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东昕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597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的两竖向预制板之间通过拉筋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合理,刚度强度及防水效果更好,制造更方便高效,更节约材料,成本更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条板在竖向拼装,对层高一致的住宅等建筑,条板规格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拼装的装配整体式外板,可以做到表面平整,可以免抹灰,从而达到节约材料,施工效率高,并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在工厂预先做好外墙装饰后一起吊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节约成本。

A kind of assembled monolithic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环保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产业政策,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其需求越来越大。预制装配式板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现有预制外墙板采用条板、由预制条板水平拼装而成的拼装大板及混凝土预制整体板,预制外墙条板尺寸较小,安装繁琐,整体性不好,也不适应带外墙饰面安装。预制外墙条板虽然具有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其拼装的外墙在拼装缝上存在开裂渗漏的缺点,一直无法在住宅、公共建筑上推广使用;而由预制条板水平拼装而成的拼装大板由于无法满足抗风抗震,也无法再高层建筑上推广使用。混凝土预制整体板有带保温夹芯层与不带夹芯层两种构造,主要应用于住宅上,无论哪种都需要定制模板及定制钢筋网架,规格多,制作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改善上述问题,名为“一种装配式整体外墙板”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7217783A,申请公布日:2017.09.29,下称文件1)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方案采用多个竖向预制板拼接,并同时设置了上下边框、销钉或通长插筋;当有洞口时,洞口上下设置横向放置的预制板,同时在洞口周边设置加强型钢。该技术较好地满足了预制条板在高层建筑上使用,并且相比传统的预制条板或水平拼装大板,能满足抗风、抗震的要求,且成本较低,在本人所在公司主持的工程中已得到了的应用。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轻质混凝土幕墙及其制作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3374986A,申请公布日:2013.06.28,下称文件2)介绍了第二种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方案采用多块竖向轻质混凝土板单元横向拼接,板单元上下端通过卡合固定在带凹槽的型钢的边框连接在一起;作为优化方案,在板拼接方向打通孔,穿入钢筋并在孔中灌注粘合剂将钢筋锚固在通孔中加强板的拼接强度。该专利同时公布了采用上述拼接技术的板中的板中设置窗洞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窗洞内缘设有与窗连接的安装框。另一种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预拼装轻质墙板”(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2380609A,申请公布日:2011.12.23,下称文件3)介绍了第三种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方案采用多块轻质墙板沿板宽度方向相互粘结拼接,并开设若干个贯穿板宽位于板厚中心的穿筋孔,穿筋孔中设置张紧的对拉钢筋(通过端部设置带垫板的螺母张紧),并在穿筋孔内加压注浆后将各条板拼装成一块墙板。该技术方案中要求穿筋孔直径35~40mm。但文件1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1.洞口横向预制板插筋预留洞孔工效低、成本高、结构刚度低。通长插筋预留孔洞在工艺上有条板生产时预留及钻孔两种,由于条板生产工艺已经固定,在条板生产时预留需要专用生产线,成本高、产能低,所以更优化得方案是采购通用条板钻孔。文件1技术在洞口上下横板比较长,当长度大于1m时,通长插筋预留孔洞无法通过钻孔制作,只能采用条板生产时预埋管,工效低、成本高,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会采取在洞口上下横向预制条板中不设置通长插筋,但带来整体结构刚度降低的结果(如图1所示)。2.洞口下横板模数不匹配,造成材料浪费。建筑洞口窗洞下的高度标准要求是950mm(其中建筑面层到窗台900mm,结构面层到建筑面层50mm),而预制条板国家标准规格是600mm宽,采用600+350mm拼接,余下的250mm余料很难利用,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如图2所示)。3.上下边框成本高。上下边框型钢的材料成本约占整个预制构件成本的20~30%左右(带洞口构件成本会高些)。该边框在文件1技术中的应用是满足拼接强度、刚度以满足运输、安装及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也兼用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结构构造作用(在主体结构中设置点支座和上下边框连接)。4.板缝存在裂缝,需要做防水处理(如图3所示);文件2技术提出的方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存在另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1.拼接板缝未粘合,容易开裂。2.需要设置上下边框,如文件1所述成本高,制作也麻烦,效率低。3.设置灌注粘合剂的窗筋孔可改善板缝开裂问题,但注浆工艺复杂,不容易保证灌注饱满,拼接板缝未密封,也容易漏浆,且成本高,生产效率低。4.在板中间设置窗洞的情况下,仅在洞口内周围设置与窗连接的安装框,窗洞对组合墙板强度削弱,组合墙板不能满足强度要求,不安全。5.未提供组合板有缺口得解决方案。文件3技术提出的方案不设置上下连接边框,板缝进行粘结(但未提供粘结方案),与文件2相比可更好地解决应用中得一些问题,比如较好得抗裂性能。但仍有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有:1.在穿筋孔内穿筋后加压注浆很困难,工作繁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很难推广应用。特别式像ALC条板这类高吸水、高透水性的材料,很难进行加压注浆。文件3为改善注浆难及提高注浆质量等问题,采用了在板上设置多个压力注浆孔进行多次注浆,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2.未提供开洞或开缺口得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预制板竖向设置的装配整体式大板。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途径是采用拉筋技术拼接预制大板,保证装配整体式大板的刚度及强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多种拉筋技术方案,与文件1及文件2不同,这些方案均不需要设置上下边框,简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造价。具体如下:1.方案1:拉筋沿宽度设置在拼装板外表面,拉筋通常采用扁平的带状(如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方便通过胶粘方式在拼装板外表面与拼装板拼接在一起,生产制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2.方案2:采用在拉筋两端加上机械锚固(比如螺帽及垫板),与文件3不同,通过设置合理的机械锚固装置,拉筋孔内无需进行压力注浆,不仅实施方案可行,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造价;当采用在通长拉筋中施加预加拉应力,大板的刚度及抗裂性能效果会更好。本专利通过理论计算及试验数据表明,对ALC预拼装板在较大板尺寸(宽度4.2m,高度3.0m)的板,设置3道M10拉筋,拉筋两端采用垫板70x70钢垫板,均能满足在自重1.5倍作用下板拼缝不开裂的要求。符合装配式建筑对建筑外墙板的生产、运输、安装及使用的要求。具体实验数据如下:(上述试验采用板竖向放置,在板两端加支座和垫板,并在板两端各距板端1/4跨度处加载。其中方案A板缝采用专用砌筑砂浆满浆粘结,未加预应力,方案A未加载到破坏荷载;方案B施加约7.0kN的预拉力,板缝干拼(未采用专用砌筑砂浆进行粘结),板面拼缝处抹修补砂浆以便观察裂缝开展情况。)3.方案3:采用在穿拉筋的孔内灌上水泥砂浆等胶凝材料,确保拉筋不滑移及拔出的措施,该方案与文件2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在板上下端设置带凹槽的型钢的连接边框,与文件3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在拉筋两端设置拉筋张紧装置,简化了生产制作工艺。本专利采用的上述三种技术方案均可以达到装配整体式大板需要的刚度及强度。且这些技术方案能确保板缝更紧密,工作性能好。而在大板开有洞口或缺口的情况下,通过在洞口或缺口边缘设置加强边框使大板得到加强,有限地保证了大板的整体强度。技术原理为:当被拼接的预制板块在竖向受力或平面内沿板缝方向变形位置(运输、吊装安装及使用位置),沿竖向剪切变形或竖向弯曲(如图4、图5所示),通长拉筋会被拉长,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的竖向预制板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的预制板外表面的通长拉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通长拉筋与预制板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8 CN 20182213057471.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的竖向预制板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的预制板外表面的通长拉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通长拉筋与预制板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2.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的竖向预制板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的预制板内的通长拉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通长拉筋与预制板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3.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的竖向预制板之间通过至少一端设有机械锚固装置的拉筋连接在一起。4.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板上的洞口,洞口为通孔;所述洞口两侧各设置有一块或多块的竖向预制板,所述洞口上方或下方至少有一方设置有一块或多块的竖向预制板;在所述的洞口侧边的竖向预制板边设有竖向加强边框,所述的竖向加强边框两端延伸到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大板顶端及底端;所述的预制板之间通过至少一端设有机械锚固装置的拉筋连接在一起,或所述的预制板之间通过采用粘结剂与所述的预制板粘结在一起的通长拉筋连接在一起。5.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板上的缺口,缺口为通孔,缺口设置在板的一边或一角;所述缺口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一块或多块的竖向预制板,所述缺口上方或下方至少有一方设置有一块或多块的竖向预制板;在所述的缺口侧边的竖向预制板边设有竖向加强边框,所述的竖向加强边框两端延伸到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大板顶端及底端;所述的预制板之间通过至少一端设有机械锚固装置的拉筋连接在一起,或所述的预制板之间通过采用粘结剂与所述的预制板粘结在一起的通长拉筋连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微
申请(专利权)人:赵东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