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92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刮电机加工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雨刮电机磨合生产线效率低的问题,提供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包括支架、传送轨道、随行工装、磨合组、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随行工装传送放置于两条传送轨道;磨合组设置两个,两个磨合组对称设置于传送轨道的两侧,每个磨合组包括至少一层加工层,每层加工层设置有至少两个磨合单元;横移机构驱动随行工装来回往复移动至加工空间内;顶升机构驱动横移机构上下往复移动。将原本3个独立磨合工作站所占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分布在传送轨道周围可同时工作的磨合单元至少四个,横向纵向可以分别增加磨合单元,单个磨合单元的测试时间不变,但是可同时工作的磨合单元数量增加,大大缩短了设备工作节拍。

Wiper motor running-i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刮电机磨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雨刮电机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雨刮电机磨合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雨刷器电机装配线的磨合台,采用3个磨合工作站布置在生产线上,存在以下的缺点。1、磨合测试时间长,导致设备生产节拍较长;2、设备占用空间大,在现有的占用空间内无法提高设备生产节拍,制约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雨刮电机磨合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雨刮电机磨合生产线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包括支架、传送轨道、随行工装、磨合组、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传送轨道设置两条,两条传送轨道横向设置于支架,随行工装传送放置于两条传送轨道;磨合组设置两个,两个磨合组对称设置于传送轨道的两侧,每个磨合组包括至少一层加工层,每层加工层设置有至少两个磨合单元,每个磨合单元包括加工空间和对应设置于加工空间外侧的磨合加工端;横移机构支撑于随行工装的底部,以能够驱动随行工装来回往复移动至传送轨道两侧的磨合单元的加工空间内,使得磨合加工端能够磨合位于随行工装上的雨刮电机;顶升机构横向滑动设置于支架且其顶升驱动端支撑于横移机构的底部,以驱动横移机构和随行工装上下往复移动。“传送放置于”中的“传送”,是指“放置于”的方式应该满足“能够产生传送摩擦力”方式,也就是传送轨道要能够传送随行工装沿着其限定的方向移动。随行工装上放置有待磨合的雨刮电机,将随行工装输送至加工空间后,利用磨合加工对雨刮电机磨合。传送轨道将随行工装传送至两个位置相对的磨合单元之间后,利用顶升机构驱动横移机构以及随行工装上升,使得随行工装与加工空间的朝向传送轨道的一侧开口对准,横移机构将随行工装驱动至加工空间后,进行磨合加工。加工完成后,随行工装从加工空间滑出至横移机构,顶升机构下降,将随行工装回放至传送轨道上,传送轨道将随行工装传送至下一个加工工序步骤继续加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传送轨道沿着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挡停器;传送轨道两侧位置相对的两个磨合单元对应设置一个挡停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磨合单元还包括托盘和第一气缸;托盘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加工空间的朝向传送轨道的一侧的底端,托盘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支架,第一气缸驱动托盘上下摆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托盘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垂直于传送轨道的方向延伸的滑轨流利条。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加工空间的朝向传送轨道的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轴;托盘的一端底部设置有轴支座,另一端设置有吊耳;轴支座转动套设于转动轴的外周,吊耳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磨合单元还包括电导通柱;电导通柱的导电端朝下设置于加工空间的顶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磨合单元还包括吸尘罩;吸尘罩开口朝下设置于加工空间的顶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磨合单元还包括安装台和第二气缸;安装台横向设置于加工空间的顶部,第二气缸设置于加工空间的一侧且其活塞杆与安装台连接,以驱动安装台上下移动;电导通柱和吸尘罩均设置于安装台。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横移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的横移传送带;横移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于传送轨道的传送方向,随行工装传送放置于横移传送带。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顶升机构包括导向轨道、驱动螺杆、安装板和顶升螺杆;导向轨道沿着平行于传送轨道的方向设置于支架,驱动螺杆并排间隔设置于导向轨道的一侧,安装板的顶侧与导向轨道滑动配合连接,安装板的一侧与驱动螺杆螺纹连接;顶升螺杆竖向螺纹穿设于安装板,顶升螺杆的顶端为顶升驱动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将两个磨合组对称设置在传送轨道的两侧,每个磨合组包括至少两层加工层,每层加工层包括至少两个磨合单元,输送线中间设置一个伺服顶升横移接送机构,可接送电机托盘至输送线两侧磨合组中中任意一个,所占空间与现有设备所指空间基本差不多,单个磨合单元的测试时间不变,但是可同时工作的磨合单元数量增加,充分利用了生产线空间,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节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D的局部放大图。图标:001-雨刮电机;010-支架;011-底架;012-前上架;013-后上架;100-传送轨道;110-挡停器;200-随行工装;300-磨合组;310-加工层;320-磨合单元;330-加工空间;400-横移机构;410-底座;420-横移传送带;500-顶升机构;510-安装板;520-导向轨道;530-驱动螺杆;540-顶升螺杆;600-托盘;610-轴支座;620-吊耳;630-滑轨流利条;601-转动轴;602-第一气缸;700-电导通柱;800-抽风总管;801-快接管头;810-吸尘罩;811-快接口;900-固定板;910-第二气缸;920-安装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送轨道、随行工装、磨合组、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传送轨道设置两条,两条所述传送轨道横向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随行工装传送放置于两条所述传送轨道;所述磨合组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磨合组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两侧,每个所述磨合组包括至少一层加工层,每层所述加工层设置有至少两个磨合单元,每个所述磨合单元包括加工空间和对应设置于所述加工空间外侧的磨合加工端;所述横移机构支撑于所述随行工装的底部,以能够驱动所述随行工装来回往复移动至所述传送轨道两侧的所述磨合单元的所述加工空间内,使得所述磨合加工端能够磨合位于所述随行工装上的雨刮电机;所述顶升机构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其顶升驱动端支撑于所述横移机构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随行工装上下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传送轨道、随行工装、磨合组、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传送轨道设置两条,两条所述传送轨道横向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随行工装传送放置于两条所述传送轨道;所述磨合组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磨合组对称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的两侧,每个所述磨合组包括至少一层加工层,每层所述加工层设置有至少两个磨合单元,每个所述磨合单元包括加工空间和对应设置于所述加工空间外侧的磨合加工端;所述横移机构支撑于所述随行工装的底部,以能够驱动所述随行工装来回往复移动至所述传送轨道两侧的所述磨合单元的所述加工空间内,使得所述磨合加工端能够磨合位于所述随行工装上的雨刮电机;所述顶升机构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其顶升驱动端支撑于所述横移机构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随行工装上下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沿着传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挡停器;所述传送轨道两侧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磨合单元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挡停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磨合单元还包括托盘和第一气缸;所述托盘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加工空间的朝向所述传送轨道的一侧的底端,所述托盘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托盘上下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电机磨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垂直于所述传送轨道的方向延伸的滑轨流利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胡志明叶国凤周述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纽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