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413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使多个电池单元移位而能以简单的结构一体化,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1)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3),多个电池单元(3)是以由上下开放的包围构件(2)所包围的方式收容在包围构件(2)内,电池单元(3)在具有长侧壁部(331)及短侧壁部(332)的单元外壳(33)的内部收纳将集电箔(340)卷绕而构成的电极体(34),并且在长侧壁部(331)与短侧壁部(332)交叉的角部(33c)和电极体(34)之间具有空间部(S),单元外壳(33)在角部(33c)具有向空间部(S)局部地凹陷的凹部(37),在电池单元(3)与包围构件(2)之间及相邻的电池单元(3)间具有由树脂模塑的树脂模塑部(4),树脂模塑部(4)的树脂(41)进入凹部(37)内。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batterymodule)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车或电力汽车中,搭载有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将电池单元并列多个而成的电池模块。电池单元是在由铝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单元外壳内,收纳有由集电箔构成的电极体。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不直接接触,而实现电池单元彼此的绝缘。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构成电池单元的容器本体的侧面设置包含树脂材料的绝缘层。而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利用固定构件将相邻的电池单元彼此空开一定的间隔而连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4406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192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电池单元因充放电而膨胀。而且,也担心因施加车辆的振动而产生电池单元的移位。因此,现有的电池模块通过利用金属带等将多个电池单元整体紧固而牢固地一体化。然而,需要另外准备金属带等零件并组装,因而有电池模块的结构变得复杂且成本变高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多个电池单元移位而能以简单的结构一体化,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例如,后述的电池模块1)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例如,后述的电池单元3),且所述多个电池单元是以由上下开放的包围构件(例如,后述的包围构件2)所包围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包围构件内,所述电池单元在具有长侧壁部(例如,后述的长侧壁部331)及短侧壁部(例如,后述的短侧壁部332)的单元外壳(例如,后述的单元外壳33)的内部,收纳将集电箔(例如,后述的集电箔340)卷绕而构成的电极体(例如,后述的电极体34),并且在所述长侧壁部与所述短侧壁部交叉的角部(例如,后述的角部33c)和所述电极体之间具有空间部(例如,后述的空间部S),所述单元外壳在所述角部具有向所述空间部局部凹陷的凹部(例如,后述的凹部37),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包围构件之间及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间,具有由树脂模塑的树脂模塑部(例如,后述的树脂模塑部4),所述树脂模塑部的树脂(例如,后述的树脂41)进入所述凹部内。根据(1),能够提供一种不使多个电池单元移位而能以简单的结构一体化,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电池模块。而且,包围构件与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及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经一体的树脂模塑部所填埋,因而电池单元的周围不会产生缝隙(clearance),由此耐振动性及冷却性能也提升。(2)在(1)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单元外壳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或中央部附近。根据(2),在膨胀率达到最大的单元外壳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电池单元与树脂模塑部凹凸卡合,因而能使利用凹部进行的电池单元与树脂模塑部的一体化更牢固,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单元的防移位效果。(3)在(1)或(2)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单元外壳的上端面(例如,后述的上端面33a)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4)高于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上端面(例如,后述的上端面4a)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3),在所述单元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封口体(例如,后述的封口体31)。根据(3),封口体的周围未由树脂模塑部覆盖,因而可在将多个单元外壳并列收容在包围构件内后,通过焊接等而容易地安装封口体,电池模块的装配作业性优异。(4)在(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例如,后述的上端面2a)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2)与所述电极体的上端面(例如,后述的上端面34a)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1)相同,或高于所述电极体的上端面的位置,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上端面的位置与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的位置相同,或高于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的位置,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例如,后述的下端面2b)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21)与所述电极体的下端面(例如,后述的下端面34b)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11)相同,或低于所述电极体的下端面的位置,且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下端面(例如,后述的下端面4b)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位置H31)与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的位置相同,或低于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的位置。根据(4),能够利用树脂模塑部及包围构件将与电极体的位置对应的电池单元的周围可靠地包围,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池单元的膨胀。(5)优选所述树脂模塑部从所述包围构件的内表面(例如,后述的内表面2c)设置至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根据(5),能够使树脂模塑部及包围构件不向上和/或向下偏移而一体化。(6)在(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包围构件的所述电池单元的并列方向的两端部(例如,后述的短侧框部22)的板厚大于所述电池单元的并列方向的两侧部(例如,后述的长侧框部21)的板厚。根据(6),能够减小电池单元的膨胀所致的应力集中的部位以外的板厚,因而能够使电池模块小型化及轻量化,且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成本化。(7)在(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包围构件为在沿着所述电池单元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一体地挤出成形而成的挤出成形品。根据(7),形成树脂模塑部的树脂容易回绕至包围构件与电池单元之间,树脂模塑部的成形性提升。而且,包围构件与树脂模塑部的密接性提升而导热性优异,因而电池单元的冷却性也进一步提升。(8)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是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例如,后述的电池单元3)的电池模块(例如,后述的电池模块1)的制造方法,且包括:收容工序,以利用上下开放的包围构件(例如,后述的包围构件2)包围的方式,将多个单元外壳(例如,后述的单元外壳33)排列并收容在所述包围构件内,所述单元外壳在长侧壁部(例如,后述的长侧壁部331)与短侧壁部(例如,后述的短侧壁部332)交叉的角部(例如,后述的角部33c)具有向内侧局部地凹陷的凹部(例如,后述的凹部37);树脂模塑工序,利用树脂将收容在所述包围构件内的所述单元外壳与所述包围构件之间及相邻的所述单元外壳间一体地模塑,形成树脂(例如,后述的树脂41)进入所述凹部内的树脂模塑部(例如,后述的树脂模塑部4);电极体收纳工序,在形成树脂模塑部后的所述单元外壳内,分别收纳将集电箔(例如,后述的集电箔340)卷绕而构成的电极体(例如,后述的电极体34);以及封口体安装工序,对收纳有所述电极体的所述单元外壳安装封口体(例如,后述的封口体31)。根据(8),能够提供一种不使多个电池单元移位而能以简单的结构一体化,且能以低成本构成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9)在(8)所记载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树脂模塑工序从所述包围构件的内表面(例如,后述的内表面2c)到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例如,后述的上端面2a)和/或下端面(例如,后述的下端面2b)形成所述树脂模塑部。根据(9),能够使包围构件及树脂模塑部不向上和/或向下偏移而容易地一体化。(10)在(8)或(9)所记载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电极体是将所述集电箔纵向卷绕而形成,所述电极体收纳工序以在收纳至所述单元外壳内时的所述电极体与所述角部之间形成空间部(例如,后述的空间部S)的方式,将所述电极体的横向两端部(例如,后述的未涂敷部342)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后,将所述电极体收纳在所述单元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是以由上下开放的包围构件所包围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包围构件内,所述电池单元在具有长侧壁部及短侧壁部的单元外壳的内部收纳将集电箔卷绕而构成的电极体,并且在所述长侧壁部与所述短侧壁部交叉的角部和所述电极体之间具有空间部,所述单元外壳在所述角部具有向所述空间部局部凹陷的凹部,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包围构件之间及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间具有由树脂模塑的树脂模塑部,所述树脂模塑部的树脂进入所述凹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2 JP 2018-0546891.一种电池模块,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是以由上下开放的包围构件所包围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包围构件内,所述电池单元在具有长侧壁部及短侧壁部的单元外壳的内部收纳将集电箔卷绕而构成的电极体,并且在所述长侧壁部与所述短侧壁部交叉的角部和所述电极体之间具有空间部,所述单元外壳在所述角部具有向所述空间部局部凹陷的凹部,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包围构件之间及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间具有由树脂模塑的树脂模塑部,所述树脂模塑部的树脂进入所述凹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单元外壳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或中央部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单元外壳的上端面的位置高于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上端面的位置,在所述单元外壳的上表面设有封口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的位置与所述电极体的上端面的位置相同,或高于所述电极体的上端面的位置,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上端面的位置与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的位置相同,或高于所述包围构件的上端面的位置,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的位置与所述电极体的下端面的位置相同,或低于所述电极体的下端面的位置,所述树脂模塑部的下端面的位置与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的位置相同,或低于所述包围构件的下端面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树脂模塑部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