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50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包括车身,所述包括车身内设有影音装置、前排座椅装置和桌面自动抬升装置;所述前排座椅装置包括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所述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主驾座椅装置和副驾座椅装置均包括座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撑座、第一电机传动轴、限位块、锥齿轮、座椅支撑槽、伞齿轮、锥齿轮固定块、座椅支撑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前排座椅可以在水平方向旋转任意角度,且可实现桌面的上升和下降,同时也可旋转打开影音装置,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很好的实现汽车内移动办公和休闲娱乐播放影音,缓解旅途中的疲劳感。

An Intelligent Driving Vehicle Internal Space Free Transfor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作为方便快捷的出行工具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智能驾驶模式下,汽车不在作为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人们对其有更多的需求,比如可以在汽车中进行办公,具有伸缩办工桌;或者具有车载影音播放屏幕,可以缓解人们在路途中的疲劳感等需求。现有技术中智能驾驶汽车的内部空间具有以下的缺点:智能驾驶汽车的驾舱内布局不能随意变换,使得内部空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乘驾体验感较差,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包括车身,所述包括车身内设有影音装置、前排座椅装置和桌面自动抬升装置;所述前排座椅装置包括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所述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主驾座椅装置和副驾座椅装置均包括座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撑座、第一电机传动轴、限位块、锥齿轮、座椅支撑槽、伞齿轮、锥齿轮固定块、座椅支撑轴,所述锥齿轮通过限位块和锥齿轮固定块与第一电机传动轴固定,所述锥齿轮和伞齿轮相互咬合,所述伞齿轮和座椅支撑轴以及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支撑轴和座椅支撑槽滑动连接;所述桌面自动抬升装置包括桌板、抬升机构、收纳结构,所述桌板包括桌面、滑动槽和导轨槽,所述抬升机构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桌板的两侧,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联动轴、支撑杆、连接轴、连接杆、滑轮连接轴和滑轮,所述第二电机联动轴和支撑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和连接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穿过导轨槽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滑轮连接轴连接有滑轮,所述连接杆、滑轮和滑轮连接轴均位于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桌板收纳盒、桌板收纳槽,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桌板收纳槽内;所述影音装置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结构相同,所述左右两部分均包括屏幕收纳盒、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联动轴、屏幕固定杆、屏幕显示屏、屏幕收纳槽,所述屏幕收纳槽位于屏幕收纳盒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位于屏幕收纳槽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机联动轴与第三电机固定,所述屏幕固定杆和屏幕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屏幕固定杆和第三电机联动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支撑座与车身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轴连接在连接杆中间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前排座椅可以在水平方向旋转任意角度,且可实现桌面的上升和下降,同时也可旋转打开影音装置,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很好的实现汽车内移动办公和休闲娱乐播放影音,缓解旅途中的疲劳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驾驶空间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驾驶主驾座椅旋转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驾驶底部收缩桌面侧面整体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驾驶底部收缩桌面支撑导轨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驾驶影音折叠展开结构剖面图。图中:1影音装置、2车身、3前排座椅装置、4桌面自动抬升装置、301座椅、302第一电机、303第一电机支撑座、304第一电机传动轴、305限位块、306锥齿轮、307座椅支撑槽、308伞齿轮、309锥齿轮固定块、310座椅支撑轴、401桌面、402滑动槽、403连接轴、404连接杆、405滑轮、406滑轮连接轴、407支撑杆、408桌板收纳盒、409桌板收纳槽、410第二电机、411第二电机联动轴、412导轨槽、101屏幕收纳盒、102第三电机、103第三电机联动轴、104屏幕固定杆、105屏幕显示屏、106屏幕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包括车身2,包括车身2内设有影音装置1、前排座椅装置3和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前排座椅装置3包括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结构相同,主驾座椅装置和副驾座椅装置均包括座椅301、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支撑座303、第一电机传动轴304、限位块305、锥齿轮306、座椅支撑槽307、伞齿轮308、锥齿轮固定块309、座椅支撑轴310,第一电机302可以带动第一电机旋转轴304、限位块305、锥齿轮306、锥齿轮固定块309在竖直方向做旋转运动。锥齿轮306通过限位块305和锥齿轮固定块309与第一电机传动轴304固定,锥齿轮306和伞齿轮308相互咬合,锥齿轮306带动伞齿轮308在水平方向旋转运动,伞齿轮308和座椅支撑轴310以及座椅301固定连接,座椅支撑轴310和座椅支撑槽307滑动连接。锥齿轮306可以带动伞齿轮308、座椅支撑轴310、座椅301在座椅支撑槽307中做水平旋转运动,可以任意旋转至任意角度停止,旋转180度时座椅可进行前后位置调整,以保证最大空间的利用率。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包括桌板、抬升机构、收纳结构,桌板包括桌面401、滑动槽402和导轨槽412,抬升机构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桌板的两侧,抬升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联动轴411、支撑杆407、连接轴403、连接杆404、滑轮连接轴406和滑轮405,第二电机联动轴411和支撑杆407为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10带动第二电机联动轴411和支撑杆407做旋转运动,支撑杆407和连接轴403的一端相连接,连接轴403另一端穿过导轨槽412与连接杆404连接,连接轴403通过滑轮连接轴406连接有滑轮405,连接杆404、滑轮405和滑轮连接轴406均位于滑动槽402的内部,收纳机构包括桌板收纳盒408、桌板收纳槽409,第二电机410安装在桌板收纳槽409内。滑轮405、滑轮连接轴406、连接杆404和连接轴403可以在滑动槽402和导轨槽412内进行滑动,当支撑杆407旋转运动时,带动连接轴403及连接杆404、滑轮405、滑轮连接轴406做旋转运动,因抬升机构为中心对称分布,左侧抬升机构支撑杆407逆时针方向旋转,右侧抬升机构支撑杆407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作用在桌板上面力为向上、向左、向右,向左和向右的力相互抵消,只有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带动桌面实现上升和下降运动。影音装置1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结构相同,左右两部分均包括屏幕收纳盒101、第三电机102、第三电机联动轴103、屏幕固定杆104、屏幕显示屏105、屏幕收纳槽106,屏幕收纳槽106位于屏幕收纳盒101的内部,第三电机102位于屏幕收纳槽106的一端,第三电机联动轴103与第三电机102固定,屏幕固定杆104和屏幕显示屏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包括车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车身(2)内设有影音装置(1)、前排座椅装置(3)和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所述前排座椅装置(3)包括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所述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主驾座椅装置和副驾座椅装置均包括座椅(301)、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支撑座(303)、第一电机传动轴(304)、限位块(305)、锥齿轮(306)、座椅支撑槽(307)、伞齿轮(308)、锥齿轮固定块(309)、座椅支撑轴(310),所述锥齿轮(306)通过限位块(305)和锥齿轮固定块(309)与第一电机传动轴(304)固定,所述锥齿轮(306)和伞齿轮(308)相互咬合,所述伞齿轮(308)和座椅支撑轴(310)以及座椅(301)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支撑轴(310)和座椅支撑槽(307)滑动连接;所述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包括桌板、抬升机构、收纳结构,所述桌板包括桌面(401)、滑动槽(402)和导轨槽(412),所述抬升机构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桌板的两侧,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联动轴(411)、支撑杆(407)、连接轴(403)、连接杆(404)、滑轮连接轴(406)和滑轮(405),所述第二电机联动轴(411)和支撑杆(407)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07)和连接轴(40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轴(403)另一端穿过导轨槽(412)与连接杆(404)连接,所述连接轴(403)通过滑轮连接轴(406)连接有滑轮(405),所述连接杆(404)、滑轮(405)和滑轮连接轴(406)均位于滑动槽(402)的内部,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桌板收纳盒(408)、桌板收纳槽(409),所述第二电机(410)安装在桌板收纳槽(409)内;所述影音装置(1)包括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结构相同,所述左右两部分均包括屏幕收纳盒(101)、第三电机(102)、第三电机联动轴(103)、屏幕固定杆(104)、屏幕显示屏(105)、屏幕收纳槽(106),所述屏幕收纳槽(106)位于屏幕收纳盒(101)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102)位于屏幕收纳槽(106)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机联动轴(103)与第三电机(102)固定,所述屏幕固定杆(104)和屏幕显示屏(105)固定连接,所述屏幕固定杆(104)和第三电机联动轴(10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内部空间自由变换系统,包括车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车身(2)内设有影音装置(1)、前排座椅装置(3)和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所述前排座椅装置(3)包括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所述副驾座椅装置和主驾座椅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主驾座椅装置和副驾座椅装置均包括座椅(301)、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支撑座(303)、第一电机传动轴(304)、限位块(305)、锥齿轮(306)、座椅支撑槽(307)、伞齿轮(308)、锥齿轮固定块(309)、座椅支撑轴(310),所述锥齿轮(306)通过限位块(305)和锥齿轮固定块(309)与第一电机传动轴(304)固定,所述锥齿轮(306)和伞齿轮(308)相互咬合,所述伞齿轮(308)和座椅支撑轴(310)以及座椅(301)固定连接,所述座椅支撑轴(310)和座椅支撑槽(307)滑动连接;所述桌面自动抬升装置(4)包括桌板、抬升机构、收纳结构,所述桌板包括桌面(401)、滑动槽(402)和导轨槽(412),所述抬升机构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桌板的两侧,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联动轴(411)、支撑杆(407)、连接轴(403)、连接杆(404)、滑轮连接轴(406)和滑轮(405),所述第二电机联动轴(411)和支撑杆(407)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旭李川鹏王耀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