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998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经过采用搅拌叶与搅拌棒交替设置,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经过受力面积增大,带动溶液大幅度的转动,搅拌棒则将溶液在搅拌截面上形成的界面上的阻力消除,降低搅拌叶搅拌所受阻力,降低能耗;结合风管与横向管、横向管与进料管的连接,使得进料管进料难度降低,而且实现送入槽体中的难度降低,实现喷射入槽体中,使得气体喷射分散与搅拌叶共同作用,提高了溶液中物料分散的均匀性,提高结晶效果,改善结晶产品性能。

A seed groov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based micro-nano-aluminium hydroxi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ed grooving for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eed groove for aluminium series micro-nano aluminium hydroxide production, which is alternately arranged by a stirring blade and a stirring rod, so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tirring, the force area of the stirring blade increases and the solution rotates substantially, while the stirring rod eliminat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interface formed by the solution on the stirring section. Reduce the resist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stirring blade mixing; Combine the connection of air duct and transverse pipe, transverse pipe and feeding pipe, make the feeding difficulty of feeding tube reduce, and realize the difficulty of feeding into the tank, realize the injection into the tank, make the gas spray disperse and mixing blade work together,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material dispersion in solution, improve the crystallization effect and improve the crystallization. Produc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
本技术涉及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
,尤其是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
技术介绍
铝酸钠溶液加晶种结晶生产氢氧化铝的装置称为“种分槽”,是生产氧化铝的关键装置,其原理是将氢氧化铝从过饱和的铝酸钠溶液中析出,得到质量良好的氢氧化铝和苛性比值较高的种分母液。种分槽采用圆柱形平底机械搅拌式结构,以机械传动方式不间断的进行搅动翻滚铝酸钠溶液,使溶液水平、上下流动,以达到防止氢氧化铝晶体颗粒在种分槽底部沉淀堆积、混料均匀降温的作用。目前,采用的种分槽均是在其中设置搅拌桨来实现搅动翻滚铝酸钠溶液的目的,但是,由于对种分槽中搅拌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不仅导致对铝酸钠溶液搅动程度较低,溶液分散均匀性较差,而且在搅动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耗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包括风管,横向管,横向管经过风管与风机连通;横向管进口端与出料管连通,横向管入口端与伸入槽体内部的纵向管连通,纵向管出口端设置有喷头,喷头设置有能够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口;出料管入口端与循环泵连通,循环泵入口端与设置在槽体底部的循环口连通;在槽体内部悬挂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和搅拌棒。经过采用搅拌叶与搅拌棒交替设置,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经过受力面积增大,带动溶液大幅度的转动,搅拌棒则将溶液在搅拌截面上形成的界面(溶液表面张力)上的阻力消除,降低搅拌叶搅拌所受阻力,降低能耗;结合风管与横向管、横向管与进料管的连接,使得进料管进料难度降低,而且实现送入槽体中的难度降低,实现喷射入槽体中,使得气体喷射分散与搅拌叶共同作用,提高了溶液中物料分散的均匀性,提高结晶效果,改善结晶产品性能。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搅拌轴,搅拌叶和搅拌棒交替设置在搅拌轴上。实现每个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均有搅拌棒实现消除阻力,降低搅拌叶搅拌过程的阻力,降低能耗。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交替设置,是由搅拌轴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搅拌棒,再设置搅拌叶,设置交替次数为若干次。例如4次,即就是设置有4个搅拌棒,4个搅拌叶。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纵向管出口端设置有喷板,喷板上设置有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射头。实现喷射分散,提高分散均匀性。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喷射头在喷板上,由槽体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增大。使得能够从底部向顶部的喷射压力逐渐减小,极大程度的提高底部搅动能力,避免结晶沉积。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纵向管伸出槽体连通气管,伸入槽体部分与提料管连通,提料管底端设置有溶液入口,顶部设置有喷射口。避免采用泵进行溶液提升,降低了能耗,而且实现气液混合喷射混合,更大程度的提高分散均匀性。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喷射口向槽体中心喷射。形成交叉碰撞,提高分散均匀性和物料混合均匀性,提高结晶效果。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纵向管围绕槽体内壁设置有若干,围绕槽体均匀分布。实现多角度喷射分散,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为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优选,所述的槽体,靠近底部围绕槽体外壁周围设置有喷圈,喷圈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连通喷圈与出料管,喷圈内侧设置有喷管,喷管指向槽体中心。实现在槽体底部向上的喷射压力,避免在底部沉积,导致堵塞底部出口的现象,提高结晶产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外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外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喷圈结构示意图。1-风机2-风管3-横向管4-搅拌轴5-纵向管6-喷头7-喷口8-循环泵9-出料管10-循环口11-搅拌叶12-搅拌棒13-喷板14-喷射头15-喷圈16-提料管17-喷射口18-连接管19-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包括风管2,横向管3,横向管3经过风管2与风机1连通;横向管3进口端与出料管9连通,横向管3入口端与伸入槽体内部的纵向管5连通,纵向管5出口端设置有喷头6,喷头6设置有能够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口7;出料管9入口端与循环泵8连通,循环泵8入口端与设置在槽体底部的循环口10连通;在槽体内部悬挂设置有搅拌轴4,搅拌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11和搅拌棒12。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将铝酸钠溶液装入槽体中,开启风机、开启循环泵,使得物料在循环泵以及风机的作用下,实现向槽体内部喷射作用,实现物料的分散均匀性,并结合内部悬挂的搅拌轴搅拌作用,使得结晶效率提高,结晶产品的性能稳定,优良。如图1-4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搅拌轴4,搅拌叶11和搅拌棒12交替设置在搅拌轴4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交替设置,是由搅拌轴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搅拌棒12,再设置搅拌叶11,设置交替次数为若干次。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管5出口端设置有喷板13,喷板13上设置有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射头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射头14在喷板13上,由槽体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增大。如图3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管5伸出槽体连通气管,伸入槽体部分与提料管16连通,提料管16底端设置有溶液入口,顶部设置有喷射口1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射口17向槽体中心喷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管5围绕槽体内壁设置有若干,围绕槽体均匀分布。如图3和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槽体,靠近底部围绕槽体外壁周围设置有喷圈15,喷圈15上设置有连接管18,连接管18连通喷圈15与出料管9,喷圈15内侧设置有喷管19,喷管19指向槽体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2),横向管(3),横向管(3)经过风管(2)与风机(1)连通;横向管(3)进口端与出料管(9)连通,横向管(3)入口端与伸入槽体内部的纵向管(5)连通,纵向管(5)出口端设置有喷头(6),喷头(6)设置有能够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口(7);出料管(9)入口端与循环泵(8)连通,循环泵(8)入口端与设置在槽体底部的循环口(10)连通;在槽体内部悬挂设置有搅拌轴(4),搅拌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11)和搅拌棒(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2),横向管(3),横向管(3)经过风管(2)与风机(1)连通;横向管(3)进口端与出料管(9)连通,横向管(3)入口端与伸入槽体内部的纵向管(5)连通,纵向管(5)出口端设置有喷头(6),喷头(6)设置有能够向槽体中心喷射的喷口(7);出料管(9)入口端与循环泵(8)连通,循环泵(8)入口端与设置在槽体底部的循环口(10)连通;在槽体内部悬挂设置有搅拌轴(4),搅拌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11)和搅拌棒(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4),搅拌叶(11)和搅拌棒(12)交替设置在搅拌轴(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替设置,是由搅拌轴顶部向下依次设置搅拌棒(12),再设置搅拌叶(11),设置交替次数为若干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微纳米氢氧化铝生产用种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管(5)出口端设置有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良刘安荣王振杰刘权彭伟刘荣心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博汇联润铝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