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57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1)检查井井筒支模与浇筑;2)井筒周围回填;3)井圈支模;4)毛地面浇筑;5)拆除模具;6)井座与井盖安装;7)净地面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使井圈和毛地面形成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外力而产生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检查井的使用状态,提高了井口处的抗压抗剪性能,大大的提高了检查井整体质量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伞状支撑结构收缩方便,结构稳定,相比落地式的支撑结构,无需地面找平,减轻了结构本身的重量,施工时更加方便省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位架可多重利用,既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又在侧壁振捣过程中起到悬挂降升作用。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nspection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井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查井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式检查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检查井的施工,需要提前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圈,井圈与毛地面分2道工序完成。而这种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着明显缺点,由于井圈和地面分开浇筑,难以与周围地面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易产生裂缝;井圈安装时由于标高难以调整,会导致安装困难,劳动力需求大,并无法保证质量;预制的井圈沉重且体积大不便运输;安装过程工序多,耗时长,难度大,路面质量差,降低了使用年限。于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检查井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寻求一种新型的检查井施工方法也就成了当今建筑业的一大趋势。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查井整体式施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查井的施工方法。这种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井井筒支模与浇筑;将半圆环状的外井筒模具和内井筒模具用螺栓连接,安放在已开挖土方的基座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毛地面上放置定位架,定位架上端悬挂振捣器,浇筑过程中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在已开挖的土方下部浇筑混凝土的基座,浇筑过程完成后解开内层加固螺栓和外层加固螺栓,取出外井筒模具和内井筒模具;2)井筒周围回填;井筒周围进行回填土回填;3)井圈支模;在井筒浇筑完成,砂浆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模工作,将伞状支撑结构由上放入后打开,通过伞状支撑结构上部的手拉葫芦吊环与定位架上的铁杆连接并收紧,使之达成一个稳定不动的状态,再将三块分离式的底模板连接为一块圆形底模板,底模板通过凹型槽与伞状支撑结构上的嵌入铁块相连,使底模板放置平稳,受力均匀,并在底模板上铺设塑料防水布,然后在底模板上方安置隔浆铁皮桶;4)毛地面浇筑;浇筑毛地面并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时刻检查底模板和隔浆铁皮桶,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5)拆除模具;先拆除隔浆铁皮桶,拆除过程中保证圆形洞口的完整;松开定位架的铁杆上的手拉葫芦吊环,支撑主杆往下,与底模板分离,用钩子勾住柔性绳使伞状支撑结构收缩,然后将已经回缩的伞状支撑结构通过圆形洞口取出;将底模板的栓连接结构打开,分成三块独立模板分别从井圈预留圆形洞口取出,进而结束毛地面浇筑流程;6)井座与井盖安装;安装时找平,井座用粗钢管吊至现浇井圈上并与净地面相平,粗钢管下用三角状的楔子调整高度,使井座预留螺栓孔穿过井圈地脚螺栓,并截去井圈地脚螺栓伸出的多余部分,用水泥砂浆填充井座预留螺栓孔;井座上设置井盖预埋件,放置好井座后,将井盖安放在井座上,与基层之间的空隙进行混凝土回填;7)净地面浇筑;建筑前进行浇水湿润处理,净地面浇筑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处理。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井座和井盖安装时,采用的是拉线找平,在安装井座时,先根据设计标高将井口周边井座安放范围内的基层材料清除、清理干净,再考虑纵坡要求进行井座安放,井座安放用俩根粗钢管吊至于净地面相平,粗钢管下用三角状的楔子调整高度,井座与基层的空隙采用回填混凝土来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底模板为可分离回缩式井圈模板,底模板由三部分拼接而成并通过栓连接结构连接,底模板中心设有圆形洞口,底模板外圈分布凹型槽。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伞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底座、支撑主杆、支撑侧杆、嵌入铁块、柔性绳、钩子和手拉葫芦吊环,支撑侧杆通过支撑杆底座连接,打开后到一定角度自动固定,形成稳定结构;支撑侧杆中部设有柔性绳,支撑侧杆顶端设有嵌入铁块,嵌入铁块与底模板上的凹型槽配合连接,支撑主杆顶端设有手拉葫芦吊环,手拉葫芦吊环与铁杆相连。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现浇井圈上部1/3深度处预埋有井圈地脚螺栓,与井座上的井座预留螺栓孔相连。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基座上设置基座地脚螺栓用于连接井筒。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定位架的三个节点由支撑钢筋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使井圈和毛地面形成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外力而产生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检查井的使用状态,提高了井口处的抗压抗剪性能,大大的提高了检查井整体质量水平。2、本专利技术的伞状支撑结构收缩方便,结构稳定,相比落地式的支撑结构,无需地面找平,减轻了结构本身的重量,施工时更加方便省力。3、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架可多重利用,既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又在侧壁振捣过程中起到悬挂降升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检查井整体示意图;图2是井筒模具示意图;图3是基座井筒连接处示意图;图4是底模板示意图;图5是底模板连接示意图;图6是伞状支撑结构示意图;图7是定位架俯视图;图8是现浇井圈示意图;图9是井座安装俯视图;图10是井座安装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井筒;2——回填土;3——塑料防水布;4——毛地面;5——底模板;6——定位架;7——铁杆;8——振捣器;9——隔浆铁皮桶;10——伞状支撑结构;11——内层加固螺栓;12——外层加固螺栓;13——内井筒模具;14——外井筒模具;15——基座;16——基座地脚螺栓;17——圆形洞口;18——凹型槽;19——栓连接结构;20——支撑杆底座;21——支撑主杆;22——支撑侧杆;23——嵌入铁块;24——手拉葫芦吊环;25——柔性绳;26——钩子;27——支撑钢筋;28——井圈地脚螺栓;29——现浇井圈;30——净地面;31——井座;32——井盖;33——粗钢管;34——楔子;35——井座预留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2、3所示,检查井井筒支模与浇筑:将半圆环状的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用螺栓连接,安放在已开挖土方的井筒基座15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毛地面4上放置定位架6,定位架6上端悬挂混凝土侧壁振捣器8,在已开挖的土方下部浇筑混凝土基座15,浇筑过程完成后解开内层加固螺栓11和外层加固螺栓12,取出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拿出井筒定型化模具,浇筑过程中需用到悬挂式侧壁振捣器8,全过程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个步骤的流程。井筒周围回填:井筒周围的混凝土回填采用传统方法,此处不做赘述。如图4、5、6所示,井圈支模:在井筒浇筑完成,砂浆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模工作,将伞状支撑结构10由上放入后打开,通过伞状支撑结构10上部的手拉葫芦吊环24与定位架6上的铁杆7连接并收紧,使之达成一个稳定不动的状态,再将三块分离式底模板5连接为一块圆形底模板,通过凹型槽18与伞状支撑结构10上嵌入铁块23相连,达到支撑与定位的功能,此处设置了十个凹型槽18进行连接,使底模板5放置平稳,受力均匀,并在底模板5上铺设塑料防水布3用来起到隔浆防漏的作用,然后在底模板上方安置隔浆铁皮桶9。毛地面浇筑:按传统方法浇筑并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要时刻检查底模板5和隔浆铁皮桶9,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防止漏浆跑模。拆除模具:先拆除隔浆铁皮桶9,拆除过程中要保证圆形洞口17的完整。松开定位架6的铁杆7上的手拉葫芦吊环24,支撑主杆21往下,与底模板5分离,用钩子26勾住柔性绳25使伞状支撑结构10收缩,然后将已经回缩的伞状支撑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井井筒支模与浇筑;将半圆环状的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用螺栓连接,安放在已开挖土方的基座(15)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毛地面(4)上放置定位架(6),定位架(6)上端悬挂振捣器(8),浇筑过程中用振捣器(8)进行混凝土振捣,在已开挖的土方下部浇筑混凝土的基座(15),浇筑过程完成后解开内层加固螺栓(11)和外层加固螺栓(12),取出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2)井筒周围回填;井筒(1)周围进行回填土(2)回填;3)井圈支模;在井筒浇筑完成,砂浆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模工作,将伞状支撑结构(10)由上放入后打开,通过伞状支撑结构(10)上部的手拉葫芦吊环(24)与定位架(6)上的铁杆(7)连接并收紧,使之达成一个稳定不动的状态,再将三块分离式的底模板(5)连接为一块圆形底模板,底模板(5)通过凹型槽(18)与伞状支撑结构(10)上的嵌入铁块(23)相连,使底模板(5)放置平稳,受力均匀,并在底模板(5)上铺设塑料防水布(3),然后在底模板(5)上方安置隔浆铁皮桶(9);4)毛地面浇筑;浇筑毛地面(4)并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时刻检查底模板(5)和隔浆铁皮桶(9),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5)拆除模具;先拆除隔浆铁皮桶(9),拆除过程中保证圆形洞口(17)的完整;松开定位架(6)的铁杆(7)上的手拉葫芦吊环(24),支撑主杆(21)往下,与底模板(5)分离,用钩子(26)勾住柔性绳(25)使伞状支撑结构(10)收缩,然后将已经回缩的伞状支撑结构(10)通过圆形洞口(17)取出;将底模板(5)的栓连接结构(19)打开,分成三块独立模板分别从井圈预留圆形洞口取出,进而结束毛地面浇筑流程;6)井座与井盖安装;安装时找平,井座(31)用粗钢管(33)吊至现浇井圈(29)上并与净地面(30)相平,粗钢管(33)下用三角状的楔子(34)调整高度,使井座预留螺栓孔(35)穿过井圈地脚螺栓(28),并截去井圈地脚螺栓(28)伸出的多余部分,用水泥砂浆填充井座预留螺栓孔(35);井座(31)上设置井盖预埋件,放置好井座(31)后,将井盖(33)安放在井座(31)上,与基层之间的空隙进行混凝土回填;7)净地面浇筑;建筑前进行浇水湿润处理,净地面(30)浇筑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井井筒支模与浇筑;将半圆环状的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用螺栓连接,安放在已开挖土方的基座(15)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毛地面(4)上放置定位架(6),定位架(6)上端悬挂振捣器(8),浇筑过程中用振捣器(8)进行混凝土振捣,在已开挖的土方下部浇筑混凝土的基座(15),浇筑过程完成后解开内层加固螺栓(11)和外层加固螺栓(12),取出外井筒模具(14)和内井筒模具(13);2)井筒周围回填;井筒(1)周围进行回填土(2)回填;3)井圈支模;在井筒浇筑完成,砂浆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支模工作,将伞状支撑结构(10)由上放入后打开,通过伞状支撑结构(10)上部的手拉葫芦吊环(24)与定位架(6)上的铁杆(7)连接并收紧,使之达成一个稳定不动的状态,再将三块分离式的底模板(5)连接为一块圆形底模板,底模板(5)通过凹型槽(18)与伞状支撑结构(10)上的嵌入铁块(23)相连,使底模板(5)放置平稳,受力均匀,并在底模板(5)上铺设塑料防水布(3),然后在底模板(5)上方安置隔浆铁皮桶(9);4)毛地面浇筑;浇筑毛地面(4)并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时刻检查底模板(5)和隔浆铁皮桶(9),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5)拆除模具;先拆除隔浆铁皮桶(9),拆除过程中保证圆形洞口(17)的完整;松开定位架(6)的铁杆(7)上的手拉葫芦吊环(24),支撑主杆(21)往下,与底模板(5)分离,用钩子(26)勾住柔性绳(25)使伞状支撑结构(10)收缩,然后将已经回缩的伞状支撑结构(10)通过圆形洞口(17)取出;将底模板(5)的栓连接结构(19)打开,分成三块独立模板分别从井圈预留圆形洞口取出,进而结束毛地面浇筑流程;6)井座与井盖安装;安装时找平,井座(31)用粗钢管(33)吊至现浇井圈(29)上并与净地面(30)相平,粗钢管(33)下用三角状的楔子(34)调整高度,使井座预留螺栓孔(35)穿过井圈地脚螺栓(28),并截去井圈地脚螺栓(28)伸出的多余部分,用水泥砂浆填充井座预留螺栓孔(35);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波陈文平张佩君奚丽娜吴逸君钱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