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线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27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线柜,该配线柜包括一个架体结构、以及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该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架体结构的顶部的顶板,在顶板上设置第一穿线口组和第二穿线口组。其中,第一穿线口组靠近上述第一柜门,第二穿线口组靠近上述第二柜门。通过在配线柜的顶板上设置两个穿线口组,且第一穿线口组靠近第一柜门,第二穿线口组靠近第二柜门,从而可以通过配线柜的前端与后端同时穿线,提高配线柜穿线方式的灵活性。且通过配线柜的两端进线,可以使材质较软的线缆从配线柜的后端进线,使材质较硬的线缆从配线柜的前端进线,从而减少材质较硬的线缆的弯折次数,减少过多的折弯对线缆的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影响。

A wiring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线柜
本技术涉及到通信
,尤其涉及到一种配线柜。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设置在机柜内的设备逐渐增多,从而连接机柜内设备的线缆的数量也急剧增加。目前,在配线柜内的线缆采用捆扎式整理跳接线缆,使线缆的排布非常混乱,从而在后期的运营维护过程中,给维护与维修增加了非常多的困难。另外,现有的配线柜都是从配线柜顶部的后端进线,之后在配线柜内从配线柜的后端将线缆引到配线柜的前端与放置在配线柜内的设备连接。在采用该方法时,线缆需要多次折弯才能与放置在配线柜内的设备进行连接,且线缆在配线柜内走线的长度较长,从而使配线柜内的线缆所占的空间较大。且由于线缆需通过多次弯折后才能与放置在配线柜内的设备的前端连接,对材质为柔性的线缆可以使用,但在线缆的材质为硬质材料时,过多的弯折会影响线缆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线柜,用以方便配线柜内线缆的布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线柜,该配线柜包括一个架体结构、以及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该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的顶部的顶板,在上述顶板上设置第一穿线口组和第二穿线口组。其中,上述第一穿线口组靠近上述第一柜门,上述第二穿线口组靠近上述第二柜门。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配线柜的顶板上设置两个穿线口组,且第一穿线口组靠近第一柜门,第二穿线口组靠近第二柜门,从而可以通过配线柜的前端与后端同时穿线,以缓解原来只由后端穿线的压力,提高配线柜穿线方式的灵活性。且通过配线柜的两端进线,具体使用时,可以使材质较软的线缆从配线柜的后端进线,使材质较硬的线缆从配线柜的前端进线,从而减少材质较硬的线缆的弯折次数,减少过多的折弯对线缆的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影响。在具体设置上述的顶板时,上述顶板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可拆卸连接;上述顶板还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转动连接;上述顶板还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以便于通过拆卸或打开顶板以对配线柜内部进行维护。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其中,每个侧板包括靠近上述第一穿线口组的第一板块、以及靠近上述第二穿线口组的第二侧板。且上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理线的第一理线板,上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理线的第二理线板,以方便对从第一穿线口组和第二穿线口组中的穿线口进入配线柜的线缆进行整理。在具体设置上述侧板时,上述侧板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可拆卸连接,还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滑动连接,还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转动连接,以便于对配线柜内的线缆和设备进行维护。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上并分别与上述两个侧板位于相同侧的两个角规立柱组。在具体设置上述每个角规立柱组时,上述每个角规立柱组包括靠近上述第一板块一侧的第一角规立柱、以及靠近上述第二板块一侧的第二角规立柱。且在上述第一角规立柱与上述第二角规立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托线板。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使经过上述第一理线板和第二理线板整理过的线缆通过上述的第一角规立柱、第二角规立柱、以及托线板实现线缆在配线柜前端与配线柜后端的布线。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每个穿线口组包括有至少一个穿线口,其中,每个穿线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遮挡上述穿线口并保护线缆的防阻燃毛刷。通过在每个穿线口处设置防阻燃毛刷,以对穿线口进行遮挡,减少杂物通过穿线口进入配线柜内部,减少配线柜内冷源的流失。或,在上述每个穿线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遮挡上述穿线口的挡板,且上述挡板与上述顶板滑动连接。在具体实现挡板与顶板的滑动连接时,在顶板上设置有滑槽或滑轨,上述挡板通过上述滑槽或滑轨与上述顶板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挡板,在穿线口不使用或穿线口中所走线缆较少而缝隙较大时,通过挡板在顶板上滑动,来调整穿线口的口径大小,减少杂物从穿线口从落入配线柜、减少配线柜内冷源的流失。在上述的方案中,可以在每个穿线口的边缘处设置用于保护线缆的橡胶圈,以减少线缆与穿线口边缘处之间的摩擦,减少线缆表面的损伤。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的底部的底板。在具体设置上述的底板时,上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线的底板穿线口,以增加线缆进入配线柜的方式。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进冷源的冷源进口,从而方便对配线柜内部补充冷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线柜的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顶板的配线柜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板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0-架体结构21-第一柜门22-第二柜门30-顶板31-第一穿线口组32-第二穿线口组33-第三穿线口组40-侧板41-第一板块411-第一理线板42-第二板块421-第二理线板43-第三板块50-底板51-冷源进口52-底板穿线口60-角规立柱组601-第一角规立柱602-第二角规立柱61-托线板611-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线柜,该配线柜包括一个架体结构10、以及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10上相对两侧的两个柜门,其中,上述两个柜门分别为第一柜门21与第二柜门22。在具体设置上述的架体结构10时,参考图1,上述架体结构10为一个立方体的框架结构。在上述架体结构10内部通过焊接、螺钉紧固等方式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设备的支撑架。上述设备具体可以为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在将上述多个设备放置在架体结构10内时,多个设备的前端(用于连接线缆的一面)朝向同一方向,多个设备的后端(与前端相对的一面)朝向同一方向。对于上述两个柜门,上述其中一个柜门为配线柜的前柜门,另一个柜门为配线柜的后柜门。其中,上述配线柜的前柜门是指与放置在配线柜内的设备的前端相对的柜门,上述配线柜的后柜门是指与放置在配线柜内的设备的后端相对的柜门。为便于表述,下面以前柜门为第一柜门21、后柜门为第二柜门22为例进行说明。在具体将上述两个柜门中的每个柜门设置在架体结构10时,上述每个柜门可以通过铰链铰接、合页等方式与上述架体结构10转动连接,具体的,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柜门21通过铰链铰接、合页等方式与架体结构10滑动连接。上述每个柜门还可以与上述架体结构10滑动连接,具体的,可以在架体结构10上设置滑轨,每个柜门通过上述滑轨与上述架体结构10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以便于打开或关闭配线柜的柜门。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配线柜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架体结构10的顶部的顶板30,其中,上述顶部是指架体结构10竖直放置时最上方的位置。在具体设置上述顶板30时,上述顶板30可以通过焊接、螺钉紧固等方式与架体结构10固定连接。上述顶板30还可以通过铰链连接、合页等与架体结构10转动连接,或上述顶板30通过滑槽、滑轨等方式与架体结构10滑动连接,以便于通过打开顶板30查看和维护配线柜内的设备和线缆。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顶板30上设置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顶部的顶板,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口组和第二穿线口组;其中,所述第一穿线口组靠近所述第一柜门,所述第二穿线口组靠近所述第二柜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结构;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顶部的顶板,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口组和第二穿线口组;其中,所述第一穿线口组靠近所述第一柜门,所述第二穿线口组靠近所述第二柜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上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其中,每个侧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穿线口组的第一板块、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穿线口组的第二板块;且所述第一板块上设置有第一理线板,所述第二板块上设置有第二理线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上并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位于相同侧的两个角规立柱组;其中,每个角规立柱组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板块一侧的第一角规立柱、以及靠近所述第二板块一侧的第二角规立柱;且所述第一角规立柱与所述第二角规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