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399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课程密度的计算,①课程量的计算;②课程时间间距的计算;第二步,课程难度的计算;第三步,课程熟练度的计算;第四步,计算授课负担指数;现根据普通教师的授课负担指数Go,判断G与Go之间的大小;当G≤Go时,该教师授课负担指数小,可提高其授课数量,或增加授课频率等,当G>Go时,该教师授课负担指数大,可减小其授课数量,或增加授课间距等。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的方式,来计算教师的授课负担指数,从而给教师合理的工作安排,取代原有自身判断的方式;根据比值关系,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调整。

A Calculating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eacher's Teaching Burden Ind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教学
,具体为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教育培训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将知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机构或在线学习系统。一般来说,这种机构或网站会包含从幼教到大学,甚至博士或者出国等各个阶层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对现任职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岗人员等类别的技能培训,是以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性网站或培训机构。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受众,教师作为教学的传播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往往更依赖于教师;由于教师并没机械设备,其授课后存在生理的疲劳度,即授课负担,然而在现有的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负担往往仅仅依靠教师自身来判断,这就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授课负担中,这种情况,首先是影响了教师的正常健康;另外教师处于疲劳状态,会降低教学的水平,影响受众学生的学习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量化教师授课负担指数的计算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课程密度的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第一步,课程密度的计算①课程量的计算:以一周为循环,选取某教师所在教育结构一周授课的总数量m,统计该教师在该周实际授课的数量n;该教师的授课率为α%=n/m;②课程时间间距的计算:把教育机构不授课的时间全部不计算在内,即前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与后一天的最早一节课的时间差记为一个课堂休息时间,例如一教师授课n节,那么他一周的授课时间间距,可以记为d1、d2、d3...dn‑1,我们计算出间距的平均数,d={d1+d2+d3+...+dn‑1}/n‑1,该教师的授课间距为d={d1+d2+d3+...+dn‑1}/n‑1,我们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统计,获得教师承受持续教学间距最优为do,从而计算教授...

【技术特征摘要】
1.第一步,课程密度的计算①课程量的计算:以一周为循环,选取某教师所在教育结构一周授课的总数量m,统计该教师在该周实际授课的数量n;该教师的授课率为α%=n/m;②课程时间间距的计算:把教育机构不授课的时间全部不计算在内,即前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与后一天的最早一节课的时间差记为一个课堂休息时间,例如一教师授课n节,那么他一周的授课时间间距,可以记为d1、d2、d3...dn-1,我们计算出间距的平均数,d={d1+d2+d3+...+dn-1}/n-1,该教师的授课间距为d={d1+d2+d3+...+dn-1}/n-1,我们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的统计,获得教师承受持续教学间距最优为do,从而计算教授授课间距有效率,β%=d/do;第二步,通过核对教师学历,设置学历系数a,大专系数80%、本科系数100%、硕士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