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烨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012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扇叶、电动机、气动单元和旋转单元;所述壳体顶端设有一号投料管,壳体侧壁上设有二号投料管,壳体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和出料管,且底板内设有夹层;所述电动机固定在壳体外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通过转动轴对称固定在壳体内,且转动轴与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搅拌扇叶端部形状为汤勺形;所述气动单元位于夹层内部;所述旋转单元的输入端位于夹层内部,旋转单元的输出端位于夹层外部;通过搅拌扇叶、电动机、气动单元和旋转单元的配合将通过一号投料管和二号投料管投入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

A production method of high strength 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现有的生产水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它们生产出的水泥的粘合力与强度有限,而且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水泥制品中的钢筋等金属构件易受电化学腐蚀,这样会降低水泥制品的使用寿命,在一些特定的建筑使用场所中,当水泥的粘合不够时,会使建筑制品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易从墙面脱落;并且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现象,使得原料混合不充分,影响水泥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水泥粘合力与强度有限,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现象,使得原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为沙土20份、煤矸石18份、脱硫石膏57份、亚铁离子化合物1.5份、去离子水15份的比例放入搅拌装置内,再将这些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A;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搅拌好的混合物A进行提前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700-850℃;再将预热好的混合物A中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2份的增强剂和3.5份的粘合剂所组成的混合物B,继续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C;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混合物C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煅烧温度为950-1250℃的高温煅烧,在煅烧过程中通入大量空气,使得混合物C能够进行充分燃烧;从而得到水泥熟料和二氧化硫气体;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水泥熟料充分冷却后放入处理装置,然后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6.5份的改性芳纶-碳纤维、3份的金属丝和适量去离子水进行充分搅拌40分钟后,在处理装置内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得到高强度水泥;其中,S1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扇叶、电动机、气动单元和旋转单元;所述壳体顶端设有一号投料管,壳体侧壁上设有二号投料管,壳体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和出料管,且底板内设有夹层;所述电动机固定在壳体外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通过转动轴对称固定在壳体内,且转动轴与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搅拌扇叶端部形状为汤勺形;所述气动单元位于夹层内部;所述旋转单元的输入端位于夹层内部,旋转单元的输出端位于夹层外部;通过搅拌扇叶、电动机、气动单元和旋转单元的配合将通过一号投料管和二号投料管投入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使用时,原料通过一号投料管和二号投料管投入搅拌装置内,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搅拌扇叶转动,在搅拌扇叶的转动过程中,由于搅拌扇叶的端部形状为汤勺形,会将置于搅拌装置底端的原料不断抛洒至空中和壳体侧壁上,实现原料的搅拌作用,由于搅拌扇叶是对称设置在壳体内部,所以两搅拌扇叶所抛洒的原料会在空中发生碰撞,避免了原料产生结块现象。优选的,所述二号投料管的出料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扭簧与二号投料管连接,且在搅拌扇叶的旋转过程中,挡板端部与搅拌扇叶的汤勺形端部之间存在干涉;通过电动机、搅拌扇叶和挡板的配合实现在搅拌过程中均匀放料;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搅拌扇叶转动,在搅拌扇叶的转动过程中,搅拌扇叶的端部会将挡板挑起,使得部分原料通过二号投料管投入搅拌装置内,实现了均匀投料的效果,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将所有原料全部倒入搅拌装置内,产生互相粘结从而导致结块现象的产生,使得原料混合不充分,影响水泥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搅拌扇叶的端部设有一号磁铁;所述气动单元包括气囊、喷气管、推板和推杆;所述推板一侧与气囊连接,另一侧与推杆连接,且推板上设有二号磁铁;所述二号磁铁与一号磁铁间存在相互吸引力;所述气囊端部与出料管外侧壁连接;所述喷气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贯穿至底板上表面;所述推杆端部通过弹簧与夹层侧壁连接;通过搅拌扇叶、气囊、喷气管、推板和推杆的配合实现了在搅拌装置底部产生气流实现进一步搅拌;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搅拌扇叶转动,在搅拌扇叶的转动过程中;搅拌扇叶端部的一号磁铁由于与二号磁铁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推板向壳体侧壁方向移动,从而拉动气囊,使得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喷气管喷至底板上表面,实现了对搅拌装置底部的原料进行气流搅拌的效果,并且在气体流动过程中对已经结块的原料实现破碎的效果,使得原料搅拌更均匀,从而使得水泥粘合力与强度增强。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旋转轴和搅动棒;所述推杆越靠近壳体侧壁部位的直径越小;所述旋转轴贯穿底板上层,旋转轴底端与推杆侧壁接触,旋转轴顶端伸出底板,且旋转轴与底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搅动棒固定在旋转轴伸出底板部分的侧壁上;通过推板、推杆、旋转轴和搅动棒的配合对原料实现进一步搅拌;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带动搅拌扇叶转动,在搅拌扇叶的转动过程中,搅拌扇叶端部的一号磁铁由于与二号磁铁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推板向壳体侧壁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推杆向壳体侧壁方向移动,实现了对旋转轴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使得旋转轴旋转上升,从而使得搅动棒旋转,对原料实现了进一步的搅拌,并且对搅拌装置底部已经结块的原料实现进一步的破碎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毛刷,且在搅拌扇叶的旋转过程中,毛刷能够与搅拌扇叶端部接触;通过推板、推杆、旋转轴和毛刷的作用实现对搅拌扇叶端部的清刷;使用时,当推杆向壳体侧壁方向移动时,实现了对旋转轴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使得旋转轴旋转上升,从而使得旋转轴端部的毛刷旋转,使得毛刷对搅拌扇叶的端部实现清刷的效果,防止部分原料在搅拌扇叶的端部产生结块现象。优选的,所述搅拌扇叶的杆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配重球和活塞杆;所述配重球位于空腔底端;所述活塞杆底端与配重球接触;所述搅拌扇叶的端部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与空腔相连接;通过配重球、活塞杆和气孔的配合实现搅拌扇叶在转动过程中,空腔内气体通过气孔喷出,对原料实现进一步搅拌;使用时,搅拌扇叶在旋转过程中,配重球会在空腔内来回移动,推动活塞杆也来回移动,使得空腔内的气体通过气孔喷出,增大了原料的抛洒范围,使得搅拌更充分,并减少了部分原料在搅拌扇叶的端部产生结块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通过搅拌扇叶、电动机、气动单元和旋转单元的配合将通过一号投料管和二号投料管投入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增大了原料的搅拌均匀程度,并减小了原料的结块现象的产生。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通过配重球、活塞杆和气孔的配合实现搅拌扇叶在转动过程中,空腔内气体通过气孔喷出,对原料实现进一步搅拌;增大了原料的抛洒范围,使得搅拌更充分,并减少了部分原料在搅拌扇叶的端部产生结块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扇叶的结构图;图5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中:壳体1、一号投料管11、二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为沙土20份、煤矸石18份、脱硫石膏57份、亚铁离子化合物1.5份、去离子水15份的比例放入搅拌装置内,再将这些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A;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搅拌好的混合物A进行提前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700‑850℃;再将预热好的混合物A中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2份的增强剂和3.5份的粘合剂所组成的混合物B,继续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C;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混合物C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煅烧温度为950‑1250℃的高温煅烧,在煅烧过程中通入大量空气,使得混合物C能够进行充分燃烧;从而得到水泥熟料和二氧化硫气体;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水泥熟料充分冷却后放入处理装置,然后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6.5份的改性芳纶‑碳纤维、3份的金属丝和适量去离子水进行充分搅拌40分钟后,在处理装置内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得到高强度水泥;其中,S1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扇叶(2)、电动机(5)、气动单元(3)和旋转单元(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一号投料管(11),壳体(1)侧壁上设有二号投料管(12),壳体(1)底端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有支架(14)和出料管(15),且底板(13)内设有夹层(131);所述电动机(5)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2)通过转动轴(25)对称固定在壳体(1)内,且转动轴(25)与电动机(5)输出轴连接,搅拌扇叶(2)端部形状为汤勺形;所述气动单元(3)位于夹层(131)内部;所述旋转单元(4)的输入端位于夹层(131)内部,旋转单元(4)的输出端位于夹层(131)外部;通过搅拌扇叶(2)、电动机(5)、气动单元(3)和旋转单元(4)的配合将通过一号投料管(11)和二号投料管(12)投入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为沙土20份、煤矸石18份、脱硫石膏57份、亚铁离子化合物1.5份、去离子水15份的比例放入搅拌装置内,再将这些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A;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搅拌好的混合物A进行提前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700-850℃;再将预热好的混合物A中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2份的增强剂和3.5份的粘合剂所组成的混合物B,继续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C;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混合物C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煅烧温度为950-1250℃的高温煅烧,在煅烧过程中通入大量空气,使得混合物C能够进行充分燃烧;从而得到水泥熟料和二氧化硫气体;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水泥熟料充分冷却后放入处理装置,然后加入按照重量份配比为6.5份的改性芳纶-碳纤维、3份的金属丝和适量去离子水进行充分搅拌40分钟后,在处理装置内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得到高强度水泥;其中,S1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搅拌扇叶(2)、电动机(5)、气动单元(3)和旋转单元(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一号投料管(11),壳体(1)侧壁上设有二号投料管(12),壳体(1)底端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设有支架(14)和出料管(15),且底板(13)内设有夹层(131);所述电动机(5)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2)通过转动轴(25)对称固定在壳体(1)内,且转动轴(25)与电动机(5)输出轴连接,搅拌扇叶(2)端部形状为汤勺形;所述气动单元(3)位于夹层(131)内部;所述旋转单元(4)的输入端位于夹层(131)内部,旋转单元(4)的输出端位于夹层(131)外部;通过搅拌扇叶(2)、电动机(5)、气动单元(3)和旋转单元(4)的配合将通过一号投料管(11)和二号投料管(12)投入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投料管(12)的出料口处设有挡板(122);所述挡板(122)通过扭簧(121)与二号投料管(12)连接,且在搅拌扇叶(2)的旋转过程中,挡板(122)端部与搅拌扇叶(2)的汤勺形端部之间存在干涉;通过电动机(5)、搅拌扇叶(2)和挡板(122)的配合实现在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烨任磊杨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