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2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包括:形成外观的外面板;壳体,其具有形成在外面板上的开口;热交换器,其与引入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以及门单元,其移动到开口的前侧或后侧从而打开或关闭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开口排出,其中门单元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的门叶片;用于向前或向后移动门叶片的门操作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调节门叶片与开口之间的分离距离以控制从开口排出的空气向前直行到开口的前侧或者从开口径向地排出。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6年7月12日、申请号为201680039624.1、专利技术名称为“空调”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空调,更具体地,涉及采用不同的空气排出方法的空调。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是用于将温度、湿度、气流、气流分布等控制为适合人类活动、同时通过使用制冷循环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或诸如此类的装置。制冷循环由诸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送风风扇等关键元件组成。空调可以分为分体式空调和整装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具有分开安装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整装式空调具有一起安装在单个机柜内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送风风扇,热交换器用于交换吸入到面板中的空气的热,送风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面板中并将该空气吹送回室内。传统空调的室内单元被制造为使得热交换器在尺寸上被最小化并且风速和风量通过增加送风风扇的每分钟转数(rpm)被最大化。这降低了排气温度,并通过窄且长的流体路径将空气排入室内。当用户直接暴露于排出的空气时,他/她可能会感到冷且不舒适,相反,当他/她不暴露于排出的空气时,他/她可能会感到热且不舒适。此外,增加送风风扇的rpm以实现高风速会导致增大噪音的问题。对于使用辐射用于空气调节代替送风风扇的空调,需要大面板以具有与基于送风风扇的空调的性能同等的性能。这会减慢冷却速度并且增加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采用不同的空气排出方法的空调。本公开还提供了用于以用户可感觉舒适的最小风速冷却/加热房间的空调。本公开还提供了能够以最小风速通过对流而冷却以及使用形成在邻近区域中的冷空气区域而冷却的空调。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外观的外面板以及形成在外面板上的开口;热交换器,其被构造为与流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以及门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自开口向前或向后移动而打开或关闭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开口排出,其中门单元包括:门叶片(blade),其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开口;门操作部,其被构造为向前或向后移动门叶片;以及控制器,其被构造为通过控制门叶片与开口之间的距离而控制从开口排出的空气以直线自开口向前移动或者自开口径向地排出。门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当门叶片远离开口第一距离时使排出的空气以直线自开口向前移动。门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当门叶片远离开口第二距离时使排出的空气自开口径向地排出。空调还可以包括以开口形成的第一排放部、以及用于通过外面板排出空气的第二排放部,其中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被选择性地排至第一排放部和第二排放部中的一个。第二排放部可以形成在外面板上并且包括形成为穿透外面板的内侧和外侧的多个排放孔。门操作部可以包括:外壳体,其具有形成在底表面上的齿轮部并且具有相对于侧表面以一角度斜线地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内壳体,其布置在外壳体内部并且具有第一联接部分,第一联接部分形成为插入第一引导部并沿第一引导部移动;动力传递部,其被构造为将旋转力传递到齿轮部;以及壳体盖,壳体盖在其中具有第二引导部以引导第一联接部分在与门叶片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联接到内壳体和门叶片。外壳体可以被构造为在固定的内壳体外部相对地旋转。门操作部可以被构造为当内壳体旋转时随着第一联接部分沿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向前或向后移动而向前或向后移动壳体盖和门叶片。门叶片可以包括第一叶片以及成包围第一叶片的外侧的环形式的第二叶片,其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可以通过自开口顺序地向前或向后移动而形成多个排放流体路径。门叶片可以包括成包围第二叶片的外侧的环形式的第三叶片,其中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可以通过自开口顺序地向前或向后移动而形成多个排放流体路径。形成开口的壳体的内侧可以包括形成为朝壳体的外侧弯曲的弯曲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外观的外面板和形成在外面板上的开口;热交换器,其被构造为与流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以及门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自开口向前或向后移动而打开或关闭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开口排出,其中门单元包括:门叶片,其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开口;外壳体,其具有形成在底表面上的齿轮部并且具有相对于侧表面以一角度斜线地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内壳体,其布置在外壳体内部并具有第一联接部分,第一联接部分形成为插入第一引导部并沿第一引导部移动;动力传递部,其被构造为将旋转力传递到齿轮部;以及壳体盖,壳体盖在其中具有第二引导部以引导第一联接部分在与门叶片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联接到内壳体和门叶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的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外观的外面板和形成在外面板上的开口;热交换器,其被构造为与流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第一排放部,其以开口形成;第二排放部,其被构造为通过外面板排出空气,并且以与从第一排放部排出空气的风速不同的风速排出空气;以及门单元,其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开口排出。门单元可以包括:门叶片,其包括柔性材料;以及门操作部,其被构造为在开口的径向方向上在开口上滑动门叶片。门叶片可以被构造为当开口打开时移动到壳体的内部。门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引导门叶片的滑动移动的引导部。门单元可以包括:门叶片,其具有圆盘的形式并包括弹性材料;以及门操作部,其被构造为改变门叶片的直径。门叶片可以具有连接到门驱动器的后表面,门叶片可以被构造为当门驱动器向后移动并向后拉动门叶片的后表面时随着门叶片的直径减小而打开开口,并且当门驱动器向前移动并向前推动门叶片的后表面时随着门叶片的直径增大而关闭开口。门操作部还可以包括控制器以通过控制向前或向后移动的距离而控制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其排出的开口的面积。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当第一排放部打开时通过第一排放部排出,当第一排放部关闭时通过第二排放部排出。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空调可以以不同的风速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空调可以取决于用户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用于吹送热交换后的空气。此外,空调可以在室内执行空气调节,而不使用户直接暴露于热交换后的空气,从而增加用户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透视图。图2和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分解视图。图4是图1的A-A'的剖视图。图5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排放板和壳体的组合。图6和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排放板和引导开口的组合。图8、图9、图10和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的操作。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排放引导部的透视图。图13、图14、图15和图16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排放引导部。图17和图18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排放引导部。图19和图20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图21和图2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图23和图24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图25和图26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图27和图28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单元的后透视图。图30是示出图29的门单元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1显示图29的门单元的门叶片。图32显示图29的门单元的第一壳体盖。图33显示图29的门单元的内壳体。图34显示图29的门单元的外壳体和动力传递部的结构。图35显示将和图29的门单元的外壳体联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开口;排放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具有引导开口;热交换器,配置为与流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以及门单元,配置为通过从所述引导开口向前或向后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引导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引导开口排出,其中所述门单元包括:门叶片,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引导开口;第一壳体,具有抵靠侧面以一角度斜线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第二壳体,具有插入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中并且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第一联接部分;和动力传递部,传递用于使所述第一壳体旋转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17 KR 10-2015-0102003;2016.02.15 KR 10-2011.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开口;排放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具有引导开口;热交换器,配置为与流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交换热;以及门单元,配置为通过从所述引导开口向前或向后移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引导开口,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引导开口排出,其中所述门单元包括:门叶片,配置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引导开口;第一壳体,具有抵靠侧面以一角度斜线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部;第二壳体,具有插入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中并且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第一联接部分;和动力传递部,传递用于使所述第一壳体旋转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门单元还包括壳体盖,所述壳体盖具有第二引导部以引导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在与所述门叶片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当所述动力传递部使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时,所述第一联接部分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门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壳体盖固定到所述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盖可滑动地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诚贤金溱均千成德姜声范权俊锡金成载金钟阔金池泓吴承原尹相淇尹渊燮李元熙李彰植全炫周郑在林郑敞祐崔元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