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宏宝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64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套设于外壳体内,外壳体的上部高出内壳体的上部端部,在内壳体和外壳体间形成为蓄水腔,蓄水腔内用于填充腐叶土;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上部均敞口,外壳体的下部封闭,且与内壳体的外壁相连接;内壳体的下部敞口;在内壳体的上部敞口处覆盖有通气排水板,通气排水板上成排开设有通气排水孔;通气排水板上部用于放置腐叶土,形成魔芋种植生长区,且该腐叶土与蓄水腔内的腐叶土连成一体。采用该装置种植魔芋,实现了防旱防涝。

A Movable Planting Device for Amorphophallus konj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
本技术属于经济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魔芋是一种半阴性植物,多种植于林区,喜欢散光和弱光,忌强光。其球茎生长于地下,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且通气性好。其喜阴,怕涝,同时,又需要较高湿度的土壤环境。水对魔芋生长的影响较大,如果缺水,将影响魔芋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尤其是在球茎膨大前期,如果缺水,会导致大幅减产。但是,过多的积水将使魔芋球茎表皮开裂,导致病变、腐烂,影响魔芋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水时,魔芋根系被水包围,进行厌氧呼吸,根系受伤,影响其生长。另外,在魔芋接近成熟时,会提前出现黄叶倒苗,由于魔芋还未成熟,倒苗后不能急于采收。而当魔芋采挖时,地面上已经没有苗杆,人们在地表无法准确地判断球茎的位置,就需要对土壤全面开挖,费时费力,并且,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对魔芋球茎造成破坏,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防旱防涝的魔芋种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套设于外壳体内,外壳体的上部高出内壳体的上部端部,在内壳体和外壳体间形成为蓄水腔,蓄水腔内用于填充腐叶土;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上部均敞口,外壳体的下部封闭,且与内壳体的外壁相连接;内壳体的下部敞口;在内壳体的上部敞口处覆盖有通气排水板,通气排水板上成排开设有通气排水孔;通气排水板上部用于放置腐叶土,形成魔芋种植生长区,且该腐叶土与蓄水腔内的腐叶土连成一体;该种植装置用于放置于林地,内壳体的下部敞口与地面相连通,当外部水源浇灌魔芋时,水渗入腐叶土内;当腐叶土吸水饱和时,过量的水则通过通气排水孔流入内壳体下的地面;同时,当长时间没有灌溉水时,蓄水腔内腐叶土吸收的水分用于向魔芋根系提供水源。进一步地,在蓄水腔内,且靠近外壳体的内壁套设有上下开口的中间壳体,中间壳体与外壳体间存在排水间隙;当蓄水腔内的腐叶土含水量饱和,再增加水量时,通气排水孔和排水间隙共同作用,将多余的水量排出。进一步地,该中间壳体的底部贴于外壳体的底部壁面,且中间壳体的底部壁为锯齿状,蓄水腔内过量的水由锯齿状的凹处溢出。进一步地,该外壳体的上部开口壁为锯齿状。进一步地,该外壳体的底部壁面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导流凹槽。进一步地,在中间壳体的上部、且位于其内套设有上部壳体,中间壳体的顶端不高于魔芋的生长区;在魔芋成熟开挖时,拆除的上部壳体,去除腐叶土即可。进一步地,该上部壳体的上部开口覆盖有遮挡盖,遮挡盖为两片式,且在两片拼装处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开口。进一步地,该开口侧壁一周径向设置有多个沥水刷,减少进入上部壳体的水量,及减缓水源到达上部壳体内的速度。进一步地,该遮挡盖壁面上、且靠近外侧一周设置有环形凹槽;遮挡盖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外界水源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该种植装置外壁包覆有隔热保温层,贴于该种植装置的内壁设置有隔热保墒层。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既能蓄水,又能及时排水。2.方便移动,不受种植区域限制。3.在种植区内的土质不适合魔芋的生长条件时,可更换土质,不限制魔芋的种植区域,同时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通气排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遮挡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外壳体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中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体;2.内壳体;3.通气排水板;4.中间壳体;4-1.凸起;5.通气排水孔;6.导流凹槽;7.遮挡盖;8.蓄水腔;9.开口;10.隔热保温层;11.沥水刷;12.凹槽;13.上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该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如图1、3、4和5所示,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2套设于外壳体1内,外壳体1的上部高出内壳体2的上部端部,在内壳体2和外壳体1间形成为蓄水腔8,蓄水腔8内用于填充腐叶土;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上部均敞口,外壳体1的下部封闭,且与内壳体2的外壁相连接;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在内壳体2的上部敞口处覆盖有通气排水板3,通气排水板3上成排开设有通气排水孔5;通气排水板3上部用于放置腐叶土,形成魔芋种植生长区,且该腐叶土与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连成一体。该种植装置用于放置于林地,有天然的遮阴效果。但是不适用于放置于低洼易积水区域。该种植装置尤其适用于有坡度的地方,在这些区域放置,排水更顺畅。实际上,该种植装置可放置在任何适合种植的区域,可以人工遮阴。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与地面相连通,当外部水源浇灌魔芋时,水渗入腐叶土内;当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含水量饱和,再增加水量时,通气排水孔5和排水间隙共同作用,将多余的水量排出。同时,当长时间没有灌溉水时,蓄水腔8内腐叶土吸收的水分用于向魔芋根系提供水源。保证了魔芋种植区的水分条件,既能满足魔芋的生长,又不会有积水。为了保证积水及时排出,同时实现蓄水的效果,在蓄水腔8内,且靠近外壳体1的内壁套设有上下开口的中间壳体4,中间壳体4与外壳体1间存在排水间隙;当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含水量饱和,再增加水量时,通气排水孔5和排水间隙共同作用,将多余的水量排出。上述中间壳体4的底部贴于外壳体1的底部壁面,且中间壳体4的底部壁为锯齿状,蓄水腔8内过量的水由锯齿状的凹处溢出。外壳体1的上部开口壁为锯齿状。外壳体1的底部壁面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导流凹槽6。各个壳体可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以及其他能满足农业种植要求的任何材质。中间壳体4的底部贴于外壳体1的底部壁面,且中间壳体4的底部壁为锯齿状,蓄水腔8内过量的水由锯齿状的凹处溢出。外壳体1的上部开口壁为锯齿状,蓄水腔8内多余的水通过排水间隙排出,由锯齿状的凹处流出。在外壳体1的底部壁面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导流凹槽6,保证积水能够顺利流出。在极端暴雨天气时,为避免大量的雨水直接进入种植区,减少魔芋发病率,在中间壳体4的上部开口覆盖遮挡盖7,遮挡盖7为两片式,且在两片拼装处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开口9。开口9侧壁一周径向设置有多个沥水刷11,当外部提供水源时,避免大量水源由开口9进入魔芋生长区,用于减缓水源到达上部壳体13内的速度。水源指的是雨水、人为提供的灌溉水等。开口9的设置,是为魔芋生长考虑,魔芋杆径由开口9伸至外部。遮挡盖7壁面上、且靠近外侧一周设置有环形凹槽12;遮挡盖7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外界水源通过的通孔。在小雨天气时,凹槽12内可起到少量储水的作用,然后通过通孔缓慢地滴于种植区。在出现极端天气时,会使魔芋的球茎腐烂,需要对魔芋与外界不利条件进行隔断,以实现对魔芋的隔热保温,所以还包括包覆于该种植装置外壁的隔热保温层10,选用隔热棉材质。另外,在魔芋的生长过程中,为保证魔芋在更适宜的温度和较高湿度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所以在各壳体的内壁上覆有隔热保墒层,该隔热保墒层选用土工布材质。实际使用时,内壳体2、外壳体1和中间壳体4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可选择方形、圆柱形等,只需要相互之间相匹配。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套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1)的上部高出内壳体(2)的上部端部,在所述内壳体(2)和外壳体(1)间形成为蓄水腔(8),所述蓄水腔(8)内用于填充腐叶土;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上部均敞口,所述外壳体(1)的下部封闭,且与内壳体(2)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在所述内壳体(2)的上部敞口处覆盖有通气排水板(3),所述通气排水板(3)上成排开设有通气排水孔(5);所述通气排水板(3)上部用于放置腐叶土,形成魔芋种植生长区,且该腐叶土与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连成一体;所述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与地面相连通,当外部水源浇灌魔芋时,水渗入腐叶土内;当腐叶土吸水饱和时,过量的水则通过通气排水孔(5)流入内壳体(2)下的地面;同时,当长时间没有灌溉水时,所述蓄水腔(8)内腐叶土吸收的水分用于向魔芋根系提供水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套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1)的上部高出内壳体(2)的上部端部,在所述内壳体(2)和外壳体(1)间形成为蓄水腔(8),所述蓄水腔(8)内用于填充腐叶土;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上部均敞口,所述外壳体(1)的下部封闭,且与内壳体(2)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在所述内壳体(2)的上部敞口处覆盖有通气排水板(3),所述通气排水板(3)上成排开设有通气排水孔(5);所述通气排水板(3)上部用于放置腐叶土,形成魔芋种植生长区,且该腐叶土与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连成一体;所述内壳体(2)的下部敞口与地面相连通,当外部水源浇灌魔芋时,水渗入腐叶土内;当腐叶土吸水饱和时,过量的水则通过通气排水孔(5)流入内壳体(2)下的地面;同时,当长时间没有灌溉水时,所述蓄水腔(8)内腐叶土吸收的水分用于向魔芋根系提供水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腔(8)内,且靠近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套设有上下开口的中间壳体(4),所述中间壳体(4)与外壳体(1)间存在排水间隙;当蓄水腔(8)内的腐叶土含水量饱和,再增加水量时,通气排水孔(5)和排水间隙共同作用,将多余的水量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魔芋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4)的底部贴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壁面,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宏宝卢泽霖卢伟
申请(专利权)人:卢宏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