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PV病毒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27646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HPV病毒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抗毒抑菌复合剂包括白桦茸多糖、白桦茸乙酸乙酯提取物、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郁金醇提取物、葡萄糖酸氯己定、高分子载体。制备方法为先将高分子载体在50℃以上水中加热溶解,再分别将白桦茸多糖、白桦茸乙酸乙酯提取物、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郁金醇提取物、葡萄糖酸氯己定用适量水或乙醇溶解后加入混合均匀,冷却得流动态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HPV病毒并阻止其通过细胞膜融合而进入细胞,增强细胞免疫活力,修复女性生殖道受损粘膜,并对由HPV病毒感染引发的宫颈上皮细胞瘤变(CIN)、宫颈糜烂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of Antiviral and Antimicrobial Compound and Its Phase-Conversion Gel for Anti-HPV Virus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HPV病毒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治疗和预防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HPV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中HPV病毒DNA序列分析技术已是HPV病毒分型的主要方法和依据。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大约有100余种,大约35种型别可感染女性生殖道,约20种与肿瘤相关。依据不同型别HPV与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高低,HPV被分为低危型别和高危型别。其中15种型别被鉴定为高危型HPV病毒,其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Ⅲ)的发生相关,尤以HPV16和18型为甚;3种被鉴定为疑似高危型HPV病毒;12种被鉴定为低危型HPV病毒,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别,这些型别的HPV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I);3种HPV病毒致病危险程度未定。HPV病毒是经黏膜、皮肤的擦伤或微小伤口感染进入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层的。HPV病毒粒子衣壳L1蛋白首先与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表面的HSPG受体结合。结合之后,HPV病毒粒子衣壳L2蛋白的N端前蛋白转化酶酶切位点裸露,并被弗林蛋白酶或PC5/6水解,致使L1蛋白构象发生变化,其与宿主细胞表面的未知的第二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基底细胞,2~4小时进入早期内涵体,8~12小时进入晚期内涵体并脱掉病毒衣壳,病毒基因组DNA需在L2蛋白的参与下从晚期内涵体释放,24小时后病毒DNA-L2蛋白进入宿主细胞核开始复制。然后随着基底细胞的分化成熟向表层移动,细胞内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并包装病毒DNA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修饰后可释放到上皮表面,经密切接触可传与他人或从角化层表面脱落播散到周围环境中。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呈现高发病率、低龄化等特点,已严重危害妇女的健康与生命。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全球大约有50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20多万人死于宫颈癌,其中,80%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90%以上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提出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致病的必要条件。因此,对高危HPV筛查,对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达国家已将此项检查列为常规普查项目,建议三年以上性生活的女性均应进行该项检测。尽管目前妇科医生已经了解HPV分型检测对诊断和预防宫颈癌的意义,发达国家还建立了完善的宫颈癌筛查制度,但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药物。在我国市场上目前还没有直接清除杀灭HPV病毒的理想药物。HPV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可在性伴侣之间通过性生活交叉感染,年轻性活跃妇女的感染率最高,约80%的女性在自己的一生当中会感染一种或者多种HPV病毒,早婚早育、有流产史、性病史、拥有多名性伴侣的女性,都是HPV病毒易感人群。有资料表明,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只有一个性伴侣者高2~3倍以上。统计资料表明,18岁以前结婚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比25岁以后结婚者高20多倍。初产年龄在20岁以下的女性发病率比25岁以上初产者高7倍。部分女性HPV感染期较短,但部分女性可持续感染,正是这些持续感染的女性具有很高的患宫颈癌风险。在我国,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子宫颈癌新增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73-93%,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已被认为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各个年龄阶层的女性都有可能发生子宫颈癌,但以25岁到45岁的妇女最为常见。子宫颈癌一旦发生,转移速度快,致死率高,是威胁妇女生命安全的大敌,为此,国家卫生部于2004年6月将“子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期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推广”(简称PCC,PreventionofCervialCancer)及新柏氏TCT防癌检查技术纳入其十年百项计划项目,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实施。防治子宫颈癌,重在预防,关键在有效的预防和清除HPV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调查显示我国已婚妇女90%以上患有程度不同的宫颈糜烂。宫颈糜烂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HCMV)等感染密切相关,有合并HPV感染的宫颈糜烂有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因此,对合并HPV感染的宫颈糜烂应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目前,有采用注射疫苗进行HPV病毒感染的预防,但目前的HPV疫苗主要是针对HPVl6和18两型,而且对接种疫苗者的年龄段有要求。临床上抗HPV病毒主要采取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不是直接阻断病毒的复制,而是通过与细胞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基因,使细胞产生抗病毒物质,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在治疗中,会产生生理性的低反应期,或产生暂时性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和轻度肝异常等副作用,不利于治疗,效果并不很理想。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03111091.6,名称为《抗人乳头瘤病毒软膏》就介绍了一种治疗HPV病毒的软膏形式、用于涂抹的药物,但由于其中含有砒石和铅丹等毒性物质,因此存在副作用大,容易中毒的风险。专利申请号为201410541305.3,名称为《商陆抗病毒蛋白冻干粉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复合剂,在使用前需将复合剂与溶解液调配成液体状再进行给药,不仅使用过程烦琐,而且这种液体易流失,在女性生殖道内滞留时间短,药物渗透力差,对创面缺少保护,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694240.5,名称为《一种抗人乳头瘤病毒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药物凝胶,这种半固体凝胶的滞留时间虽然较理想,对创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扩散能力弱,药物无法确保到达女性生殖道内的死角(褶皱、裂隙、创口深处),导致用药覆盖不完全,感染容易反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抗HPV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及其转相凝胶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治疗和预防HPV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抗HPV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桦褐孔菌多糖:2~8%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1~5%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1~10%郁金醇提取物:1~10%葡萄糖酸氯己定:0.05~0.45%高分子载体:13~25%纯化水:60~80%。上述各组分相加为100%。所述的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的食药两用型的真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和中国黑龙江、吉林长白山及日本北海道等北纬40~50℃地区。桦褐孔菌主要成分有多糖、蛋白质、脂类、水分、植物纤维、灰分、黑色素、桦褐孔菌醇、SOD、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等,其多糖含量比是灵芝的14倍。民间广泛用于防治消化道疾病和肿瘤(胃癌、肠癌及肝癌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抗病毒的作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优选的,所述桦褐孔菌多糖为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桦褐孔菌胞外多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获得:称取经粉碎过80目筛网的桦褐孔菌子实体粉末适量,用5倍体积量乙酸乙酯在40℃下浸泡6h,重复3次,合并收集浸提液,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固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所述伊比利亚栎水提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HPV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桦褐孔菌多糖: 2~8%;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1~5%;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1~10%;郁金醇提取物:1~10%;葡萄糖酸氯己定:0.05~0.45%;高分子载体:13~25%;纯化水:60~80%;其中所述的桦褐孔菌多糖为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桦褐孔菌胞外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载体为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壳聚糖、角叉菜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HPV感染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桦褐孔菌多糖:2~8%;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1~5%;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1~10%;郁金醇提取物:1~10%;葡萄糖酸氯己定:0.05~0.45%;高分子载体:13~25%;纯化水:60~80%;其中所述的桦褐孔菌多糖为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桦褐孔菌胞外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载体为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壳聚糖、角叉菜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毒抑菌复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获得:称取经粉碎过80目筛网的桦褐孔菌子实体粉末适量,用5倍体积量乙酸乙酯在40℃下浸泡6h,重复3次,合并收集浸提液,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固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所述伊比利亚栎水提取物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取伊比利亚栎叶粉碎成80目粉末后加以10倍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杰约翰·古斯塔夫·卡尔松杰森·陈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