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96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包括外壳和套筒,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上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开有通孔二,所述把手两侧均开有通孔三,且通孔三的内侧壁上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包括杆一、转动轴二和杆二,所述外壳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开有固定槽,所述顶盖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外壳上,所述顶盖上开有通孔一,所述外壳的底部焊接有底座,该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 Square Atomic Ash Tank with Loa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属于方罐

技术介绍
原子灰俗称腻子,又称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嵌填材料,能很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并在干燥过程中不产生裂纹,现有的原子灰均是通过圆柱形的原子灰罐进行装载,但是,现有的原子灰罐,为保证其内部原子灰的干燥性,使用者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才能够将其打开,一方面,现有的原子灰罐并不能够自动对其内部的原子灰进行搅拌,功能较为单一,另一方面,使用者在对房屋进行粉刷时,会有一些工具不易放置在地面上,而现有的原子灰罐,并不能够承载一些使用工具,功能较为单一,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包括外壳和套筒,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上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开有通孔二,所述把手两侧均开有通孔三,且通孔三的内侧壁上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包括杆一、转动轴二和杆二,所述外壳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开有固定槽,所述顶盖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外壳上,所述顶盖上开有通孔一,所述外壳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开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搅拌按钮,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通过电机座焊接有电动机,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叶轮,所述底座与外壳的连接区域内开有连接孔一,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孔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叶轮焊接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四,所述套筒焊接在安装槽四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的顶部开有连接孔二,且连接孔二内开有内螺纹二,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开有外螺纹二,所述活塞通过内螺纹二与外螺纹二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套筒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杆一的底部开有安装槽二,所述转动轴二安装在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所述杆二焊接在转动轴二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杆一和杆二上均开有外螺纹一,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上均开有内螺纹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底部开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合有吸铁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内盛放有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开有连接孔三,且连接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管,所述套筒和外壳的内侧壁上均开有连接孔五,所述水管的两端通过连接孔五分别与套筒和外壳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按钮通过电线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电动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设备上设置有拉杆,当使用者需要打开该设备时,使用者可先将拉杆从把手上取出,然后将杆一和杆二通过外螺纹一与内螺纹一的相互配合分别与通孔二和通孔一连接,然后使用者可操作杆一,对杆一进行转动,使杆一在通孔二内上升,从而能够使顶盖在杆一上升的作用力下进行上升,从而能够将顶盖打开,较为省力;2.该设备上设置有叶轮,使用者可先操作搅拌按钮,使电动机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叶轮能够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对外壳内的原子灰进行搅拌,然后使用者可对活塞进行按压,使套筒内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水管流淌到外壳内,从而能够使该设备对原子灰自动进行搅拌;3.该设备上焊接有固定块,使用者可将把手通过转动轴进行转动,将把手放置在固定块上,从而固定块能够对把手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放置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便于寻找,功能多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顶盖、3-通孔一、4-外壳、5-搅拌按钮、6-通孔二、7-拉杆、8-固定块、9-转动轴一、10-活塞、11-套筒、12-底座、13-叶轮、14-蓄电池、15-吸铁石、16-电动机、17-水管、18-固定块、19-杆一、20-转动轴二、21-杆二、22-外螺纹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包括外壳4和套筒11,所述外壳4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一9,所述转动轴一9上焊接有把手1,所述把手1的顶部开有通孔二6,所述把手1两侧均开有通孔三,且通孔三的内侧壁上穿设有拉杆7,所述拉杆7包括杆一19、转动轴二20和杆二21,所述外壳4上焊接有固定块8,所述外壳4上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开有固定槽,所述顶盖2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8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外壳4上,所述顶盖2上开有通孔一3,所述外壳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前侧开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搅拌按钮5,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电机座焊接有电动机16,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外壳4内设置有叶轮13,所述底座12与外壳4的连接区域内开有连接孔一,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轴穿过连接孔设置在外壳4内,所述叶轮13焊接在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12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四,所述套筒11焊接在安装槽四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11的顶部开有连接孔二,且连接孔二内开有内螺纹二,所述套筒11内设置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上开有外螺纹二,所述活塞10通过内螺纹二与外螺纹二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套筒11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杆一19的底部开有安装槽二,所述转动轴二20安装在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所述杆二21焊接在转动轴二20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杆一19和杆二21上均开有外螺纹一22,所述通孔一3和通孔二6上均开有内螺纹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2的底部开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合有吸铁石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11内盛放有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4的内侧壁上开有连接孔三,且连接孔三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水管17,所述套筒11和外壳4的内侧壁上均开有连接孔五,所述水管17的两端通过连接孔五分别与套筒11和外壳4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按钮5通过电线与电动机16连接,所述蓄电池14通过电线与电动机16连接。工作原理:该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通过设置在底座12内的蓄电池14为该设备的所有用电器供电,由于底座12的底部开有凹槽一,所以当使用者大批量该设备时,使用者可将该设备通过凹槽一套设在其余该设备的顶盖上,而且凹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胶水粘合有吸铁石15,从而能够使其连接的更加牢固,便于运输,该设备上设置有把手1,使用者可通过把手1对该设备进行拎运,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和套筒(11),所述外壳(4)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一(9),所述转动轴一(9)上焊接有把手(1),所述把手(1)的顶部开有通孔二(6),所述把手(1)两侧均开有通孔三,且通孔三的内侧壁上穿设有拉杆(7),所述拉杆(7)包括杆一(19)、转动轴二(20)和杆二(21),所述外壳(4)上焊接有固定块(8),所述外壳(4)上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开有固定槽,所述顶盖(2)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8)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外壳(4)上,所述顶盖(2)上开有通孔一(3),所述外壳(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前侧开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搅拌按钮(5),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电机座焊接有电动机(16),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外壳(4)内设置有叶轮(13),所述底座(12)与外壳(4)的连接区域内开有连接孔一,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轴穿过连接孔设置在外壳(4)内,所述叶轮(13)焊接在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12)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四,所述套筒(11)焊接在安装槽四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11)的顶部开有连接孔二,且连接孔二内开有内螺纹二,所述套筒(11)内设置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上开有外螺纹二,所述活塞(10)通过内螺纹二与外螺纹二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套筒(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原子灰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和套筒(11),所述外壳(4)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轴一(9),所述转动轴一(9)上焊接有把手(1),所述把手(1)的顶部开有通孔二(6),所述把手(1)两侧均开有通孔三,且通孔三的内侧壁上穿设有拉杆(7),所述拉杆(7)包括杆一(19)、转动轴二(20)和杆二(21),所述外壳(4)上焊接有固定块(8),所述外壳(4)上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部开有固定槽,所述顶盖(2)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8)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外壳(4)上,所述顶盖(2)上开有通孔一(3),所述外壳(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前侧开有安装槽三,且安装槽三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搅拌按钮(5),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电机座焊接有电动机(16),所述底座(12)的内侧壁上通过螺丝钉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外壳(4)内设置有叶轮(13),所述底座(12)与外壳(4)的连接区域内开有连接孔一,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轴穿过连接孔设置在外壳(4)内,所述叶轮(13)焊接在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12)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四,所述套筒(11)焊接在安装槽四的内侧壁上,所述套筒(11)的顶部开有连接孔二,且连接孔二内开有内螺纹二,所述套筒(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时制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