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及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22245234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清洗后,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2)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3)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5‑1.0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提供的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繁殖系数高,生根率达100%,成活率在98%以上,组培苗移栽后能迅速适应露天环境,生长迅速,达到风柜斗草可以批量化生产的目的。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Method and Culture Medium for Acute Hepatitis Cabinet Dogw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及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风柜斗草为野牡丹科肉穗草属植物,别名楮头红、东方肉穗草,其性凉、味酸、无毒,具清肺热、去肝炎等功效,尤其对急性肝炎(甲肝、乙肝急性期)疗效最佳,对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效,是珍稀名贵中草药,1989年厦门地区将其列入濒危植物名录。因此,对风柜斗草的栽培技术与应用开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传统风柜斗草的培育主要是通过人工野外播种、分株的方式,但其种子野外繁殖率较低,萌发速度慢(有点长达1-2年时间)、生根缓慢,生长周期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希望通过对风柜斗草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能够进行批量生产并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及移栽成活率,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关于风柜斗草组织培养技术的技术方案,目前尚无相关技术方案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繁殖率低下、萌发速度慢、生长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风柜斗草组培苗培养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风柜斗草种子的萌发率及繁殖系数和移栽成活率,达到风柜斗草可以批量化生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放入装有无菌水的培养瓶中,培养瓶放入超声清洗机中震荡清洗8-15分钟,然后将蒴果取出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20-30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25-35min,用干燥的无菌滤纸将蒴果表面的水分吸收干净,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2)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3)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5-1.0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所述诱导培养基中包括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生长素吲哚乙酸、1-萘乙酸、吲哚-3-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1.0mg/L、生长素吲哚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1-萘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吲哚-3-丁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为55-65%。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外植体的消毒的具体步骤为:将预处理后的茎段用75%的酒精溶液灭菌1min后用无菌水冲洗1次,然后用0.1%浓度的升汞溶液灭菌10min,灭菌过程中不断摇动烧杯,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诱导培养为暗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5-30℃,培养的时间为15-18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培养基,包括接种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所述接种培养基是在1/2MS或A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氨基嘌呤和赤霉素后得到的培养基,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1-1.0mg/L,所述赤霉素的终浓度为0.5-2.5mg/L,所述接种培养基的pH为5.2-5.6;所述诱导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琼脂条6-9份、1/2MS培养基50-60份、蔗糖20-30份、植物生长调节剂0.1-1.0份,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6-苄氨基嘌呤、吲哚乙酸、1-萘乙酸、吲哚-3-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1.0mg/L、吲哚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1-萘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吲哚-3-丁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其中诱导培养基采用以下方法制成:量取600ml纯净水于洁净的体积为1L的搪瓷缸中,称取琼脂条,用手术剪将其剪成2-4cm长短,并放入搪瓷缸中加热至沸腾使琼脂条完全溶解;按照大量、微量、铁盐、有机物的顺序分别量取1/2MS各种母液倒入200ml小烧杯中,充分搅拌混匀;再称取蔗糖,倒入装母液的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母液倒入搪瓷缸中混合均匀;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加纯净水到体积接近1L刻度线的位置,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5.8-6.2,将体积定容到1L刻度线处,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分装;分装后的培养基放入灭菌锅,在气压为0.1MP,温度121℃下灭菌20min,灭菌后将培养基取出冷却凝固。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提供的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繁殖系数高,生根率达100%,成活率在98%以上,组培苗移栽后能迅速适应露天环境,生长迅速,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强,达到风柜斗草可以批量化生产的目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外植体的快速繁殖,还能褐化率,并且采用茎段作为外植体,缩短了丛生芽生长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放入装有无菌水的培养瓶中,培养瓶放入超声清洗机中震荡清洗10分钟,然后将蒴果取出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25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30min,用干燥的无菌滤纸将蒴果表面的水分吸收干净,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为2500lux,温度控制在24℃,相对湿度为60%,得到愈伤组织。本实施例中,接种培养基是在1/2MS或A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氨基嘌呤和赤霉素后得到的培养基,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5g/L,赤霉素的终浓度为2.0mg/L,接种培养基的pH为5.4。对比例1接种培养基中不含有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其余操作步骤鱼实施例1完全相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项目播种数发芽率,%成活率,%染菌率,%实施例11000粒83980对比例11000粒71850实施例2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8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其中,外植体的消毒的具体步骤为:将预处理后的茎段用75%的酒精溶液灭菌1min后用无菌水冲洗1次,然后用0.1%浓度的升汞溶液灭菌10min,灭菌过程中不断摇动烧杯,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其中,诱导培养为暗培养,培养的温度为280℃,培养的时间为17天。诱导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琼脂条8份、1/2MS培养基55份、蔗糖25份、植物生长调节剂0.3份,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6-苄氨基嘌呤、吲哚乙酸,所述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5mg/L、吲哚乙酸的终浓度为0.5g/L,其中诱导培养基采用以下方法制成:量取600ml纯净水于洁净的体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放入装有无菌水的培养瓶中,培养瓶放入超声清洗机中震荡清洗8‑15分钟,然后将蒴果取出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20‑30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25‑35min,用干燥的无菌滤纸将蒴果表面的水分吸收干净,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2)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3)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5‑1.0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所述诱导培养基中包括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生长素吲哚乙酸、1‑萘乙酸、吲哚‑3‑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1.0mg/L、生长素吲哚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1‑萘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吲哚‑3‑丁酸的终浓度为0‑1.0m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取健康饱满的当年生风柜斗草成熟未开裂的蒴果,放入装有无菌水的培养瓶中,培养瓶放入超声清洗机中震荡清洗8-15分钟,然后将蒴果取出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20-30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25-35min,用干燥的无菌滤纸将蒴果表面的水分吸收干净,用手术刀将蒴果纵向切开,将果荚里的种子播种至接种培养基中;(2)将接种完成的种子放到培养室内,前一周进行暗培养,一周后每天光照时间7-9小时;(3)待种子萌发后长至0.5-1.0cm时,剪取其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风柜斗草幼苗,所述诱导培养基中包括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生长素吲哚乙酸、1-萘乙酸、吲哚-3-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的终浓度为0-1.0mg/L、生长素吲哚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1-萘乙酸的终浓度为0-1.0mg/L、吲哚-3-丁酸的终浓度为0-1.0m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肝炎风柜斗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为55-65%。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楠朱发通方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