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64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43
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全密封灭菌外壳,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药液连接层,药液汇流层,以及设于壳体底部可供外力旋转的转动转盘;药液连接层设于壳体顶部,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一,通孔一上表面连接有短管,药液连接层下部紧贴安装有通道选择层,通道选择层上设有一个通孔二,通道选择层下表面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药液汇流层与转动转轴盘连接,药液汇流层为固定的向左凹陷状,凹陷的最底端设有通孔三,壳体底部设有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医护人员换液时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

Transfer Device for Infusio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通道转换装置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由于输液具有直接输入体内的药量较大、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及适于急救等特点,临床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我国大输液行业产量保持较快的增长。近几年,我国输液行业产量由117.10亿瓶增长至214.82亿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38%。巨大的输液量使得医院的输液工作存在很大压力,导致一些因换水不及时、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屡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能够对缓解医院输液压力、提高换液效率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降低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全密封灭菌外壳,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药液连接层,药液汇流层,以及设于壳体底部可供外力旋转的转动转盘;所述药液连接层设于壳体顶部,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一,所述通孔一内连接有短管,所述药液连接层下部紧贴安装有相对于其能够水平旋转的通道选择层,所述通道选择层上设有一个在通道选择层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通孔一位置相重合贯通的通孔二,所述通道选择层下表面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药液汇流层与转动转盘连接,所述药液汇流层为固定的向左凹陷状,凹陷的最底端设有通孔三,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连接口。进一步,壳体与连接口之间设有与二者均连通的透明软胶下口。优选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通孔一设有四个,呈对角线均匀分布在药液连接层上。优选地,转轴穿过药液汇流层的中心与转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和机械传动设计将装置不同层面结构功能进行组合,根据外力旋转原理进行输液通道快速的手动转换。在医院输液量庞大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本装置的通道选择层进行病人输液瓶简单快捷的替换,极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医患矛盾的产生。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短管;1-2、药液连接层;1-2-1、通孔一;1-3、通道选择层;1-3-1、通孔二;1-4、转轴;1-5、药液汇流层;1-5-1、通孔三;1-6、转动转盘;1-7、透明软胶下口;1-8、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部的药液连接层1-2、通道选择层1-3、转轴1-4和药液汇流层1-5,以及设于壳体1外部的转动转盘1-6、透明软胶下口1-7和连接口1-8,所述转动转盘1-6设于药液汇流层1-5底部,所述透明软胶下口1-7上部开口于壳体1底部连通,下部开口与连接口1-8连通。其中,壳体1为全密封灭菌圆柱形外壳,药液连接层1-2为壳体1顶面,其上设有四个呈对角线均匀分布的通孔一1-2-1,短管1-1下部连接到通孔一1-2-1内,并与通孔一1-2-1紧密相连,短管1-1上部与药液瓶(袋)连接的输液软管相接;通道选择层1-3上设有贯穿层面的通孔二1-3-1,通道选择层1-3安装于药液连接层1-2下部,且通道选择层1-3上表面紧贴药液连接层1-2下表面,通道选择层1-3下表面与转轴1-4上端连接,转轴1-4的旋转可以带动通道选择层1-3的转动,通道选择层1-3每旋转90°,其通孔二1-3-1都会与药液连接层1-2的一个通孔一1-2-1重合贯通,从而选择输液通道,使药液能够顺利流出;药液汇流层1-5为固定的向左凹陷状,凹陷的最底端设有一便于药液汇集流出的通孔三1-5-1,药液汇流层1-5中心被转轴1-4贯穿,转轴1-4底端连接转动转盘1-6,转动转盘1-6可供外力旋转,进而带动通道选择层1-3的旋转并进行选择通道;透明软胶下口1-7用于观察通过药液汇流层1-5滴下的液滴情况,其柔软外壳可用于挤压排出空气,有效地防止了气泡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血管内。具体使用方法:将病人所需注射的输液瓶严格按照初始位置和转动顺序的规则通过导管分别连接到药液连接层1-2上的多个短管1-1上,并由医护人员进行相关专业输液操作;当患者一瓶药液注射完毕后,医护人员按照相关参照每次顺时针旋转转动转盘1-6,使药液连接层1-2的通孔一1-2-1与通道选择层1-3的通孔二1-3-1重合贯通,即可转换至下一瓶(袋)继续进行药液注射;当患者输液完成后,严格按照废弃医疗器械处理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处理。本技术即使在医院输液量庞大的情况下,有限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兼顾到所有患者,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医患矛盾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全密封灭菌外壳,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药液连接层(1‑2),药液汇流层(1‑5),还包括设于壳体(1)底部可供外力旋转的转动转盘(1‑6);药液连接层(1‑2)设于壳体(1)顶部,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一(1‑2‑1),所述通孔一(1‑2‑1)上表面连接有短管(1‑1),药液连接层(1‑2)下部紧贴安装有相对于其能够水平旋转的通道选择层(1‑3),通道选择层(1‑3)上设有一个在通道选择层(1‑3)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通孔一(1‑2‑1)位置相重合贯通的通孔二(1‑3‑1),通道选择层(1‑3)下表面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穿过药液汇流层(1‑5)与转动转盘(1‑6)连接,药液汇流层(1‑5)为固定的向左凹陷状,凹陷的最底端设有通孔三(1‑5‑1),壳体(1)底部设有连接口(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通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全密封灭菌外壳,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药液连接层(1-2),药液汇流层(1-5),还包括设于壳体(1)底部可供外力旋转的转动转盘(1-6);药液连接层(1-2)设于壳体(1)顶部,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一(1-2-1),所述通孔一(1-2-1)上表面连接有短管(1-1),药液连接层(1-2)下部紧贴安装有相对于其能够水平旋转的通道选择层(1-3),通道选择层(1-3)上设有一个在通道选择层(1-3)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通孔一(1-2-1)位置相重合贯通的通孔二(1-3-1),通道选择层(1-3)下表面连接有转轴(1-4),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杰钱昊楠袁子桐徐玲王霞唐鹤云赵英红胡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