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23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为:Sn含量为2.5~6.5%,Li含量为0.3~2.5%,其余为Mg;合金还可再含有Ca、Sr、Si、Zr、Mn、Ag、Cu、N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合金通过固溶热处理可获得Mg基过饱和固溶体,然后通过快速时效热处理,可在5h内达到时效强化峰值70~120HV。本发明专利技术合金以纳米尺度的Mg‑Sn‑Li三元相为主要析出相,时效强化效果显著,综合性能好,除了可作为常规的结构和高温抗蠕变材料使用,还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制备人体植入医疗器件。

A Mg-Sn-Li Magnesium Alloy with Rapid Aging Strengthen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冶金领域。
技术介绍
Mg及其合金密度低、比刚度高、比强度高、阻尼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国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最常用的商用镁合金是Mg-Al-Zn(AZ)系镁合金,然而由于合金组织中的主要第二相Mg17Al12的熔点低(458℃),Mg-Al共晶温度低(437℃)等原因,AZ系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或称耐热性)较低,长期服役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用Sn元素取代主合金化元素A1可以提高镁合金的耐热性能。传统Mg-Sn系镁合金的主要第二相是Mg2Sn,熔点高(770℃),Mg-Sn共晶温度高(561℃),抗蠕变性能优于AZ系镁合金。铸态Mg-Sn合金的力学性能较低,通过时效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然而绝大多数Mg-Sn系镁合金至少需要100h才能达到时效峰值,例如,Mg-10Sn合金在200℃时效800h都未达到硬度峰值,时效硬度低于56HV。这对工业生产不利,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现有文献报道的,时效最快的Mg-Sn系合金是Mg-1.3Sn-1.2Zn-0.19Na镁合金,仍需要6.7h才能达到时效峰值。由此可见,目前Mg-Sn系镁合金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时效峰值时间长、强化效率低,阻碍了这种镁合金的商业化推广。专利文献1提供了一种骨科植入镁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为:Zn:1.5~3%,Mn:0.6~1.1%、Ca:0.3~0.8%、Si:0.3~0.45%、Sn:0.5~0.85%、Li:1~1.8%、Cr:2.5~3.5%、Mo:1.3~1.4%、Sc+La+Y:0.01~0.08%、Ti:0.5~0.8%,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材料的制备加工方法中没有时效强化。该专利文献的实施例合金中,Cr是含量最高的合金化元素,因此所述合金是Mg-Cr系镁合金。专利文献2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性的Mg-Li-Sn合金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为:Li:10.0~12.0%,Sn:2.0~9.0%,Sr:4.0~6.0%,Mn:0.2~0.8%,Dy:0.1~0.2%,Ho:0.2~0.3%,S:0.8~1.2%,B:0.2~0.4%,余量为镁。该合金的时效工艺为在真空条件下160℃保温2.4小时,但是并没说明时效的效果,无法确定这种镁合金有时效强化反应。专利文献3提供了一种可双级时效强化的Mg-Sn-Li-Zn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科学计算指导合金成分设计,按重量百分比计化学成分为:Sn:0.01~7%,Li:0.05~3%,Zn:0.4~6.5%,其余为Mg。该合金必须含有Zn元素,可进行双级时效强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CN201810202177.8一种骨科植入镁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文献2:CN201710876112.7一种具有阻燃性的Mg-Li-Sn合金及其加工工艺,专利文献3:CN201910187857.1一种可双级时效强化的Mg-Sn-Li-Zn系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将Mg-Sn系镁合金到达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至5h以内。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标的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如下所述。如无特别说明,成分百分比均默认为质量百分比。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组织特征是能够通过固溶处理得到Mg基单相固溶体,通过快速时效析出大量纳米尺度的Mg-Sn-Li析出相,产生显著时效强化效果;性能特征要求能够在15min~5h达到时效硬度峰值,峰值硬度为70~120HV,比固溶态硬度提高15~70HV,比Mg-Sn二元合金的时效硬度峰值提高10~70HV;所述镁合金成分为:Sn含量为2.5~6.5%,Li含量为0.3~2.5%,其余为Mg。进一步地,所述镁合金中还含有Ca、Sr、Si、Zr、Mn、Ag、Cu、N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各元素含量为:Ca:0.1~2.5%,Sr:0.01~0.08%,Si:0.1~0.4%,Zr:0.3~1%,Mn:0.1~1.5%,Ag:0.1~2%,Cu:0.1~2%,Na:0.02~0.5%。加入Ca、Sr、Si或Zr可以细化本专利技术合金的晶粒,从而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加入Mn可以去除Fe杂质提高本专利技术合金的耐蚀性;加入Ag、Cu能提高本专利技术合金的抗菌性;加入Na能够进一步缩短时效峰值时间。如上所述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可以进行快速时效热处理,其工艺为以下3种的任何一种:工艺1: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塑性变形→固溶→淬火→快速时效;工艺2: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固溶→淬火→塑性变形→快速时效;工艺3: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固溶→淬火→塑性变形→短时预时效→塑性变形→快速时效。进一步地,所述的工艺中,铸造的熔炼温度在680~740℃进行,精炼3~20min;均匀化热处理在300~600℃进行,保温1~48h;固溶的温度为350~600℃,保温时间为10min~1h;通过所述固溶处理能够得到Mg单相固溶体,为后续通过快速时效析出大量纳米尺度的Mg-Sn-Li析出相创造必要的热力学条件。淬火在0~100℃水或矿物淬火油中进行;快速时效的温度为140~300℃,保温时间为15min~5h;短时预时效的温度为80~200℃,保温时间为1min~2h。进一步地,所述的工艺中,所述塑性变形包括挤压、轧制、拉拔和锻造中的至少一种且可以是任意2~4种工艺的组合,包括单道次变形和多道次变形。挤压的温度为150~450℃,单道次挤压比为10~80,多道次总挤压比为10~200;轧制的温度为-190~400℃,单道次变形量为2~60%,多道次总变形量为10~99%;拉拔的温度为100~400℃,单道次加工率为5~35%,多道次总加工率为60~99%;锻造的温度为250~420℃,变形量为10~80%。进一步地,所述工艺中的轧制温度在-190℃至-100℃时为深冷轧制,每道次轧制前需放入液氮中降温,降温时间为1~60min。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工艺1~3完成快速时效后,所述镁合金的晶粒尺寸<20μm,Mg-Sn-Li析出相的直径<30nm。室温拉伸屈服强度为200~500MPa,抗拉强度为250~550MPa,断后伸长率为1~30%,细胞毒性为0~2级,生物相容性良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g-Sn-Li系镁合金与现有技术文献提供的含有Sn和Li的镁合金的显著区别及由此带来的优势至少是下面的一项:(1)本专利技术合金不含Zn元素和稀土元素;(2)本专利技术合金在5h内达到时效硬度峰值70~120HV,比固溶态硬度提高15~70HV,比Mg-Sn二元合金的时效硬度峰值提高10~70HV,强化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合金中时效强化相是Mg-Sn-Li三元相,直径<30nm;而现有Mg-Sn合金中的时效强化相是Mg-Sn二元相;(4)本专利技术合金不含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元素,例如:Al、Ni、Cr等,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体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组织特征是能够通过固溶处理得到Mg基单相固溶体,通过快速时效析出大量纳米尺度的Mg‑Sn‑Li析出相,产生显著时效强化效果;性能特征要求能够在15min~5h达到时效硬度峰值,峰值硬度为70~120HV;所述镁合金成分为:Sn含量为2.5~6.5%,Li含量为0.3~2.5%,其余为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组织特征是能够通过固溶处理得到Mg基单相固溶体,通过快速时效析出大量纳米尺度的Mg-Sn-Li析出相,产生显著时效强化效果;性能特征要求能够在15min~5h达到时效硬度峰值,峰值硬度为70~120HV;所述镁合金成分为:Sn含量为2.5~6.5%,Li含量为0.3~2.5%,其余为M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中还含有Ca、Sr、Si、Zr、Mn、Ag、Cu、Na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各元素含量为:Ca:0.1~2.5%,Sr:0.01~0.08%,Si:0.1~0.4%,Zr:0.3~1%,Mn:0.1~1.5%,Ag:0.1~2%,Cu:0.1~2%,Na:0.02~0.5%。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要进行快速时效热处理,其工艺为以下3种的任何一种:工艺1: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塑性变形→固溶→淬火→快速时效;工艺2: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固溶→淬火→塑性变形→快速时效;工艺3:铸造→均匀化热处理→固溶→淬火→塑性变形→短时预时效→塑性变形→快速时效。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快速时效强化的Mg-Sn-Li系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中,铸造的熔炼温度在680~740℃进行,精炼3~20min;均匀化热处理在300~600℃进行,保温1~48h;固溶的温度为350~600℃,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章智陈虹廷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