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35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所述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和烟气净化处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Flue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厂锅炉、钢铁冶炼烧结等工业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中,炭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工艺,因其具备脱硫脱硝效率高、节约水源、无二次污染且可实现硫的资源化利用等优点而得到行业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该炭基催化剂协同脱硫脱硝工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催化作用来实现对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其主要涉及的核心装置为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和对饱和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恢复的再生器装置。而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及再生器装置之间的管道的连接方式,包括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送路线以及烟气的流动线路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运效果、烟气处理净化的效果,以及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脱硫脱硝反应器装置及再生器装置之间的管道的连接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炭基催化剂物料的输运效率较低、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较低,甚至导致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较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提高脱硫脱硝物料的运输效率和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同时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脱硫脱硝物料的运输和烟气处理净化的效率,同时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烟囱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补料装置,补料装置的出料口与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补料装置的进料口与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补料装置可通过进料口补充新料。进一步地,补料装置位于脱硫反应器与脱硝反应器之间的上部区域。进一步地,再生反应器设置了旁路烟道,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通过该旁路烟道(即输料管路)与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与脱硫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的烟气换热装置。进一步地,脱硝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入口的烟道中的喷氨装置。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和脱硝反应器均包括位于相应的反应器内且沿相应的反应器的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炭基催化剂层。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内的炭基催化剂层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脱硝反应器内的炭基催化剂层的个数。进一步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的位置低于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的位置,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的位置低于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的位置,即两个反应器均采用烟气下进上出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设立了独立的脱硫反应器和脱硝反应器,可以有效避免铵盐对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反应器及再生反应器的堵塞风险,来自再生反应器的已脱附的物料,优先进入到脱硝反应器中,当脱硝物料补满后,剩余的部分可以直接送入脱硫反应器,也可以进入补料装置。这种输送物料方式,可以分别针对两种反应器的不同特点需求,自由调节脱硫脱硝反应器的物料移动速度,二者互不干扰。如此,可以更好地控制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脱硫脱硝效率,并且有助于提升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在脱硫和脱硝反应器之间设计补料装置,当再生反应器紧急故障时,可开启补料装置,将补料装置里的物料同脱硝反应器的下料一起送入脱硫反应器中,从而满足脱硫反应器的脱硫需求,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补料装置的设置也提升了整个装置的运行效率。3)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将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顺次布置,即脱硫反应器处于脱硝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之间的位置,有效地保证了脱硫反应器处于距离再生反应器更近的位置,使得物料能够及时并顺畅地对脱硫反应器中进行补料,从而一方面使得烟气的处理过程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降低了输送物料过程中的动力支出,从而节约了投资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脱硝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脱硫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1、脱硫反应器2和再生反应器3。其中,脱硝反应器1的出料口12与脱硫反应器2的进料口21相连通,脱硫反应器2的出料口22与再生反应器3的进料口31相连通,再生反应器3的出料口32同时与脱硫反应器2的进料口21和脱硝反应器1的进料口11相连通,脱硫反应器2的烟气出口23与脱硝反应器1的烟气进口13相连通,脱硝反应器1的烟气出口14通过烟囱5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通过上述设置,烟气经脱硫反应器2进行脱硫处理后由脱硫反应器2的烟气出口23进入脱硝反应器1的烟气进口13,并在脱硝反应器1中进行脱硝处理后由脱硝反应器1的烟气出口14排至外部大气环境中,例如经脱硫脱硝处理后的烟气可通过图1所示的烟囱5排至外部大气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烟气脱硝脱硫处理的过程中,脱硝反应器1与脱硫反应器2中采用了相同的物料(优选为炭基催化剂),即该物料同时具备对烟气的脱硫处理功能和脱硝处理功能。脱硫反应器2中的物料与烟气发生脱硫反应后可经脱硫反应器2的出料口22和再生反应器3的进料口31进入再生反应器3中进行脱附再生,再生后的物料可优先经再生反应器3的出料口32和脱硝反应器1的进料口11输送到脱硝反应器1中,当脱硝反应器1中的物料补满后,剩余的物料可输送到脱硫反应器2中进行补料,同时经过脱硝反应后的物料可补入脱硫反应器2中继续进行烟气脱硫处理。由于脱硝反应器1在实际生产中其中的物料移动速度相对于脱硫反应器2中的物料移动速度较慢,因此脱硝反应器1所需的补料量较少,而脱硫反应器2中所需的补料量较大,需要更为频繁地补料。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通过将脱硝反应器1、脱硫反应器2和再生反应器3顺次布置,即脱硫反应器2处于脱硝反应器1和再生反应器3之间的位置,有效地保证了脱硫反应器2处于距离再生反应器3更近的位置,使得物料能够及时并顺畅地对脱硫反应器2中进行补料,从而一方面使得烟气的处理过程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降低了输送物料过程中的动力支出,从而节约了投资运行成本。同时,本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可以分别针对脱硝反应器1和脱硫反应器2的不同特点需求,自由调节脱硝反应器1和脱硫反应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所述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脱硝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其中,所述脱硝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脱硫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同时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和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外部大气环境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补料装置,所述补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脱硫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装置位于所述脱硫反应器与所述脱硝反应器之间的上部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反应器的进料口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刚韩玉维张如意江浩单选户任绍华白云峰初炜刘洋王天博徐大融姜圆冯树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