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62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下端面从左到右向上倾斜,升降板前后侧面均竖向开设有若干第一燕尾槽,底板于第一燕尾槽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燕尾块,底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锲形块,锲形块上端面与升降板下端面相贴合,齿轮上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于齿轮和主支撑板之间套设有圆环,圆环朝向主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丝杆,主支撑板上开设有与空心丝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升降板上于圆环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开设有与圆环相匹配的第三扇形槽,第二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盖板。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手术头架结构缺陷导致的无法调节,使用不便的问题。

A Surgical Headrest for Pron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
技术介绍
在骨科或外科手术中,需要患者采取俯卧位的手术很多,如颈椎后路手术、腰椎后路手术以及颅内手术等。在以往的手术中,往往需要患者头偏向一侧,不利于术者操作,也不利于麻醉医生呼吸管理。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目前已经开发出用于俯卧位手术的俯卧位头架。在临床中发现,目前的俯卧位头架虽然可以满足外科手术需要,但是存在手术头架无法根据患者脸的不同宽度和长度情况进行调节的问题。同时现有的手术头架高度固定,无法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用来解决现有的手术头架结构缺陷导致的无法调节,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面从左到右向上倾斜,所述升降板前后侧面均竖向开设有若干第一燕尾槽,所述底板于第一燕尾槽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燕尾块,所述底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锲形块,所述锲形块上端面与升降板下端面相贴合,所述楔形块下端面还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锲形块于矩形槽内开设有第一扇形槽,所述第一扇形槽内卡设有第一圆板,所述矩形槽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圆板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板上方设有两个副支撑垫和一个主支撑垫,所述副支撑垫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两个所述副支撑板内壁均安装有一根齿条,两根所述齿条上下交错设置、且相互之间啮合有齿轮,所述副支撑板下端面还设有两根第三燕尾块,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与第三燕尾块相匹配的第三燕尾槽,所述主支撑垫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下端面设有两根第四燕尾块,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与第四燕尾块相匹配的第四燕尾槽,所述第四燕尾槽和第三燕尾槽相互垂直,所述齿轮上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于齿轮和主支撑板之间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朝向主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丝杆,所述主支撑板上开设有与空心丝杆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升降板上于圆环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与圆环相匹配的第三扇形槽,所述第二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盖板。进一步限定,所述螺纹杆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空心丝杆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转块,所述旋转轴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转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分别通过第一转块、第二转块和第三转块对螺纹杆、空心丝杆和旋转轴进行旋转,更加省力,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轴于圆环和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圆板,所述升降板上于第二圆板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与第二圆板相匹配的第二扇形槽,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盖板。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二圆板卡设在第一底座的第二扇形槽内,并用第二盖板固定,可使得第二圆板被活动卡设在第二扇形槽内,限制第二圆板的轴向移动,进而避免旋转轴和齿轮发生轴向位移,从而避免齿轮脱离齿条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限定,所述楔形块下端面横向设有两根第二燕尾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第二燕尾块相匹配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三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二燕尾块和第二燕尾槽的相互匹配,限制楔形块多余的自由度,使得楔形块只能前后移动,减少对螺纹杆和第一螺纹孔的损伤,实用性较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燕尾槽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限位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对副支撑垫的最大向外移动位置进行限定,可避免第三燕尾块滑出第三燕尾槽,实用性较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收集碗,所述收集碗下端面设有若干支撑腿,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支撑腿相匹配的凹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患者头部放置在手术头架上时,患者口部位于收集碗正上方,即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流出口水,也是由收集碗收集,不会滴落到其余地方,手术完成后,取下收集碗进行清洗即可,使用方便,更加卫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主支撑垫和两个副支撑垫的高度可同步调节,使用方便;2、主支撑垫和副支撑垫的距离尺寸可调节,可适应患者不同的脸长度;3、两个副支撑垫之间的位置可同步向外或同步向内调节,适应患者不同的脸宽度。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中锲形块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中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中副支撑垫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一中主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实施例二中收集碗和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板1、第一燕尾块11、升降板2、第一燕尾槽21、锲形块3、第二燕尾块31、第二燕尾槽310、矩形槽32、第一盖板320、第一圆板321、螺纹杆33、凸块34、第一转块35、副支撑垫4、副支撑板41、齿条42、齿轮43、旋转轴431、第二圆板432、第一底座4321、第二扇形槽4322、第二盖板4323、圆环433、第二底座4331、第三扇形槽4332、第三盖板4333、空心丝杆434、第二转块435、第三转块436、第三燕尾块44、第三燕尾槽440、主支撑垫5、主支撑板51、第四燕尾块52、第四燕尾槽520、收集碗6、支撑腿61、凹槽6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板2,升降板2下端面从左到右向上倾斜,升降板2前后侧面均竖向开设有若干第一燕尾槽21,底板1于第一燕尾槽21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燕尾块11,底板1和升降板2之间设有锲形块3,锲形块3上端面与升降板2下端面相贴合,楔形块3下端面还开设有矩形槽32,锲形块3于矩形槽32内开设有第一扇形槽,第一扇形槽内卡设有第一圆板321,矩形槽32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320,第一圆板32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底板1上还设有凸块34,凸块34上开设有与螺纹杆33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升降板2上方设有两个副支撑垫4和一个主支撑垫5,副支撑垫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41,两个副支撑板41内壁均安装有一根齿条42,两根齿条42上下交错设置、且相互之间啮合有齿轮43,副支撑板41下端面还设有两根第三燕尾块44,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三燕尾块44相匹配的第三燕尾槽440,主支撑垫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板51,主支撑板51下端面设有两根第四燕尾块52,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四燕尾块52相匹配的第四燕尾槽520,第四燕尾槽520和第三燕尾槽440相互垂直,齿轮43上安装有旋转轴431,旋转轴431于齿轮43和主支撑板51之间套设有圆环433,圆环433朝向主支撑板51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丝杆434,主支撑板51上开设有与空心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下端面从左到右向上倾斜,所述升降板(2)前后侧面均竖向开设有若干第一燕尾槽(21),所述底板(1)于第一燕尾槽(21)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燕尾块(11),所述底板(1)和升降板(2)之间设有锲形块(3),所述锲形块(3)上端面与升降板(2)下端面相贴合,所述锲形块(3)下端面还开设有矩形槽(32),所述锲形块(3)于矩形槽(32)内开设有第一扇形槽,所述第一扇形槽内卡设有第一圆板(321),所述矩形槽(32)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320),所述第一圆板(32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凸块(34),所述凸块(34)上开设有与螺纹杆(33)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板(2)上方设有两个副支撑垫(4)和一个主支撑垫(5),所述副支撑垫(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41),两个所述副支撑板(41)内壁均安装有一根齿条(42),两根所述齿条(42)上下交错设置、且相互之间啮合有齿轮(43),所述副支撑板(41)下端面还设有两根第三燕尾块(44),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三燕尾块(44)相匹配的第三燕尾槽(440),所述主支撑垫(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板(51),所述主支撑板(51)下端面设有两根第四燕尾块(52),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四燕尾块(52)相匹配的第四燕尾槽(520),所述第四燕尾槽(520)和第三燕尾槽(440)相互垂直,所述齿轮(43)上安装有旋转轴(431),所述旋转轴(431)于齿轮(43)和主支撑板(51)之间套设有圆环(433),所述圆环(433)朝向主支撑板(51)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丝杆(434),所述主支撑板(51)上开设有与空心丝杆(434)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升降板(2)上于圆环(433)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底座(4331),所述第二底座(4331)上开设有与圆环(433)相匹配的第三扇形槽(4332),所述第二底座(433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盖板(43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用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下端面从左到右向上倾斜,所述升降板(2)前后侧面均竖向开设有若干第一燕尾槽(21),所述底板(1)于第一燕尾槽(21)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燕尾块(11),所述底板(1)和升降板(2)之间设有锲形块(3),所述锲形块(3)上端面与升降板(2)下端面相贴合,所述锲形块(3)下端面还开设有矩形槽(32),所述锲形块(3)于矩形槽(32)内开设有第一扇形槽,所述第一扇形槽内卡设有第一圆板(321),所述矩形槽(32)内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盖板(320),所述第一圆板(32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3),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凸块(34),所述凸块(34)上开设有与螺纹杆(33)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升降板(2)上方设有两个副支撑垫(4)和一个主支撑垫(5),所述副支撑垫(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41),两个所述副支撑板(41)内壁均安装有一根齿条(42),两根所述齿条(42)上下交错设置、且相互之间啮合有齿轮(43),所述副支撑板(41)下端面还设有两根第三燕尾块(44),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三燕尾块(44)相匹配的第三燕尾槽(440),所述主支撑垫(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板(51),所述主支撑板(51)下端面设有两根第四燕尾块(52),所述升降板(2)上开设有与第四燕尾块(52)相匹配的第四燕尾槽(520),所述第四燕尾槽(520)和第三燕尾槽(440)相互垂直,所述齿轮(43)上安装有旋转轴(431),所述旋转轴(431)于齿轮(43)和主支撑板(51)之间套设有圆环(433),所述圆环(433)朝向主支撑板(51)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泉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