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37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尘链条。为提供一种内、外片相互遮蔽并与轴杆面接触、保油效果好的链条,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它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设有两轴孔的外片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的掩部;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于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容入外片掩部内的轴管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链条,特别是一种防尘链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习知的链条系由多数链目单元90组合串接而成,而每一链目单元90包括两外片91、两轴杆92、两辊轮93、两衬套94及两内片95。两外片91分别设有供两轴杆92结合的两轴孔911,各轴杆92上套设辊轮93、衬套94;两内片95亦有供两不同链目单元90相邻近轴杆92穿过的两轴孔951,以形成一链条。这种习知的链条常被使用在机械装置的动力传输。其为提高使用的坚固性及抗拉性,该链条材质有以金属制成,且为防止金属的锈蚀及顺畅运转,该链条常常被涂布润滑油,如此,可避免金属锈蚀及达到顺畅运转的目的。但被涂布润滑油的链条,在长期暴露在大自然当中使用后,由于该润滑油本身具黏稠性,因此,反而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或灰尘被沾黏积聚,如此,该悬浮微粒或灰尘将随润滑油进入至轴杆92、辊轮93、衬套94的枢转表面,因而更造成枢转表面的摩耗,且该摩耗现象被持续存在,会造成链条的损坏。另外,此种习用的链条系以精确的尺寸长度设置在两传动轮件之间,如此,该链条才可以形成松紧适当、顺畅的传输动力,因此,连接各链目单元90相互间的外片91、内片95及与其枢接的轴杆92、辊轮93、衬套94,其相互间的拉动、摩擦现象更加剧烈,以至于存在其摩擦、接触表面的润滑油会因该拉动、摩擦而释出;再且,该润滑油系属液态与挥发性,因此,由于上述拉动、摩擦而释出的润滑油,即形成逐渐挥发消失,而无法回补至其摩擦、接触表面,进而使该摩擦、接触表面的摩损加剧,使该链条的使用寿命递减。又该链条使用时,其外片91与内片95的受力点均集中于其轴孔911、951与轴杆92的枢接点,且该外片91与内片95的受力系形成剪力,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链条的外片91与内片95易由其轴孔911、951周缘裂离,或该轴杆92被外片91与内片95蚀刻断损,以至于链条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片相互遮蔽并与轴杆面接触、保油效果好的防尘链条。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设有两轴孔的外片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的掩部;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于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容入外片掩部内的轴管部。其中内片轴管部外壁贴接在外片的掩部内壁。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各外片设有两突丘部,外片上轴孔设于突丘部上,突丘部内形成空心,其根部形成掩部;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容入外片掩部内的轴管部。内片轴管部外壁贴接在外片的突丘部及掩部内壁。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各外片由两轴孔的孔缘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并形成为具有遮蔽效果的掩部的轴管部;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供外片轴管部容入的轴管部。内片轴管部内壁与外片轴管部的外壁相抵接。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各外片由两轴孔的孔缘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并形成为具有遮蔽效果的掩部的轴管部;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另一内片方向凸出并外片轴管部容入的轴管部。内片轴管部内壁与外片轴管部的外壁相抵接。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各外片边缘及沿轴孔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的掩部及轴管部;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供外片轴管部容入的轴管部。内片轴管部内壁与外片轴管部的外壁相抵接。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各外片与各内片之间分别填置有保护片;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的轴管部;保护片设有供内片的轴管部穿套的两通孔,保护片的厚度与凸出内片表面的轴管部的高度相对应。内片轴管部外壁与保护片通孔内壁相抵接。由于本专利技术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设有两轴孔的外片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的掩部;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于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容入外片掩部内的轴管部。轴杆与内片的枢接处及各轴杆与轴杆上所套置的辊轮、衬套及与内片的相互枢接处,均受到良好的遮掩效果,达到阻断空气中浮微粒卡附在其枢接处所产生的摩耗现象;而且,储存在该枢接处的润滑油不会直接与空气接触,因此,该润滑油不易挥发及不会积聚灰尘或悬浮微粒,进而使本专利技术在传递动力过程中,可以达到顺畅地运转;且外片、内片与轴杆的枢接点形成面接触,相互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相对地其受力点分散及其枢接点所承受的剪力可以降低并延缓摩损,因此,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使用寿命可以增加。不仅内、外片相互遮蔽、保油效果好,而且与轴杆面接触,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知的链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局部剖视结构示意正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多数链目单元1枢接而成。每一链目单元1包括两外片11、轴杆12、辊轮13、衬套14及两内片15。两外片11系构成链目单元1的主要板片,各外片11分别设有两轴孔111,由两外片11相对应的两轴孔111供两轴杆12成平行组接。外片11本身设向另一外片11方向凸出的掩部112,掩部112形成凸墙且环绕整个外片11的周边最为适当。轴杆12系可以由两端被枢接在两外片11的轴孔111,且在该两外片11间的轴杆12上套有辊轮13及轴杆12与辊轮13间的衬套14,使得辊轮13可以在轴杆12上顺畅旋转。两内片15系用以枢接两链目单元1,各内片15分别设有两轴孔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链条,它系由多数链目单元枢接而成;链目单元包括两外片、轴杆、辊轮、衬套及两内片;各外片分别设有两轴孔;轴杆两端枢接在两外片的轴孔上,在该两外片间的轴杆上套有辊轮及轴杆与辊轮间的衬套;各内片设有供两链目单元相邻轴杆枢接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外片设向另一外片方向凸出的掩部;各内片轴孔周缘设朝外片方向凸出并容入外片掩部内的轴管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正
申请(专利权)人:明昌轮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