压力控制系统所设置的阈值时,即对挤压上料装置进行调控,通过减少或加快上料速度以实现将涂布模头腔体压力控制至所设定的阈值内。本技术中,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管道可以是直线型或弯曲型管道,可根据装置安装场地的要求进行调整,所述管道的材质可以为钢质管道或PVC管道等,可根据浆料的性质进行选择,以浆料对管道不造成腐蚀为准。本技术中,所述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即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滤网对浆料进行过滤,因此在涂布装置的运转过程中浆料会对滤网造成堵塞情况,从而造成涂布模头腔体压力的变化。本技术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之间可以采取电连接,即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给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还可以将压力数据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所述压力控制装置通过接受该电磁波信号,来实现对压力数据的采集,即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装置之间可以没有实际的连接介质。同理,本技术中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电信号对挤压涂布装置进行控制,也可通过电磁波信号对挤压涂布装置进行控制,但是在使用电磁波信号进行控制信息传递时,需要对挤压涂布装置进行一定改装,如在挤压涂布装置内部安装电磁波信号接收装置以及处理装置。当挤压涂布装置为螺杆泵时,即所述压力控制装置通过电信号或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挤压上料装置以及连接于解压上料装置之后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出口设置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涂布装置包括挤压上料装置以及连接于解压上料装置之后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出口设置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之间为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挤压上料装置之间为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江王宝辉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