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28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2:55
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属于冶金工程冷却技术领域。水冷导槽包括第一水冷座、第二水冷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内管、第二内管、转销杆和螺塞。第一水冷座的一端有第一端盖、内部有第一内管;第二水冷座的一端有第二端盖、内部有第二内管;第一水冷座通过转销杆与第二水冷座相连接;螺塞在第一水冷座顶面板左端。优点在于,磨损零件可单独更换,材料利用率高,降低备件费用,操作方便,提高冷却效率,节水降耗。

An Extended Water-cooled Cond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伸水冷导槽
本技术属于冶金工程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棒、线材生产线水冷系统的延伸水冷导槽。
技术介绍
水冷导槽广泛应用于冶金工程,特别是棒、线材生产线,用于支撑及扶持轧件并在传送轧件过程中对轧件冷却,以保证轧件顺利进入下一轧制工位并获得良好的晶粒组织结构。轧钢生产过程中,高速运行的轧件与水冷导槽的导槽孔直接接触并产生较大摩擦,生产一段时间后,导槽孔往往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是轧钢生产中的消耗件,备件费用较高。目前轧钢生产中的水冷导槽通常为管式或半剖式,存在着操作维护不便、更换频率高、设备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其备件费用占用了较高的生产成本。传统的管式水冷导槽,其导槽孔是整体的,当生产线发生卡钢事故时,由于轧件较长且卡在导槽孔内,受其结构限制无法快速移除,严重影响车间生产作业率。目前应用较多的半剖式水冷导槽,由上下两个半导槽体组成,半导槽体的上下面加工有半圆形的导槽孔,当将两个半导槽体组合后,截面中间即成为具有完整圆形截面的导槽孔,从截面看去就如同一个整体的喷嘴被剖成了两部分,因此我们称之为半剖式水冷导槽。这种结构在处理卡钢事故时优势明显,只需将上半导槽体移开,即可快速移除废钢。半剖式水冷导槽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简便的优点。水冷导槽按其功能又分为多种,起冷却功能的是水冷喷嘴导槽,用于对轧件进行大水量冷却,达到快速降低轧件温度的目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轧件运行速度很高,因而轧件与冷却水的热交换时间很有限,冷却效率低,耗水量大。近年来,为提高导槽材料利用率,发展出了中间带内管的水冷导槽,导槽磨损后只需要更换内管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备件费用大大降低,但是大多仍存在冷却效率低、耗水量大的问题。为适应生产工艺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亟须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材料利用率高、冷却效率高的新型导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伸水冷导槽,解决了目前设备冷却效率低、耗水量大的问题。有效增加材料利用率,降低备件费用,提高冷却效率,达到节水降耗的目的。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包括第一水冷座1、第二水冷座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第一内管5、第二内管6、转销杆7和螺塞8。第一水冷座1的一端有第一端盖3、内部有第一内管5;第二水冷座2的一端有第二端盖4、内部有第二内管6;第一水冷座1通过转销杆7与第二水冷座2相连接;螺塞8在第一水冷座1顶面板左端,位于顶面板螺纹孔内。第一水冷座1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二水冷座2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一水冷座1和第二水冷座2的支耳成对配合。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连接扣合后为一个管状内腔,形状是多个直径由大变小并串联的文丘里管。第一水冷座1、第一端盖3、第一内管5和螺塞8组成上导槽组;第二水冷座2、第二端盖4和第二内管6组成下导槽组。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相同,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相同。本装置与原有轧钢设备水冷喷嘴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将磨损部位和非磨损部位拆解成独立零件的方式,实现了材料利用率的提升,并通过文氏管式内腔结构,使水流通过内腔时形成紊流,提升了轧件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达到快速冷却轧件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冷却水的消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磨损零件可单独更换,导槽整体材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冷却效率高,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工艺要求。有效增加材料利用率,降低备件费用,提高冷却效率,达到节水降耗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旋开状态轴测图。其中,第一水冷座1、第二水冷座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第一内管5、第二内管6、转销杆7、螺塞8。图2为本技术的闭合状态轴测图。其中,螺塞8。图3为本技术的立剖视图。其中水冷座一1、水冷座二2、端盖一3、端盖二4、内管一5、内管二6、螺塞8。图4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其中水冷座一1、水冷座二2、内管一5、内管二6、转销杆7。图5为本技术的“B-B”剖视图。其中水冷座一1、水冷座二2、内管一5、内管二6、转销杆7。图6为本技术的水冷座一1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的内管一5轴测图。图8为本技术的端盖一3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包括第一水冷座1、第二水冷座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第一内管5、第二内管6、转销杆7和螺塞8。第一水冷座1的一端有第一端盖3、内部有第一内管5;第二水冷座2的一端有第二端盖4、内部有第二内管6;第一水冷座1通过转销杆7与第二水冷座2相连接;螺塞8在第一水冷座1顶面板左端,位于顶面板螺纹孔内。第一水冷座1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二水冷座2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一水冷座1和第二水冷座2的支耳成对配合。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连接扣合后为一个管状内腔,形状是多个直径由大变小并串联的文丘里管。第一水冷座1、第一端盖3、第一内管5和螺塞8组成上导槽组;第二水冷座2、第二端盖4和第二内管6组成下导槽组。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相同,第一内管5和第二内管6相同。本装置位于原有轧钢设备水冷喷嘴后。本技术通过将磨损部位和非磨损部位拆解成独立零件的方式,实现了材料利用率的提升。磨损零件可单独更换,喷嘴整体材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文氏管式内孔冷却效率高,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工艺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冷座(1)、第二水冷座(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第一内管(5)、第二内管(6)、转销杆(7)和螺塞(8);第一水冷座(1)的一端有第一端盖(3)、内部有第一内管(5);第二水冷座(2)的一端有第二端盖(4)、内部有第二内管(6);第一水冷座(1)通过转销杆(7)与第二水冷座(2)相连接;螺塞(8)在第一水冷座(1)顶面板左端,位于顶面板螺纹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伸水冷导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冷座(1)、第二水冷座(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第一内管(5)、第二内管(6)、转销杆(7)和螺塞(8);第一水冷座(1)的一端有第一端盖(3)、内部有第一内管(5);第二水冷座(2)的一端有第二端盖(4)、内部有第二内管(6);第一水冷座(1)通过转销杆(7)与第二水冷座(2)相连接;螺塞(8)在第一水冷座(1)顶面板左端,位于顶面板螺纹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冷座(1)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二水冷座(2)的两个长边外侧各有两个支耳,第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