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688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包括一盖帽、一管身和一隔绝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由一上管体和一下管体组成,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帽与上管体密封连接;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作为真空采血管用;当采血样本中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后,所述隔绝部件使所述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体与所述下管体中;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拆卸分离后,至少装有所述血浆或血清的所述上管体或所述下管体作为贮存血浆或血清的冻存管用。一体式采血冻存管既可以在采集中避免污染,又可以在医疗检验中避免污染和样本混淆。

An integrated blood collection and freez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是标本的收集管,也是检测管。其一般分由管身和盖帽组成,管身多为普通玻璃管和塑料管,盖帽由橡胶和或塑料组成。采血管内的定量真空给采血过程提供动力,并且实现定量采集。常见的真空采血管包括普通血清管、快速血清管、惰性分离胶促凝管、抗凝管、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和血沉试验管等。真空采血管用于血液样本的采集,是对传统采血方式的一次重大改进。由于是在全封闭系统下完成采血程序,因而在样本采集过程中排除了血液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然而,血液样本在采集后还需要进行检验。避免了采集过程的污染风险以后,如何预防检验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是医疗领域极其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检验中,一般使用血清或血浆为检测对象。因此,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全血完成后,首先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或者血浆。离心后,血清或血浆存在于采血管的上层,血细胞存在于采血管的下层,医务人员需要将采血管的盖帽摘下,采用一次性吸管将血清或者血浆转移至另外的容器(如进样小杯、冻存管等),从而将上层的血清或血浆与下层的血细胞分离。在转移过程中,血液样本有泼溅、污染、混淆的风险,医务人员也暴露在病人样本中。因此缺乏一种既可以在采集中避免污染,又可以在医疗检验中避免污染和样本混淆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现实操作中,血液样本的采集人员往往与样本检验分析的人员分属不同的细分
,因而目前尚未有兼顾样本采集和样本检验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如果仅采用一般的两段式设计,由于血清或血浆比重小于血细胞因此处在采血管上层,此时需将离心后的采血管倒置,但该操作仍难以避免混入血细胞。而且,在此前提下,真空采血管的橡胶塞设计、连接设计、管帽设计、离心时的渗漏以及储存时的渗漏问题,都难以解决。CN206173337U公开了一种具有离心功能的可拆卸冻存管,包括用于承载样品的内管体,以及可拆卸套设在内管体外部的外管体,其缺点在于需要采用一次性吸管将内管体的血清或者血浆转移至外管体。CN203647350U公开了一种分体式一次性真空微量采血管,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包括真空管部,真空管部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普通管部管口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其缺点同样在于需要采用一次性吸管将内管体的血清或者血浆转移至外管体。CN205216874U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离心管,包括空心圆玻璃管体,空心圆玻璃管体由上管体、下管体两部分构成,上管体上口部装有管盖,下管体装在上管体下部,其同样未解决如何兼顾样本采集和样本检验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采集中避免污染,又可以在医疗检验中避免污染和样本混淆的真空采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乏一种既可以在采集中避免污染,又可以在医疗检验中避免污染和样本混淆的真空采血管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包括一盖帽、一管身和一隔绝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由一上管体和一下管体组成,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帽与上管体密封连接;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作为真空采血管用;当采血样本中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后,所述隔绝部件使所述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体与所述下管体中;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拆卸分离后,至少装有所述血浆或血清的所述上管体或所述下管体作为贮存血浆或血清的冻存管用。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可拆卸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为本领域常规的可拆卸的连接,连接时可以实现密封,且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上管体具有一第一上开口和一下开口,所述盖帽用于密封所述第一上开口;所述下管体具有一第二上开口;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通过所述下开口与所述第二上开口相互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当所述可拆卸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时,所述上管体近所述下开口端具有第一内螺纹或第一外螺纹,所述下管体近第二上开口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或第一外螺纹相互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或第二内螺纹。另一优选方案是:当所述可拆卸的连接为卡合连接时,所述上管体近所述下开口端具有第一卡槽或第一凸起,所述下管体近第二上开口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一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二凸起或第二卡槽。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还包括一用于密封所述冻存管的管盖。冻存管在配合管盖使用后,可避免存储中的污染。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隔绝部件为血清分离胶。血清分离胶在未使用时可处于管体任何位置,当血浆或血清与血细胞分离后,血清分离胶起隔绝血浆或血清与血细胞的作用,使血浆或血清位于冻存管中,而血细胞位于冻存管之外的另一个管体。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盖帽为一橡胶塞,当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作为真空采血管用时,所述橡胶塞用于连接一穿刺针;当所述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通过离心分离时,所述橡胶塞位于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下端。当盖帽为橡胶塞时,橡胶塞连接穿刺针可进行采血,并在拔除穿刺针后,橡胶塞上的穿刺孔由于橡胶收缩而消失,从而避免样本在倒置或倒置离心时从穿刺孔泄露。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橡胶塞在所述上管体至所述下管体方向上的近端面尺寸小于远端面尺寸。上述形状的橡胶塞在倒置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橡胶塞变得更致密,且在截面方向上向上管体管壁方向的压力增加,从而保证与上管体的密封连接,避免样本在倒置离心时从穿刺孔泄露。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血浆或血清位于所述下管体。血浆或血清可位于所述上管体或下管体,其位于所述下管体的密封效果更佳。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的长度比例为1:1~3:2。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的长度比例为1:1时,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适于作普通的真空采血管用;且通过控制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内负压参数,可以使倒置离心后分离胶位于上管体中,从而使得在管体恢复正置状态时,血细胞与真空分离胶保持在上管体中,血浆或血清处于下管体中;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的长度比例为3:2时,当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且管体恢复正置状态时,血细胞与真空分离胶可以更好地保持在上管体中,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负压可于较大的参数范围内调节。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管体内还涂有包括抗凝剂、促凝剂、内壁处理剂、管口处理剂、缓冲剂和保护剂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的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兼具采血管和冻存管功能,在样本处理后,无需将样本转移到其他储存设备中,避免了转移引起的交叉污染、样本混淆以及医务人员的暴露,也避免了转移医疗废弃物带来的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上管体与下管体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上管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下管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下管体与管盖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的上管体与管盖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包括一盖帽、一管身和一隔绝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由一上管体和一下管体组成,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帽与上管体密封连接;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作为真空采血管用;当采血样本中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后,所述隔绝部件使所述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体与所述下管体中;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拆卸分离后,至少装有所述血浆或血清的所述上管体或所述下管体作为贮存血浆或血清的冻存管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包括一盖帽、一管身和一隔绝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由一上管体和一下管体组成,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帽与上管体密封连接;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一体式采血冻存管作为真空采血管用;当采血样本中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离后,所述隔绝部件使所述血细胞与血浆或血清分别位于所述上管体与所述下管体中;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拆卸分离后,至少装有所述血浆或血清的所述上管体或所述下管体作为贮存血浆或血清的冻存管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具有一第一上开口和一下开口,所述盖帽用于密封所述第一上开口;所述下管体具有一第二上开口;当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一体密封连接时,所述上管体和所述下管体通过所述下开口与所述第二上开口相互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采血冻存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拆卸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时,所述上管体近所述下开口端具有第一内螺纹或第一外螺纹,所述下管体近第二上开口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或第一外螺纹相互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晰赵小平陈巨冰任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