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23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领域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槽用钢的重量百分比例为:C≤0.09%,Si≤0.45%,Mn≤1.40%,S≤0.025%,P≤0.015%,Mo+Cr+Cu+Ni≤2.00%,V+Nb+Ti+Al≤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大型铝电解槽高温应力状态下槽壳低寿命问题,可替代大型铝电解槽槽壳现服材料Q345B,使用寿命延长为Q345B的1.5‑2倍,为电解铝企业节省成本。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nd Deformation Resistant Electrolytic Cell Ste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铝作为除钢材之外第二大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铝的生产方式为电解,电解槽作为电解铝最主要生产设备。我国铝电解槽正处于由小型预焙阳极向大型预焙阳极快速转变阶段。随着电解槽大型化,电流容积从原先的160KA升级到500KA,电流强度增加了3倍,电解槽的电流热效应不断升级,最高工作温度达到400℃,承载热膨胀负荷不断增加,最高达到200吨/延米,使用2-3年后出现电解槽槽壳大变形,焊缝出现开裂现象,由于钢板和耐材线膨胀系数不同,高温负荷状态下电解槽槽壳变形力不断增加,不断传递到槽内耐材,最终导致脆性的耐材破裂,造成电解槽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5-6年的一半而报废。国内现役铝电解槽预焙阳极摇篮槽壳和摇篮架为焊接结构,任然使用传统材料大多采用Q235B和Q345B钢,我国500kA的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的寿命普遍只有设计要求的一半,单台电解槽成本400万元/台,全国5000万吨电解铝产能,使用大型电解槽高达10000台,总投资高达400亿元,提高一倍寿命至5-6年,意味为铝业节省200亿元。开发高强度、耐高温、抗变形、保物理性能易焊接、高寿命电解槽槽壳用新型材料迫在眉睫。电解槽槽壳破损机理研究,剖析了大型铝电解槽破损槽壳,结合电解槽工作环境和工作温度,发现:大型铝电解槽使用小型铝电解槽原材料Q345B和Q235B制作,在电解铝过程,处于高温状态,同时槽壳承受电解液压力和槽内耐材的膨胀力,传统材料Q345B和Q235B只能满足普通钢结构用的钢板,只是一种普通的热轧或控轧钢板,从化学成分设计和强度方面,均没有考虑高温环境中,强度弱化问题和蠕变问题,铝厂在设计电解槽的时候也没有电解槽专用钢,尤其是在电解槽槽型成倍增加后,仍然沿用传统材料,根本无法保证槽壳在高温应力状态的刚度,无法约束槽壳高温变形。电解槽专用钢是在依据小型铝电解槽传统材料普通碳钢的基础上,借鉴耐火钢、耐热钢、耐候钢、高温压力容器钢的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参考了钢材产品中主要合金元素对物理性能定性半定量影响关系、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压力容器焊接手册中高温压力容器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电解槽制备用的材料Q345B的变形情况和开裂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所述电解槽用钢的重量百分比例为:C≤0.09%,Si≤0.45%,Mn≤1.40%,S≤0.025%,P≤0.015%,Mo+Cr+Cu+Ni≤2.00%,V+Nb+Ti+Al≤0.20,其中铝不大于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电解槽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选择优质铁水,经转炉冶炼后到精炼炉;(2)浇铸:采用连铸工艺的钢水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大于1550℃,拉坯速率为0.75-1.0m/min;(3)加热:板坯入炉后,将板坯加热到1180-1230℃;(4)轧制:第一阶段的轧制温度为1050-1100℃,待温厚度为100mm,采取增大控轧厚度的方式来增加低温阶段非再结晶区累计变形带,再开轧温度为830-860℃,轧到成品厚度的1.5-3.0倍,终轧温度为750-780℃;(5)冷却:采取四阶段控制冷却,第一阶段快速气雾冷却,冷速不小于6℃/秒第二三阶段冷速不高于4℃/秒;第四阶段自然空冷快速下线,将钢板堆垛起来利用钢板余热自回火,自回火温度在250-550℃之间。本专利技术通过低碳设计、热强化合金元素钼铬铜、铌钛钒微合金化,钛铜提高焊接性能,控轧控冷,实现焊接性和高温性能的匹配。使用过程中,在高温下强度的损失小,线膨胀系数小,不发生开裂、变形并利用各化学元素的相斥作用保证钢板的物理性能(磁导率、热导率、电导率、线膨胀系数)同现役材料Q345B基本一致,保证了钢板不会影响电解铝过程中的三场问题(磁场、热场、电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形成了6-60mm电解槽专用钢的系列生产方法,从解决大型铝电解槽低寿命机理研究开始,到耐高温、抗变形、易焊接、物理性能铜传统材料保持一致特征实现所需要的成分设计-组织调控-工艺设计,形成成套技术。本专利技术解决大型铝电解槽高温应力状态下槽壳低寿命问题,可替代大型铝电解槽槽壳现服材料Q345B,使用寿命延长为Q345B的1.5-2倍,为电解铝企业节省巨额成本,引导电解铝企业科学合理用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电解槽制备用的材料Q345B的变形情况和开裂问题,根据电解槽上部结构实际工作环境,展开电解槽槽壳破损机理剖析研究发现:大型铝电解槽使用小型铝电解槽原材料Q345B和Q235B制作,在电解铝过程,钢板处于≤400℃高温状态,承载同时槽壳承受电解液压力和槽内耐材的膨胀力,热膨胀负荷不断增加,最高达到200吨/延米,传统材料制造的槽壳根本无法保证在高温应力状态的刚度,无法约束槽壳设计形状,导致高温变形,高温变形后,由于槽壳是钢板制造,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耐材属于脆性材料,最终变形的槽壳挤压耐材,导致耐材破裂,槽壳内的铝液瞬间侵入裂缝,加速热变形和热损坏,最终促使电解槽整体报废。本专利技术针对大型铝电解槽槽壳破损机理研究基础上,为提高电解槽槽壳寿命问题而提供一种耐高温、抗变形、易焊接、保物理性能的高寿命槽壳专用钢,500K大型铝电解槽钢板承受最高400℃的工作温度,200吨/延米的应力负荷,LCK550耐高温蠕变寿命相比Q345B提高1倍以上,钢板的物理性能(磁导率、热导率、电导率、线膨胀系数)同现役材料Q345B基本一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槽用钢的重量百分比例为:C≤0.09%,Si≤0.45%,Mn≤1.40%,S≤0.025%,P≤0.015%,Mo+Cr+Cu+Ni≤2.00%,V+Nb+Ti+Al≤0.20,其中铝不大于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碳是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起提高强度的作用,但含量过高会使塑性和韧性下降,同时也会降低钢的焊接性。另外碳在高温下游偏聚效应,形成高碳含量的化合物聚集物,对钢板的高温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碳对磁性和焊接韧性也有害,所以择碳含量中采取低碳控制,C≤0.08%。硅能够显著提高强度、磁导率、电阻率,硅还能降低导热性,单位数量的Si原子对钢的热导率的减小效果大约是碳化物形成元素的5倍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的3~4倍。硅能够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对钢的焊接性能有害。选择低硅处理,硅控制0.35-0.45%。锰在钢中融入铁素体中起固溶强化的作用,能够提高钢的强度。除了脱氧作用外,还可以改善钢的热塑性,有助于去影响钢性能的杂质硫元素,与硫影响硫化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在钢中的危害。选择锰含量上限控制,提高≤1.50%。硫为有害杂质,最大的危害是容易使钢在热加工时开裂,即热脆。形成硫的低温化合物偏聚在晶界,在高温环境中熔化,对高温力学性能有害,选择硫含量控制≤0.010%。磷为有害杂质,磷能够提高钢的强度,但使塑性和韧性降低,提高了钢的冷脆性。在钢中沿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用钢的重量百分比例为:C≤0.09%,Si≤0.45%,Mn≤1.40%,S≤0.025%,P≤0.015%,Mo+Cr+Cu+Ni≤2.00%,V+Nb+Ti+Al≤0.20, 其中铝不大于0.050%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用钢的重量百分比例为:C≤0.09%,Si≤0.45%,Mn≤1.40%,S≤0.025%,P≤0.015%,Mo+Cr+Cu+Ni≤2.00%,V+Nb+Ti+Al≤0.20,其中铝不大于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抗变形电解槽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选择优质铁水,经转炉冶炼后到精炼炉;(2)浇铸:采用连铸工艺的钢水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大于1550℃,拉坯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龙梁立辉秦俊山李金泽刘国良姜军郭营利董建军陈开锋董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