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琴专利>正文

一种绣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29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绣制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先确定所要做绣品的样稿和尺寸,按绣品要求尺寸放大样稿;选取厚度适中的白色布料;用复写纸把放大后的样稿描在布料上,并勾勒出图案线条;再把描好图案的布料拉平整钉紧找出作品所需的颜色丝光线线料,并将其剪碎成线绒;将塑料杯对半剪掉;准备一根小棒和胶水;把线绒放于一次性塑料胶杯中,加入适量胶水,形成膏状,以能拉出线丝为准;用小棒拉出线绒附着在布料上进行绣制。绣出的绣品图案部分呈现出立体感,层次分明,表现细腻,色彩鲜明,艺术效果好,装饰性强,提高了绣品的美感,且工艺本身具有绣法简单、规律性强,制作效率高等特点。

A Embroidery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绣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料工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碎线绒制作绣制品的绣制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绣制工艺品的工艺方法为刺绣,即利用缠绕有线的尖针不断穿在底布上通过一定的手艺形成特定绣品,从形成的绣品来说,它具有线头和线尾破坏了美感,而且不够细腻,欠缺立体感,艺术效果较差,存放和搬运如果造成短线就会导致整个绣品作废。从工艺来说,这种刺绣针法复杂且无规律,造因此制作效率低,成本也很高,不容易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制工艺,它采用碎线绒附着在底布的方式实现绣制过程,绣出的绣品图案呈现出立体感,层次分明,表现细腻,色彩鲜明,艺术效果好,装饰性强,提高了绣品的美感,而工艺本身具有绣法简单、规律性强,制作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绣制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a.先确定所要做绣品的样稿和尺寸;b.按绣品要求尺寸放大样稿;c.选取厚度适中的白色布料;用复写纸把放大后的样稿描在布料上,并勾勒出图案线条;d.把描好图案的布料拉平整钉紧;e.找出作品所需的颜色丝光线线料,并将其剪碎成线绒;f.准备好一次性塑料杯,将塑料杯对半剪掉,留下有杯底一边备用;g.准备一根小棒用于搅拌和勾线;h.准备好调糊用的胶水,胶水的要求是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粘稠,太稀无法将线绒调成膏状,太粘稠又无法将线绒调均匀;i.把线绒放于一次性塑料胶杯中,加入适量胶水,胶水与线绒体积比为1.1:1-2:1,用小棒将线绒和胶水搅拌均匀,形成膏状,以能拉出线丝为准;j.用小棒拉出线绒附着在布料上进行绣制。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布料可以钉在平整的板上,板可以是木板。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h中小棒的一端呈尖头,尖头不能有断裂或者倒刺,小棒可以是牙签。更进一步地,所述胶水为博宝牌,型号为YS-1008,1000ml。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j中先用深颜色勾边,再用浅色铺底,最后用深色晕染。更进一步地,所述绣品不可湿水和用水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工艺,绣出的绣品图案部分呈现出立体感,层次分明,表现细腻,色彩鲜明,艺术效果好,装饰性强,提高了绣品的美感,且工艺本身具有绣法简单、规律性强,制作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唐卡和古画、壁画挂画、家居装饰品、商务礼品、旅游纪念品的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绣品荷花花瓣示意图-作品《祥和》;图2是绣品树木示意图-《迎客松》;图3是实施例3绣品人物配饰示意图-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这里以一片荷花花瓣为例说明:参见图1,一种绣制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A.先根据所要做荷花花瓣的尺寸制作样稿;B.按要求尺寸放大样稿;C.选取布料,布料要求以荷花花瓣绣品所需的厚度粗细为准,且为白色;D.用复写纸把放大后的样稿描在布料上,勾勒出图案线条;E.把描好的荷花花瓣图案的布料拉平整钉在木板上;F.找出荷花花瓣所需的浅色和深色丝光线线料,并将其剪碎成线绒;G.准备好一次性塑料杯,将塑料杯对半剪掉,留下有杯底一边备用;H.准备牙签用于搅拌和勾线;I.准备好调糊用的胶水;J.把线绒放于一次性塑料胶杯中,按照胶水与线绒体积比为2:1混合,用小棒将线绒和胶水搅拌均匀,形成膏状,以能拉出线丝为准;K.用小棒拉出线绒附着在布料上进行绣制;先用深红色颜料勾勒花瓣线条轮廓,勾勒时线条要流畅,粗细厚薄要均匀,以能遮盖下面的线条为准;再用白色颜料平铺于花瓣里面,厚薄以边线的高度为准,干湿度以比线条的略稀为准;再次用粉红色在白色上进行晕染,方法是以花尖为准,到花瓣的三分之二处,从花瓣下方往花尖上晕染,厚薄度以能遮盖白色为准,干湿度以比白色的略稀为准;再用深红色在粉红色上进行晕染,方法是以花尖为准,到花瓣的三分之一处,从花瓣下方往花尖上晕染,厚薄度以能遮盖粉红色为准,干湿度以比粉红色的略稀为准;最后等花瓣自然风干后,再用深红色勾勒一次边线,这样一片花瓣才算完工了。实施例2参见图2,在绣树木时,先描好样稿后,把深浅颜色的丝光线剪成一厘米左右长短的短线条,等勾勒晕染完树干树枝后,在树叶部分,先将浅色染底,再将深浅短线条铺于浅色底色上,形成立体效果;同样的方法,可以绣于山上的草或小树,这样出来的画面,既有油画特色,又有工笔画特色,立体感非常强,颜色可变性也很强,从而可以达到每幅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同时避免了刺绣和绘画所不能达成的立体效果;实施例3参见图3,在绣人物身上的配饰时,为了达到立体仿真的效果,在晕染时,必须要做高做厚,方能成型。例如:人物身上的珠链,在做珠子时,一定要先把线绒调成黄豆形状的圆形,反复做两到三次,堆高堆厚,风干后才能立体饱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绣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a.先确定所要做绣品的样稿和尺寸;b.按绣品要求尺寸放大样稿;c.选取厚度适中的白色布料;用复写纸把放大后的样稿描在布料上,并勾勒出图案线条;d.把描好图案的布料拉平整钉在板上固定;e.找出作品所需的颜色丝光线线料,并将其剪碎成线绒;f.准备好一次性塑料杯,将塑料杯对半剪掉,留下有杯底一边备用;g.准备一根小棒用于搅拌和勾线;h.准备好调糊用的胶水,胶水的要求是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粘稠,太稀无法将线绒调成膏状,太粘稠又无法将线绒调均匀;i.把线绒放于一次性塑料胶杯中,加入适量胶水,胶水与线绒体积比为1.1:1‑2:1,用小棒将线绒和胶水搅拌均匀,形成膏状,以能拉出线丝为准;j.用小棒拉出线绒附着在布料上进行绣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a.先确定所要做绣品的样稿和尺寸;b.按绣品要求尺寸放大样稿;c.选取厚度适中的白色布料;用复写纸把放大后的样稿描在布料上,并勾勒出图案线条;d.把描好图案的布料拉平整钉在板上固定;e.找出作品所需的颜色丝光线线料,并将其剪碎成线绒;f.准备好一次性塑料杯,将塑料杯对半剪掉,留下有杯底一边备用;g.准备一根小棒用于搅拌和勾线;h.准备好调糊用的胶水,胶水的要求是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粘稠,太稀无法将线绒调成膏状,太粘稠又无法将线绒调均匀;i.把线绒放于一次性塑料胶杯中,加入适量胶水,胶水与线绒体积比为1.1:1-2:1,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