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23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包括若干个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排布的外层加固管(110)、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以及内层加固管(150),所述内层加固管(150)内部为低温流体通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包括与所述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直接接触的管状热端导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内侧的正极热伏材料(160)和负极热伏材料(170);当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放置于余废热液体中,且有低温流体通入所述低温液体通道时,所述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将输出电能。

A Thermovolt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Based on Residual Heat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伏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温差无处不在,从季节变化的四季温差、昼夜温差,地表与地层下的温差等,这些温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待于开发和利用。目前国内还存在许多地方长期缺少甚至没有电力供给,在这些无电区域用电难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架设发电机组对于人口低密度聚集区而言又存在成本过大无法实现的现状。温差发电是一种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其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运动部件、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可应用于自然热能的利用、余热回收、工业节能以及生活电器等领域。申请号为20171103280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及其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具体公开了多孔平行流扁管与温差发电片和散热肋片紧密贴合,与风扇封装为一体,构成标准化温差发电模块,根据废热散热量灵活地选取温差发电模块,并与余热管道内换热器构成环路热管,在温差发电片两侧形成稳定的温差,增大了发电规模,但是其发电模块能量转化效率低,并且结构较复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排布的外层加固管(110)、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以及内层加固管(150),所述内层加固管(150)内部为低温流体通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包括与所述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直接接触的管状热端导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内侧的正极热伏材料(160)和负极热伏材料(170),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板式结构热伏发电管、轴向并联结构热伏发电管或轴向串联结构热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排布的外层加固管(110)、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以及内层加固管(150),所述内层加固管(150)内部为低温流体通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包括与所述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直接接触的管状热端导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内侧的正极热伏材料(160)和负极热伏材料(170),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板式结构热伏发电管、轴向并联结构热伏发电管或轴向串联结构热伏发电管中的一种;所述外层加固管(110)、内层加固管(150)由导热且抗压、抗拉能力的材料制作;所述外层绝缘导热管(12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由绝缘且导热的材料制作;热端导体(131)由导电的材料制作;当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放置于余废热液体中,并将低温流体通入所述低温流体通道时,所述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输出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废热发电机单元(100)还包括与所述外层加固管(110)两端固定连接的主体盖板(180),所述主体盖板(180)与所述外层加固管(1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90),所述主体盖板(180)的外径与外层加固管(110)的外径相同,所述主体盖板(180)的内径大于内层加固管(150)的外径,所述主体盖板(180)上设置有正极导线引出孔(181)和负极导线引出孔(182);所述主体盖板(180)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主体盖板(180)安装在外层加固管(110)上,并保证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板式结构热伏发电管时,所述热伏发电管(130)还包括从所述正极导线引出孔(181)引出的正极输出端子(132),从所述负极导线引出孔(182)引出的负极输出端子(133),与所述正极输出端子(132)短路连接的板式正极(134),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子(133)短路连接的板式负极(135);所述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外侧均匀焊接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的内侧弧形面板上,所述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内侧均匀焊接在所述板式正极(134)的外侧弧形面板上;所述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外侧均匀焊接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的内侧另一弧形面板上,所述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内侧则焊接在板式负极(135)外侧弧形面板上,所述板式正极(134)与板式负极(135)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板式正极(134)与板式负极(135)均为导电的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余废热发电的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轴向并联结构热伏发电管时,所述热伏发电管(130)还包括从所述正极导线引出孔(181)引出的正极输出端子(132),从所述负极导线引出孔(182)引出的负极输出端子(133),与所述正极输出端子(132)短路连接的轴向并联正极(136),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子(133)短路连接的轴向并联负极(137);在垂直于管状热端导体(131)轴向方向的截面上,所述正极热伏材料(160)与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外侧依次交错均匀地焊接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的内侧圆形面板上,其中,一个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内侧焊接在所述轴向并联正极(136)外侧,剩余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内侧均焊接在轴向并联短路导体(300)外侧,其中,一个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内侧焊接在所述轴向并联负极(137)外侧,剩余负极热伏材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和平莫思特李碧雄邓建辉高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