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4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步进式拉紧和非步进式释放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一个摇臂(2)和一个棘轮制动机构,该机构由棘轮(3,3′)和止动板(5,5′)组成。为了释放开绑带,在摇臂(2)上加工一个控制凸轮(40),它将止动板(5,5′)带到一非啮合的位置,从而将棘轮制动机构带到一释放位置。采用弯曲的结构的止动板和驱动板(20)以及一个单独的蝶形弹簧(41)减小的装置的结构高度,节省了部件和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这种装置也常常称为拉紧棘轮装置,它具有一个用于从绑带的端部起卷绕绑带的拉紧轴(或称卷轴),通过卷绕绑带使绑带缩短,则在绑带中产生绑扎拉紧力。为了在拉紧过程中防止拉紧轴反转,可借助于一个棘轮制动机构在其拉紧方向上对拉紧轴进行制动。该棘轮机构在绑带被完全拉紧或绑扎的情况下卷轴处于其终端未置时也仍然对卷轴进行止动。这种棘轮机构例如已由福丝矫正仪Riohter-v.Voss精密机构零件1964年第9版第262页公开。按照此书所述,这种棘轮机构主要由一个止动器和一个止动构件组成。此外还得知,为了减小止动弹跳,可采用多个止动器和止动构件,请参见Lueger的技术百科全书1960年第一卷第530页。尤其是Rionter-v.Voss(aao)中提到的矫正棘轮机构,它通过沿拉紧方向转动拉紧轴可以将绑扎力步进式地引入绑带中,同时保证拉紧轴不会反转。在这种类型的拉紧和绑扎装置中,尤其是拉紧棘轮装置,通常止动器不是做成止动爪(掣子),而是做成止动板结构。由于止动爪是围绕一个转动铰链接头可摆动地支承着并且由一弹簧件加上压力,为了传递大的力止动爪和弹簧件的结构尺寸就必须做得很大。而用止动板作为止动器相比之下就能使装置具有大大节省位置的结构。此外,通过这种结构的止动板还能传递很大的力。止动板在啮合位置处与一个棘轮上的轮齿相啮合。该轮齿是这样布置的,使得止动板与用于止动的止动齿的陡的前齿面刚性地相啮合而当转动棘轮时,止动板的前端部则在倒了圆角的后齿面上滑过。每行进一个止动步距,止动板为了越过一个止动齿而沿着一个平动运动方向从啮合位置移动到一个非啮合位置,为此,止动板平动移动地支承在装置的底部支架上,最好支承在支架侧板上。因此支架侧板必须具有其上设有能进行平动运动的必要路径的结构。止动板在止动步进结束越过了止动齿后平动地重新从非啮合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重新沿径向进入轮齿中。为了能够对较小的、偏离棘轮齿距的步距进行止动,或者能够承受绑扎力,而该力不能单独地由一个止动析或一个止动爪承受,按照现有技术则要径向地设置在棘轮周边上分布的多个止动板。由于止动板相对棘轮的这种径向布置方式,使得底部支架的结构高度随着棘轮周边上径向分布的止动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支架侧板必须具有大的结构高度,以使每个止动板的平动运动能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因此,为了减小这种带有两个止动板的装置的结构高度,就需要使两个止动板至少按照成某一锐角的叉臂方式布置,更好的是使它们尽可能地相互平行布置。这种具有相互平行的止动板的装置已由DE-PS3344487公开。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为了保持两个平行的止动板,止动件被分成两部分。对于这种两个平行的止动板的情况齿距只能选得很小,因为齿距太大,止动板的结构就必须很大。这种装置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止动极始终与相同的止动齿前后啮合。因为通过径向设置的止动板,只有当从后面啮合的止动齿的陡的前齿面在形成一个面压力下完全地整个表面都顶贴在止动板侧面上时才能达到特别好的止动效果。如果止动板不是精确地在棘轮的径向上,那么陡的前齿面则顶靠在止动板的前端面上,这样止动板就会对齿面以集中载荷(点负荷)的方式施加,这会导致陡的齿面逐渐压平,最坏的情况则是使齿面脱落,损坏。此外,如果要避免上面所述的止动板前端产生点负荷的危险,那么采用两个平行的布置的止动板只能在陡的前齿面和倒圆角的后齿面之间的齿陡降角较小时才能实现。请参见Richer-v.Voss,aaO。如果数个止动板要接受极大的绑扎力,原则上有利的做法是使这些止动板在围绕棘轮周向分布的数个位置上与棘轮轮齿相啮合。这样绑扎力较好地分布到各个止动板上。但是对于一些支承在一个公共的导向件中的止动板,止动板只可能在一个位置上与轮齿相啮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对这种类型的装置进行改进,使得该装置避免了上述缺陷,同时具有很小的结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商业上普遍有的标准棘轮作为止动构件。至少有两个止动板用作止动器。其中一个止动板按照现有技术是相对棘轮径向地、可平动移动地设置的。另一个止动板按照本专利技术是做成弯曲的。该弯曲结构的止动板的凹面侧朝向非弯曲的止动板。弯曲的止动板从其啮合位置移动到其非啮合位置是借助于一种本身既由转动运动分量又由平动运动分量组成的运动来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止动板亦即是从啮合位置从轮齿提出,进入其非啮合位置。由于有转动运动分量,弯曲的止动板的背离棘轮的端部朝着另一个非弯曲的止动板摇动,弯曲止动板的这一端部同时也构成一个弹簧件的支承面。换言之,当在周边上沿径向布置的止动板朝各个方向平动移动时,本专利技术的弯曲的止动板则是朝着装置中的第二个非弯曲的止动板摇动。当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非平行的止动板总是或多或少地在偏斜于装置的纵向的方向上平动移动时,本专利技术的弯曲的止动板则基本上在装置的纵向上进行摆动运动。由此有利地减小了装置的结构高度。装置这种很小的结构高度产生一个优点,即在运输和存放时,这种装置所需的空间较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从绑带中伸出的部分极少,从而降低了与装置相撞而受伤的危险。而且这种平行结构的装置能和谐地适应纺织绑带。就本专利技术所谈及的绑带而言,它可以是纺织物垆理带或绑扎带,链条,钢索或绳索等类似物。即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拉紧和绑扎材料。底部支架和止动板导向部件的结构形状有利地减小了装置的自重。此外,止动板和止动导向槽构成棱形推移导向部分,它们有效地防止了止动板在导向槽中歪斜。这样止动板被持久地牢牢地导入导向槽中。它在制造加工上也是有利的,因为只需要很小的刚性地共同作用的部件。简单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在装配装置时使用技术素质较低,从而所付工资已低的劳动力。止动板的弓形弯曲形状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尤其有利的具体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的止动板在一个圆形轨道上从啮合位置运动到非啮合位置。一方面该弯曲部分不能太急剧,因为这会增大歪斜的危险,另一方面它又应足够的急剧,以便通过一个足够大的转动运动分量保证装置具有特别有利的低的结构高度。此外,止动板的弓形弯曲形状也改善了力的传递。止动导向槽的与止动板相配的弓形形状,便于止动板和导向槽在棱形推移导向方式下有利地共同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止动板相对于棘轮轮齿的有利的布置涉及到为了减小止动弹跳而采用多个止动板的装置的实施形式。尤其是通过这种布置可以实现止动弹跳的大小与轮齿齿距无关。具体地说,两个止动板相互错开布置,其中一个止动板位于具有加工在棘轮上的止动齿的啮合位置,而另一个(第二个)止动板位于具有止动齿的非啮合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棘轮制动机构的结构,这种棘轮机构不仅具有防止反转的功能而且也用作拉紧轴的驱动件。装在摇臂上的驱动板和棘轮构成卫个在摇臂和拉紧轴之间起作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结构很简单。此外棘轮的第二个功能是用于拉紧轴的驱动齿轮。本专利技术中还有利地采用了一种轮齿矫正棘轮机构(Zahn-ri-chtgesperre)。对止动板施力的弹簧部件具有有利的结构。将止动板支承在弹簧部件上提高了装置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将一个公共的弹簧部件用于两个止动板则节省了材料。并且由于所用部件少而简化了装置的结构,这又简化了制造,降低了材料费用和生产成本。通过采用一个横向设置的蝶形弹簧,在遵循总专利技术的思想下,还减小了弹簧部件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包括一个可在绑带中固定的底部支架(1),一个在支架(1)中可转动地支承和可转动驱动的拉紧轴(4)用于安装和卷绕绑带的一个端部,一个在支架(1)和拉紧轴(4)之间作用的、防止拉紧轴(4)反转的棘轮制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一个按照运动关系与拉紧轴(4)相连的、作为止动构件的棘轮(3,3′)和至少两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作为止动器的止动板(5,5′),该止动板(5,5′)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朝棘轮方向移动并与棘轮相啮合,其特征是,为了减小支架(1)的结构高度,一个止动板(5′)设计成弯曲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翰斯维恩内
申请(专利权)人:斯帕塞特因霍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