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8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基板顶面安装有导热组件,铝合金导热板底面均匀粘接有导热片,连接板顶面中部安装有识别组件,保护杯内部放置有RFID电子标签,连接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阶梯孔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杆,基板两相邻侧边均开设有连接口,基板顶面均匀分布有缓冲组件,橡胶块底端开设有弹簧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各个板材的连通槽相互连通,通过连通槽通过冷气或暖气,热量通过铝合金导热板和导热片传递至连接板和内墙板,调节室内的温度,板材中部安装有用于识别的RFID电子标签,便于消费者维权,当室内人员与内墙板碰撞时,通过橡胶块和弹簧吸收冲击,进行缓冲,减小受到的伤害,安全性更高。

A Traceable Building Plate Composit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材
,具体为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
技术介绍
建筑板材是一种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复合板材指的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板材,综合了不同材料的优点,并适当改变结构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性能,为了方便进行建造,会使用复合板作为室内的分隔墙。但现有的复合板其结构较为简单,保温隔热效果较差,室内通入冷气或暖气时,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板材通过多方的运输和搬运后,板材出处难以得知,出现质量问题时也难以进行追溯,且板材连接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复合板其结构较为简单,保温隔热效果较差,室内通入冷气或暖气时,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板材通过多方的运输和搬运后,板材出处难以得知,出现质量问题时也难以进行追溯,且板材连接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面安装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连通槽、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连接板、铝合金导热板、导热片、通气孔和隔热条;所述连通槽开设于基板顶面,所述基板顶面粘接有第一保温板,所述基板底面粘接有第二保温板,所述基板顶面覆盖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面对应连通槽处镶嵌有铝合金导热板,所述铝合金导热板底面均匀粘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中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连通槽底部粘接有隔热条;所述第二保温板底面粘接有外墙板,所述连接板顶面粘接有内墙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面对应铝合金导热板处开设有板槽,所述铝合金导热板镶嵌于板槽内。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面中部安装有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识别槽、保护杯、橡胶缓冲垫片、石棉隔热布、RFID电子标签和挡盖;所述识别槽开设于连接板顶面中部,所述识别槽内部镶嵌有保护杯,所述保护杯底端粘接有橡胶缓冲垫片,所述保护杯内壁粘接有石棉隔热布,所述保护杯内部放置有RFID电子标签,所述保护杯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挡盖。优选的,所述识别槽深度和保护杯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阶梯孔、连接螺杆、连接口和连接块;所述阶梯孔均匀开设于连接板顶端两侧,所述阶梯孔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底端通过螺纹与外墙板相连,所述基板两相邻侧边均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基板另外两相邻侧边均设置有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连接口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粘接槽。优选的,所述基板顶面均匀分布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槽、橡胶块、弹簧槽、弹簧和顶板;所述缓冲槽均匀开设于基板顶面,所述缓冲槽内部粘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底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弹簧,所述橡胶块顶端粘接有顶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面对应顶板处开设有顶板槽,所述顶板镶嵌于顶板槽内。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安装有强化组件,所述强化组件包括连接槽、强化块、调整槽、调节螺杆和调整块;两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于连接块两端,所述连接槽内部镶嵌有强化块,所述强化块一端开设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顶端通过螺纹贯穿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底端位于调整槽内部焊接有调整块。优选的,所述强化块截面为工字型,所述连接槽截面为T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导热组件,安装板材后,各个板材的连通槽相互连通,通过连通槽通过冷气或暖气,因导热片的阻挡,气体滞留于连通槽内的时间较长,此时热量通过铝合金导热板和导热片传递至连接板和内墙板,通过内墙板调节室内的温度,调节效果好,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浪费。2、设置有识别组件,板材中部安装有用于识别的RFID电子标签,可轻松追溯至板材生产厂家,便于消费者维权,且RFID电子标签利用保护杯进行保护,不易损坏。3、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连接螺杆连接外墙板与内墙板,同时利用连接口和连接块的配合连接板材,再通过强化组件,强化连接的效果,使连接更加稳定。4、设置有缓冲组件,当室内人员与内墙板碰撞时,内墙板和连接板移位,橡胶块形变,弹簧收缩,通过橡胶块和弹簧吸收冲击,进行缓冲,使墙对人员的反作用力减小,减小受到的伤害,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RFID电子标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强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板;2、导热组件;201、连通槽;202、第一保温板;203、第二保温板;204、连接板;205、铝合金导热板;206、导热片;207、通气孔;208、隔热条;3、外墙板;4、内墙板;5、识别组件;501、识别槽;502、保护杯;503、橡胶缓冲垫片;504、石棉隔热布;505、RFID电子标签;506、挡盖;6、连接组件;601、阶梯孔;602、连接螺杆;603、连接口;604、连接块;7、缓冲组件;701、缓冲槽;702、橡胶块;703、弹簧槽;704、弹簧;705、顶板;8、强化组件;801、连接槽;802、强化块;803、调整槽;804、调节螺杆;805、调整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包括基板1,基板1顶面安装有导热组件2,导热组件2包括连通槽201、第一保温板202、第二保温板203、连接板204、铝合金导热板205、导热片206、通气孔207和隔热条208;连通槽201开设于基板1顶面,基板1顶面粘接有第一保温板202,基板1底面粘接有第二保温板203,基板1顶面覆盖有连接板204,连接板204底面对应连通槽201处镶嵌有铝合金导热板205,连接板204底面对应铝合金导热板205处开设有板槽,铝合金导热板205镶嵌于板槽内,便于安装铝合金导热板205,铝合金导热板205底面均匀粘接有导热片206,导热片206中部开设有通气孔207,连通槽201底部粘接有隔热条208;第二保温板203底面粘接有外墙板3,连接板204顶面粘接有内墙板4。连接板204顶面中部安装有识别组件5,识别组件5包括识别槽501、保护杯502、橡胶缓冲垫片503、石棉隔热布504、RFID电子标签505和挡盖506;识别槽501开设于连接板204顶面中部,识别槽501内部镶嵌有保护杯502,识别槽501深度和保护杯502高度相同,便于将保护杯502嵌入识别槽501内,防止保护杯502影响内墙板4的安装,保护杯502底端粘接有橡胶缓冲垫片503,保护杯502内壁粘接有石棉隔热布504,保护杯502内部放置有RFID电子标签505,保护杯502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挡盖506。连接板204和内墙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包括阶梯孔601、连接螺杆602、连接口603和连接块604;阶梯孔601均匀开设于连接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面安装有导热组件(2),所述导热组件(2)包括连通槽(201)、第一保温板(202)、第二保温板(203)、连接板(204)、铝合金导热板(205)、导热片(206)、通气孔(207)和隔热条(208);所述连通槽(201)开设于基板(1)顶面,所述基板(1)顶面粘接有第一保温板(202),所述基板(1)底面粘接有第二保温板(203),所述基板(1)顶面覆盖有连接板(204),所述连接板(204)底面对应连通槽(201)处镶嵌有铝合金导热板(205),所述铝合金导热板(205)底面均匀粘接有导热片(206),所述导热片(206)中部开设有通气孔(207),所述连通槽(201)底部粘接有隔热条(208);所述第二保温板(203)底面粘接有外墙板(3),所述连接板(204)顶面粘接有内墙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面安装有导热组件(2),所述导热组件(2)包括连通槽(201)、第一保温板(202)、第二保温板(203)、连接板(204)、铝合金导热板(205)、导热片(206)、通气孔(207)和隔热条(208);所述连通槽(201)开设于基板(1)顶面,所述基板(1)顶面粘接有第一保温板(202),所述基板(1)底面粘接有第二保温板(203),所述基板(1)顶面覆盖有连接板(204),所述连接板(204)底面对应连通槽(201)处镶嵌有铝合金导热板(205),所述铝合金导热板(205)底面均匀粘接有导热片(206),所述导热片(206)中部开设有通气孔(207),所述连通槽(201)底部粘接有隔热条(208);所述第二保温板(203)底面粘接有外墙板(3),所述连接板(204)顶面粘接有内墙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4)底面对应铝合金导热板(205)处开设有板槽,所述铝合金导热板(205)镶嵌于板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4)顶面中部安装有识别组件(5),所述识别组件(5)包括识别槽(501)、保护杯(502)、橡胶缓冲垫片(503)、石棉隔热布(504)、RFID电子标签(505)和挡盖(506);所述识别槽(501)开设于连接板(204)顶面中部,所述识别槽(501)内部镶嵌有保护杯(502),所述保护杯(502)底端粘接有橡胶缓冲垫片(503),所述保护杯(502)内壁粘接有石棉隔热布(504),所述保护杯(502)内部放置有RFID电子标签(505),所述保护杯(502)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挡盖(5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槽(501)深度和保护杯(502)高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式建筑板材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4)和内墙板(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蒽王烁张文馨郭丰铭王立文苏纪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