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33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电缆包括:铜线、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上设置有多条通水槽;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与接线端子Ⅱ连接的中螺母、与中螺母连接的外锁螺母Ⅱ、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的张紧环Ⅰ和限位块Ⅰ。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冷却液通入电缆铜线内并流动至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内,冷却液可以从铜线铆压的后端进行回流,然后通过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的夹层通水槽返回至冷却液进液端,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able for Charging Gun and Terminal of Charging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枪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充电枪充电接口方面,目前国标有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传统的传导式充电口可承受的最大电流是250A(配大于或等于70mm2的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应用及检验,目前直流大功率充电产品随使用时间增加温升增加明显,250A左右的电流就会出现发热严重继而出现烧蚀情况,并且该问题呈现日渐蔓延之式,当充电电流超过250安培时,因为散热条件不好,电缆导线的温度、充电枪接线端子的温度、电缆的接头铜鼻子的温度过高,而不能使用。为减少充电时间,增大冲电电流,需要设计500A大电流液冷电缆,以解决大电流充电产生发热及稳定性差等问题,现有的大电流液冷电缆中,由于传统的电缆端头与冷却液管之间没有可供使用的连接方法,其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电缆连接方法均是用于连接传统的干式电缆的,其无法在上述的大功率液冷电缆与电缆电极连接后再有效的连接冷却液管,即其无法有效保障液冷导管的流动路径通畅,若使用现有的连接方法连接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液冷电缆内的液冷导管就会被挤压堵塞而无法提供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从而导致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烧毁现象,因此,为推广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的应用,现在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连接结构,用来保障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连接后的液冷导管流动通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容纳腔Ⅱ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中螺母,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将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且所述通水间隙Ⅱ、多个所述通液孔、多个所述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呈连通设置;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所述外锁螺母Ⅱ与中螺母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所述中螺母的多个通孔Ⅰ与外锁螺母Ⅱ的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呈连通设置;张紧环Ⅰ,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被压接在张紧环Ⅰ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限位块Ⅰ,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限位块Ⅰ位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接触;所述限位块Ⅰ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所述限位块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呈连通设置。优选的是,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外锁螺母Ⅱ的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Ⅱ相匹配的螺纹。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张紧环Ⅰ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Ⅱ,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凸起,两端的环形凸起分别与环形槽Ⅰ和环形槽Ⅱ扣合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设置有外圆锥面Ⅲ,所述中螺母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Ⅲ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Ⅲ;所述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Ⅲ和内圆锥面Ⅲ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张紧环Ⅰ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Ⅳ,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Ⅳ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Ⅳ;所述电缆外皮的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Ⅳ和内圆锥面Ⅳ之间。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Ⅰ为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且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相匹配形成圆柱筒限位块Ⅰ,圆柱筒限位块Ⅰ套设在电缆内皮的外部。优选的是,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Ⅰ;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Ⅱ。优选的是,多条所述通水槽Ⅰ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多条所述通水槽Ⅱ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是,所述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间隙Ⅰ;所述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之间留有间隙Ⅱ。优选的是,所述电缆还包括:保护层,其包裹在电缆外皮上;所述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聚全氟乙丙烯保护层、尼龙保护层、聚烯烃保护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缆外皮为TPU外皮、TPE外皮、TPR外皮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冷却液通入电缆铜线内部并流动至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并依次通过通水间隙Ⅱ、多个通液孔、多个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然后通过电缆外皮的多条通水槽Ⅰ返回至冷却液进液端,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温,并且采用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的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优异,并且采用的电缆中不用单独设置冷却管道,减少了电缆体积,节约了电缆成本,并且采用多条通水槽Ⅰ和多条通水槽Ⅱ的结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受外力折弯时,不会影响流体截面积及流速,不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流通,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具有优异的液冷效果,并使采用的线材线缆重量减轻,线径减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接线端子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接线端子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母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容纳腔Ⅱ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中螺母,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将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且所述通水间隙Ⅱ、多个所述通液孔、多个所述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呈连通设置;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所述外锁螺母Ⅱ与中螺母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所述中螺母的多个通孔Ⅰ与外锁螺母Ⅱ的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呈连通设置;张紧环Ⅰ,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被压接在张紧环Ⅰ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限位块Ⅰ,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限位块Ⅰ位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Ⅰ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所述限位块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呈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容纳腔Ⅱ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中螺母,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将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且所述通水间隙Ⅱ、多个所述通液孔、多个所述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呈连通设置;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所述外锁螺母Ⅱ与中螺母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所述中螺母的多个通孔Ⅰ与外锁螺母Ⅱ的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呈连通设置;张紧环Ⅰ,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被压接在张紧环Ⅰ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限位块Ⅰ,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限位块Ⅰ位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Ⅰ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所述限位块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呈连通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宾崔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