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18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包括艉尖舱、机舱、艏尖舱和布料机,布料机包括配重箱、支座、布料管、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支座与一支撑柱可旋转连接,配重箱与支座连接;第一悬臂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上铰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二悬臂与第三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三悬臂与第四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上固定连接有布料管;布料管穿过支座,一端与一拖泵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设置有四个悬臂,使用布料船的布料半径可达到24米,提高了混凝土布料船的应用范围。

A Concrete Ship with Large Radius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布料船
,尤其是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航道护岸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内河沿岸道路运输条件限制,陆用的混凝土罐车及泵车受到较多的限制,不能通及航道沿岸,导致内河改造工期一般比较长,导致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严重破坏耕地,而且对水利河堤造成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在混凝土布料船无法进一步靠近施工现场时,布料半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能够使用混凝土布料船能够提供更大的布料半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包括艉尖舱、机舱、艏尖舱和布料机,所述的布料机包括支座、配重箱、布料管、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支座与一支撑柱可旋转连接,配重箱与支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悬臂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上铰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二悬臂与第三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三悬臂与第四悬臂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上固定连接有布料管;所述的布料管穿过支座,一端与一拖泵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管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配重箱通过一横向连接杆、一斜向连接杆与支座铰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所述的布料机的工作半径为24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设置有四个悬臂,使用布料船的布料半径可达到24米,提高了混凝土布料船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布料船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布料船的俯视图;图3是布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艏尖舱;2-机舱;3-艉尖舱;4-布料机;41-支座;42-配重箱;43-布料管;44-第一悬臂;45-第二悬壁;46-第三悬臂;47-第四悬臂;48-活塞杆;5-定位桩;6-支撑柱;7-拖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包括艉尖舱3、机舱2、艏尖舱1和布料机4,布料机4包括配重箱42、支座41、布料管43、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混凝土布料船主甲板以下共设6道水密横舱壁,将主船体分为:尾—#4为艉尖舱3,#4—#14为机舱2,#14—#19为空舱,#19—#33为空舱,#33—#39为空舱,#39—#44为空舱,#44—首为艏尖舱1。本船主甲板以上依次为:尾—#4为尾甲板,设有舵柄、淡水箱、垃圾箱等;#4—#14为机舱2棚,#14—#19为驾驶室;#19—#33为空舱,设有拖泵7一台;#31—#33两舷各设一定位桩5;#33—#首为工作平台,设有布料机4一台。本船船体为单底、单甲板、横骨架式全电焊钢质结构,主船体结构钢采用CCSA级钢其强度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16)Ⅲ类工程船的有关要求进行计算。布料机4中所设置的支座41与一支撑柱6可旋转连接,使得在布料船在运行过程中可使用360度的旋转,可提高布料船的工作范围。配重箱42通过一横向连接杆、一斜向连接杆与支座41铰接,配重箱42的作用是使得布料机4能够保持平衡。第一悬臂44与支座41铰接,可围绕铰接处旋转。第一悬臂44上铰接有一活塞杆48,活塞杆48与支座41铰接,活塞杆48与一液压机相连接,可通过活塞杆48的工作使得第一悬臂44围绕其与支座41连接处旋转。第一悬臂44与第二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二悬臂与第三悬臂46可转动连接,第三悬臂46与第四悬臂47可转动连接,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间的可展开的连接为常规技术。在工作时,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可展开。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展开后可使得布料机4的工作半径达到24米。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上固定连接有布料管43。布料管43穿过支座41,一端与一拖泵7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管相连接。布料管43为在第一悬臂44、第二悬壁45、第三悬臂46和第四悬臂47间的连接处为弧形。拖泵7为拖式混凝土泵的简称,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为HBT60S。拖泵7的作用是将混凝土泵入至布料管43内。布料管43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橡胶管,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布料。定位桩5,可将本技术所涉及的布料船进行固定。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包括艉尖舱、机舱、艏尖舱和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机包括配重箱、支座、布料管、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支座与一支撑柱可旋转连接,配重箱与支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悬臂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上铰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二悬臂与第三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三悬臂与第四悬臂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上固定连接有布料管;所述的布料管穿过支座,一端与一拖泵连接,另一端与橡胶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大半径布料的混凝土布料船,包括艉尖舱、机舱、艏尖舱和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机包括配重箱、支座、布料管、第一悬臂、第二悬壁、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支座与一支撑柱可旋转连接,配重箱与支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悬臂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上铰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与支座铰接;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二悬臂与第三悬臂可转动连接,第三悬臂与第四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南祝健民钟时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圣建设有限公司嘉兴万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嘉兴市中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嘉兴市正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