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77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0:44
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呈斜坡状,坡面设有电容显示屏,屏幕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左侧设有电源,壳体右侧设有开关按钮;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箱。在壳体上端设有支座,支座右端设有制动螺旋;支座上设有光电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前后端分别设有物镜和目镜,目镜处设有调焦螺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运维人员可随身携带,在地面即可观测导线覆冰厚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防止导线覆冰事故的发生。

An Ice Coating Thickness Observation Device fo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防护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野外,线路覆盖面广,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输电线路的覆冰现象十分普遍。覆冰可以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塌、断线、绝缘子闪络和通讯中断等事故,极大地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实时动态掌握输电线路的覆冰状况对于覆冰区域输电线路正常运行以及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目前,覆冰数据的获得大部分都是通过肉眼观测,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从而导致获得的覆冰厚度准确度低。基于上述原因,急需一种便于人工携带又能较为准确测出导线覆冰厚度的观测装置,及时掌握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尽可能避免覆冰灾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通过光电测量装置测出物镜到导线弧垂最低点的距离以及该光路与水平面的竖直角,经控制箱中的程序运算模块计算出导线弧垂进而计算出覆冰厚度,并将计算结果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运维人员可及时采取运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线路避免覆冰灾害事故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呈斜坡状,坡面设有电容显示屏,屏幕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左侧设有电源,壳体右侧设有开关按钮;壳体内部设有控制箱。在壳体上端设有支座,支座右端设有制动螺旋;支座上设有光电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前后端分别设有物镜和目镜,目镜处设有调焦螺旋。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由程序运算模块和控制模块共同组成,程序运算模块为小型CPU,负责计算导线弧垂和覆冰厚度;控制模块为单片机,负责传输信号。优选的,还包括电源,电源为整个装置中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电源可拆卸式,可持续充放电。优选的,壳体呈斜坡状,底面水平,便于测量中实际操作。优选的,所述光电测量装置负责读取物镜到导线弧垂最低点的距离以及该光路与水平面的竖直角,光电测量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负责读取观测时的环境温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运维人员在冬天巡线时,将此装置携带在身上,观测覆冰导线时,运维人员只需站在两基输电杆塔档距中央正前方,将此设备平放在手上,运维人员先在屏幕上输入该线路的相关信息,然后选择观测功能,手动调整光电测量位置以及调教螺旋,在目镜中恰好能够清晰看到导线时,记录此时的距离和竖直角,选择计算功能,程序运算模块会根据覆冰后导线弧垂变化计算出此时导线的覆冰厚度,运维人员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运维措施。本技术携带方便,测量精度较高,而且实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电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系统逻辑图。图5为本技术观测示意图。图中:电源1,壳体2,开关按钮3,电容显示屏4,温度传感器5,支座6,制动螺旋7,光电测量装置8,物镜81,目镜82,调焦螺旋83,控制箱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壳体2呈斜坡状,坡面设有电容显示屏4,显示屏4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5;壳体2左侧设有电源1,壳体2右侧设有开关按钮3;壳体2内部设有控制箱21,在壳体2上端设有支座6,支座6右端设有制动螺旋7;支座上设有光电测量装置8,测量装置8前后端分别设有物镜81和目镜82,目镜82处设有调焦螺旋83。上述所述的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所述控制箱21由程序运算模块和控制模块共同组成,程序运算模块为小型CPU,负责计算导线弧垂和覆冰厚度;控制模块为单片机,负责传输信号。优选的,控制箱3中运算模块CPU型号为PA—8200。优选的,控制箱3中控制模块单片机型号为MSP430F149。上述所述的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还包括电源,电源为整个装置中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电源可拆卸式,可持续充放电。优选的,所述壳体2呈斜坡状,底面水平,便于测量中实际操作。优选的,所述光电测量装置8负责读取物镜81到导线弧垂最低点的距离即弧垂f;以及该光路与水平面的竖直角θ,光电测量装置8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也可以在竖直方向下转动。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5负责读取观测时的环境温度,其型号为WRM-101;由于电线、电缆的长度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测量温度是为了确定某一温度时线缆的理论计算长度,这样更准确的核算实际的弧垂。本申请中,采用了公司于2018年开发的“输电线路弧垂计算程序V1.0”软件模块,在其中只需输入弧垂f及竖直角θ,即可以得到相关的覆冰厚度。运维人员站在覆冰导线两基铁塔档距中央正前方,将此设备平放在手上,确保装置处于水平位置。运维人员先在屏幕上输入该线路的相关信息,然后选择观测功能,手动调整光电测量位置以及调教螺旋,在目镜中恰好能够清晰看到导线时,记录此时的距离和竖直角,控制模块将此信息传递给程序运算模块。然后运维人员点击选择计算功能,程序运算模块会根据覆冰后导线弧垂变化计算出此时导线的覆冰厚度,运维人员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运维措施。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壳体(2)呈斜坡状,坡面设有电容显示屏(4),显示屏(4)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5);壳体(2)左侧设有电源(1),壳体(2)右侧设有开关按钮(3);壳体(2)内部设有控制箱(21);在壳体(2)上端设有支座(6),支座(6)右端设有制动螺旋(7);支座上设有光电测量装置(8),测量装置(8)前后端分别设有物镜(81)和目镜(82),目镜(82)处设有调焦螺旋(8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壳体(2)呈斜坡状,坡面设有电容显示屏(4),显示屏(4)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5);壳体(2)左侧设有电源(1),壳体(2)右侧设有开关按钮(3);壳体(2)内部设有控制箱(21);在壳体(2)上端设有支座(6),支座(6)右端设有制动螺旋(7);支座上设有光电测量装置(8),测量装置(8)前后端分别设有物镜(81)和目镜(82),目镜(82)处设有调焦螺旋(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导线覆冰厚度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1)由程序运算模块和控制模块共同组成,程序运算模块为小型CPU,负责计算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陈磊卢银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