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88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3:56
一种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在其一侧配置有光源,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具有预定的厚度;第一集光部,在第一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第一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一单位集光体,其连续地反复配置;第二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层积于第一集光部的上部,具有预定的厚度;第二集光部,在第二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与第一延长方向相异的第二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二单位集光体,第二单位集光体连续地反复配置;以及视野角提升部,在第一基底薄膜的下表面沿着与第一延长方向相异的第三延长方向形成有向下部方向凸出形成的单位体,单位体连续地反复配置,从而通过全反射来提升左右视野角。

Integrated Optical Plat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型光学片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体型光学片模块,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未设置额外的扩散片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亮度且提升视野角的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及具备其的背光单元。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所述液晶显示装置LCD与现有技术的阴极射线管CRT方式不同地,需要具备向画面整体提供均匀的光的背光单元。随着最近开发出的显示面板的厚度逐渐变薄,背光模块自身的厚度也被要求制作为薄形。作为这样的技术,不另行设置扩散片,而是使集光片具有额外的微珠,从而将从下部传送的光进行扩散。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单纯地利用集光片中包括的微珠不易使光充分地进行扩散,从而存在有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即,在单纯地为了减小光学片模块的厚度而去除扩散片的情况下,由于亮度不均匀而发生可靠性问题及因未能充分地扩散而视野角变得狭小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出能够使背光模块薄型化的同时,充分地补偿亮度及视野角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在光学片模块以一体的方式形成扩散片和集光片,而不是分别设置额外的扩散片和集光片,从而能够减小整体上的厚度及提升视野角。为了解决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在所述一体型光学片模块的一侧配置有光源,其中,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并以具有预定的厚度的方式形成;第一集光部,在所述第一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第一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一单位集光体,所述第一单位集光体连续地反复配置;第二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层积于所述第一集光部的上部,并以具有预定的厚度的方式形成;第二集光部,在所述第二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延长方向相异的第二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二单位集光体,所述第二单位集光体连续地反复配置;以及视野角提升部,在所述第一基底薄膜的下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延长方向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在所述一体型光学片模块的一侧配置有光源,其中,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并以具有预定的厚度的方式形成;第一集光部,在所述第一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第一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一单位集光体,所述第一单位集光体连续地反复配置;第二基底薄膜,由透光性材料构成,层积于所述第一集光部的上部,并以具有预定的厚度的方式形成;第二集光部,在所述第二基底薄膜的上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延长方向相异的第二延长方向形成有越靠近上部其横截面积越减小的第二单位集光体,所述第二单位集光体连续地反复配置;以及视野角提升部,在所述第一基底薄膜的下表面沿着与所述第一延长方向相异的第三延长方向形成有向下部方向凸出形成的单位体,所述单位体连续地反复配置,从而通过全反射来提升左右视野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延长方向和所述第二延长方向彼此正交,所述第一延长方向和所述第三延长方向彼此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型光学片模块,其中,所述单位体形成为越靠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羽柱黄盛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