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45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起重构件与可缩短的起重链条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环。该连接环是长形的,它含有一个用来与起重构件相连接的环形连接部分和一个用来固定起重链条的端环的固定部分,将起重链条中选定的一个链环(即支承环)(55)穿入连接环的两支腿之间的支承间隙中,便可使与支承环相连接的起重链环(即接合环54)的端部与相应的支承面相接触,环形部分形成了一个自由空间,该空间直接与支承间隙连通,其尺寸做成可让起重链条(50)穿过它以调节链条的有效长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起重构件与可缩短的起重链条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环。这种连接环可用来例如将从起重机上悬挂下来的链条端部上的环件或类似构件与在其另一端上带有起重钩子的、可缩短的起重链条连接起来。起重链条的有效长度最好是可以调整的,以便例如调整起重钩子的垂直而将重物悬挂起来,或者将起重链条捆缚到重物上。世界专利WO 83/03649(Parsons控制公司)已公开过这种类型的连接环,它含有一个用来连接起重构件的连接部分和一个用来固定起重链条的端环的固定部分。而且,这种连接环(在该专利申请中称为“缩短接合器”)含有两个支腿,该支腿形成一个用于接纳起重链条中选定的环件(下称“支承环”)的中间支承间隙,其特征在于,起重链条中与支承环相连接的环件(下称“接合环”)的一端与支腿中形成的相应支承表面相接合,因此,起重链条可以呈缩短的状态固定在连接环上。但是,已知的连接环存在一些缺点。当要将其连接到起重构件例如一个较大的环状件(在上述专利申请中称为“主环”)上时,必须使用一个带销的U形钩,将其销子插入到连接环上部的连接孔眼内,同时还要使用另外的连接环(至少在两个或多个缩短的连接环与主环相连接的情况下是如此)。此外,在已知的连接环中,上述用以插入钩子销钉的连接孔眼、用于固定起重链条的端环的相应连接孔眼和上述的支腿分别位于一个假象的大体上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支腿的结构可使在装卸连接环和对连接环加载时能从外面自由由地接近起重链条的支承环和接合环。这就隐藏着一种危险,即当野蛮装卸时,会由于受到碰撞和冲击而使这些链环脱开连接,或者发生变形而卡住,或者使链环和/或支腿破裂。上述的三角形结构在重物从链条的端环移到接合环时还会使连接发生显著的偏斜。而且,已知的连接环结构都是体积大而笨重的故制造复杂且成本昂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权利要求1开头所说的那种连接环,这种连接环不需要通过连接构件或者只需少量的连接构件便能与起重构件互相连接起来,它可使处于接合位置上的起重链条的支承环和连接环固定在一个受到保护的位置上,而且,这种连接环结构简单,重量轻,也很容易装卸,并具用很多不同的用途。它应能采用普通技术制造且成本低,其结构最好应能使连接环在承载时仅仅稍为倾斜(尽管它根本不倾斜)。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这些目的用以下措施来达到,即连接环是长形的,它含有一个构成上述连接部分的、做成环形的第一端部、一个带有上述的支腿和支承间隙的中间部分和一个构成上述固定部分的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环形部分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内部空间,该空间的尺寸使之能够穿过并拉动起重链条以便调节链条的有效长度,上述的环形部分的内部空间直接与上述中间部分的支承间隙相连通,并且上述连接环的环形部分中间部分和固定部分做成一个整体的环体,其支腿的厚度比相关的起重链条的环件的厚度大得多。由于连接环的长形结构及其环形部分的尺寸设计,使连接环可以直接与起重构件相连接(如果需要的话),具体地说就是不需要采用独立的连接件进行中间连接,因为其环形部分可接纳起重构件的一部分。如果连接环具有由中间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的叉状结构,并带有两个可穿入上述起重构件的一部分的分开支腿,便可用特别简单的方式将连接件与起重构件直接连接起来。在连接环的中部处带有支承面的支腿与环形部分形成直接连接并可保证在加载时起重链条的支承环和接合环位于受保护的位置上,因此,连接环及其相配合的支腿能保持其接触位置而不会受到损伤,即使在可能发生的对起重链条不细心装卸时也如此。上述的连接环的装拆程序也特别简单。当要改变起重链条的有效长度时,则将起重链条中的链环穿拉过连接环的环形部分,在达到所需的长度时,只需拉下那个位于支腿之间的环件作为支承环,而使与其邻接的环件作为接合环与支腿的支承面相接合。连接环的这种长形结构使它能够以两个或多个连接环直接与某些起重构件例如椭圆环相连接而不会出现任何使相关的起重链条相互干扰的危险。而且,可限制连接环在承载时的倾斜度,尤其是在连接环的两个端部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或者位于相互间只呈小角度的不同平面内时更是如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可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制造,先将圆形的铁棒锻成大致为U字形但带有加宽的环形部分的坯件,然后加工出支承面、凹槽、孔眼等。正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更准确地规定并在下面要详细说明的那样,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可用各种方法实施。而且,它可与其它的连接件相结合,例如,它可与一个用作为起重构件并在制造时先将它穿入连接环的环形部分,然后用例如焊接法将其焊合起来的椭圆环永久性地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的话,连接环可间接地与多个以类似方法与其它类似的连接环相连接的环件相连接。下面参考示出不同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a是一种起重链条的侧视图,在该链条的下端带有一个起重钩,其上端可通过与连接到一个椭圆环上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相衔接而缩短;图1b是示出与图1a相同的起重链条、起重钩和连接环,但起重链条以另一种方法设置;图2是连接环(不带链条)的平面图,图2a是图2的连接环固定端的改型实施例;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其中用虚线示出起重链条的某些环件);图4a是沿图3的IVa—IV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3的IVb—IVb线的剖视图;图5是连接环的环形部分的改型实施例的侧视图6a、6b、6c和6d是几种带有外连接凸耳的环形部分的改型实施例;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和10是图2和3的连接环的固定部分的改型实施例;图11是带有整体钩子的连接环的环状部分的改型实施例;图12是带有可封闭的钩子的环状部分的又一种改型实施例;图13是通过图1上部的椭圆环的横截面图;图14a和图14b分别是起重钩的孔眼部分和本专利技术连接环的叉状部分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a的起重钩与图14b的连接环叉状部分相结合的剖视图,其中起重钩示出其侧视图;图16a和16b是带有与链条端环相连接的外凸耳的连接环的环状部分的剖视图;图17是带有外接一个大环的环形部分的一种改型实施例;图18和图19是一种连接环和一种永久性连接的大环;图20是两个永久地与一个共用大环相连接的连接环;和图21示出一个大环、两个小环和四个各带有起重链条的连接环相结合。图1、2和3所示的连接环100的上部与一个椭圆环10相连接(参看图13),该椭圆环10用作一种起重构件,并与例如来自起重机、吊车或其他的提升或牵引装置的链条、吊重皮带或吊钩相连接。椭圆环10的长边带有一个平坦部分11,该部分的横截面积大致与该环的其他横截面积相同,但其宽度做成可与连接环100的分开支腿间的间距(见图2下部)相配合。拆去紧固螺栓190,椭圆环10便可插入连接环100中图1a和1b所示的位置。连接环100的下部带有一条起重链条50,该链条的一个端环(图1a和1b中的上端环)51固定在连接环的紧固螺栓190上,而其另一个端环(图1a和1b中的下端环)59则与吊钩80相连接。这种结构旨在须于通过将新需的链环对(支承环55和接合环54)连接到环100内(如图1a、1b和3所示)来调节起重链条的有效长度。起重链条50可以通过连接环100简单地牵拉,也就是通过一个环件(如图1a所示)或者双倍地也就是通过两个环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将一个起重构件(10)与一个可缩短的起重链条(50)互相连接起来的连接环(100),该连接环具有一个连接到上述起重构件上的连接部分(110)和一个用来固定上述起重链条的端环(51)的固定部分(150),其中,上述起重链条的一个选定的环件(也就是支承环(55)插入连接环的两支腿(131a、131b)间的支承间隙(132)内,而且,起重链条中与上述支承环连接的一个链环(也就是接合环(54)的一端与上述支腿上形成的相应支承面(133a、133b)相接合,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连接 环是长形的,它含有:.一个构成上述的连接部分的做成环形的第一端部(110);.一个带有上述支腿和上述支承间隙的中间部分(130);.一个构成上述固定部分的第二端部(150),-上述连接环的环形部分具有一个自由的内空间(111 ),该空间的尺寸大小要能够穿过它拉动起重链条(50),以调节链条的有效长度,并且,上述的环形部分直接与上述中间部分(130)的上述支承间隙相邻接,-上述连接环的环形部分、中间部分和固定部分做成一个整体的环体(101),该环体端部的厚度比 相关起重链条中的链环的厚度大得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斯弗雷德里克松
申请(专利权)人:弗雷诺林克福瓦尔廷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