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20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并由上覆盖层、复合吸收芯体层、下覆盖层从上至下连接而成,而复合吸收芯体层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收芯体组成,在复合吸收芯体层横向宽度上的中心位置或/和两侧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在对应于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3D导流吸收芯体顶部、底部分别设有顶部导流体以及与顶部导流体对应且相向背离的底部导流体,在该顶部导流体、底部导流体内分别设有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该导流槽深度为3D导流吸收芯体厚度的30%‑40%;3D凸体为椭圆形3D凸体,其宽度为1‑6mm,高度小于或等于导流槽的深度,并与导流体纵向中心线形成55°‑65°的夹角。

A 3D Diversion Absorption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领域,特别设置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婴儿吸收制品包括婴儿纸尿裤、纸尿片、脱拉库等,均有多层材料构成,包括内表面材料、吸收材料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婴儿纸尿裤具有携带方便,干净卫生的优点,因此,婴幼儿纸尿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婴儿吸收制品越来越讲究舒适与实用,婴儿吸收制品的应用方便了人们抚育婴儿。由于采用传统的工艺导致了纸尿裤比较厚重,给婴幼儿活动带来不方便,而长时间的使用容易起坨、断层,因此容易挤压到婴幼儿的裆部,给婴幼儿活动带来不便,同时也对婴幼儿的健康带来危害,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婴儿穿着更舒适,出现由笨重的吸收材料向超薄吸收材料过度的情况。但是由于超薄产品具有更轻更薄、更舒适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市场上的超薄产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由于超薄吸收芯体本身的特性,因此,具有很多缺陷。如,采用常规的工艺导致了超薄产品容易侧漏,同时纵向扩散差,影响了该吸收芯体的实际使用性能,并且容易导致婴儿红疹等。为了改善超薄吸收芯体存在的缺陷,国内一次性卫生用品
的研究技术人员对超薄吸收芯体的扩散、导流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公告号为CN20429337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纸尿裤,包括超薄吸收芯体,超薄吸收芯体的上端覆盖有纸尿裤面层,超薄吸收芯体的下端覆盖有纸尿裤底层,纸尿裤底层的后端两侧设置有魔术扣。其中,超薄吸收芯体的中部的顶端端面的两边设置有弧形的导流压痕,该导流压痕为网压压纹,使本技术的超薄型纸尿裤在使用中,尿液可以顺着导流压痕快速导流,从而加快吸收速度、增长扩散距离,同时该导流结构,使得本技术的超薄型纸尿裤在穿着时会自然形成立体防漏侧面,与防漏拒水无纺布形成真正的双重防漏作用,完全阻止了尿液从两侧漏出的可能。公告号为CN206261738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带有立体凹槽的纸尿裤,包括一面层、一吸收芯体、两侧挡水层和一外层,所述吸收芯体位于纸尿裤的中部,所述吸收芯体上设置有多个的立体凹槽,且立体凹槽的表面压有压纹图案,所述压纹图案由点块状或现状或曲线状压纹组合而成,具有导流效果和防O形腿效果更好,穿着更加舒适、防漏。但是,现有公开文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尿液的纵向扩散,但由于现有超薄吸收芯体内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吸收速度快的特点,因此,一旦尿液流触高吸水性树脂颗粒表面,即被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收纳,同时,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吸收尿液后就会膨胀,容易出现胶体阻塞现象,导致后续的尿液很难再扩散开来。为了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一种特殊吸收芯体来克服此类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吸收芯体中扩散、导流性能差和吸液后湿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不但可解决吸收芯体因吸液膨胀后产生吸收能力下降的问题,而且可促进液体纵向扩散,有效解决现有吸收芯体的吸收与扩散能力低并由此产生的侧后漏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所述3D导流吸收芯体由上覆盖层、复合吸收芯体层、下覆盖层从上至下通过粘结层连接而成,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收芯体组成,所述吸收芯体由热熔性纤维网与结合在所述热熔性纤维网内纤维网格之间的高吸水树脂组成,其结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在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横向宽度上的中心位置或/和两侧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沿着复合吸收芯体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在对应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3D导流吸收芯体顶部设有在纵向长度方向上两端沿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导流体,但所述顶部导流体在3D导流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由上覆盖层连同复合吸收芯体层沿3D导流芯体厚度方向向内压缩、凹陷而形成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使得位于每三相邻的所述3D凸体之间导流槽相互连通。2)和3D导流吸收芯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部导流体在空间位置上一一对应且相向背离的底部导流体,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使得位于每三相邻的所述3D凸体之间导流槽相互连通;所述底部导流体延伸至导流吸收芯体的纵向两端。3)所述凸体为3D凸体,所述3D凸体的形状为椭圆形3D凸体;所述椭圆形3D凸体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槽的深度,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3D导流吸收芯体厚度的30%-40%;其中,所述椭圆形3D凸体与导流体的纵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两相邻的所述椭圆形3D凸体之间的距离为2-10mm;所述椭圆形3D凸体的宽度为1-6mm。优选地,所述3D凸体的形状还可以为锥体、半球体、柱体、正方体或圆台。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技术在3D凸体之间形成相互连通导流槽,一方面,使得液体可以沿着导流槽向导流体的两端快速纵向扩散,另一方面,也使得液体沿着导流槽的周向侧壁快速横向扩散进入3D凸体内和复合吸收芯体层内,有效提高对液体的扩散、导流速率,提高3D导流吸收芯体的干爽性。2)本技术采用3D凸体,减少了人体皮肤与导流体的接触面积,在提高干爽性的同时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3)3D凸体增加芯体湿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也避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外漏、堆积起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吸收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图1沿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流体的示意图。图4是对图3沿E-E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对图3沿F-F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对图3沿G-G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3D导流吸收芯体,包括复合吸收芯体层,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由纤维网络结构层以及结合在所述纤维网络结构层内纤维网格之间的高吸水树脂组成。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纤维网络结构层采用热熔性短纤维经过定量、铺网、梳理,使得热熔性短纤维相互穿插、缠绕、抱合并经热定型构建而成的蓬松非织造布,该蓬松非织造布可现有技术来实现,或通过市售商品获得。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3D导流吸收芯体由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以及位于所述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之间的复合吸收芯体层由上至下复合而成,所述上覆盖层、下覆盖层均可选择膨化纸、无尘纸或无纺布,无纺布优选纺粘无纺布或热风无纺布。本技术的导流槽通过辊轮经热压工艺加工而成,该热压工艺包括超声波热压、红外热压或采用高温辊轮热压,优选超声波热压工艺。为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对其作具体的说明。如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3D导流吸收芯体包括上覆盖层6a、下覆盖层6b,3D导流吸收芯体从上至下由上覆盖层6a、复合吸收芯体层2、下覆盖层6b通过粘结层连接而成,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至少包括一层的吸收芯体层组成,该吸收芯体层由蓬松非织造布4b与结合在所述热熔性纤维网内纤维网格之间的高吸水树脂4a组成的芯体集合体。在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横向宽度上的中心位置或/和两侧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沿着复合吸收芯体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在对应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3D导流吸收芯体顶部设有在纵向长度方向上两端沿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导流体,但所述顶部导流体在3D导流吸收芯体的厚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所述3D导流吸收芯体由上覆盖层、复合吸收芯体层、下覆盖层从上至下通过粘结层连接而成,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收芯体组成,所述吸收芯体由热熔性纤维网与结合在所述热熔性纤维网内纤维网格之间的高吸水树脂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横向宽度上的中心位置或/和两侧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沿着复合吸收芯体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在对应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3D导流吸收芯体顶部设有在纵向长度方向上两端沿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导流体,但所述顶部导流体在3D导流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由上覆盖层连同复合吸收芯体层沿3D导流芯体厚度方向向内压缩、凹陷而形成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使得位于每三相邻的所述3D凸体之间导流槽相互连通;和3D导流吸收芯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部导流体在空间位置上一一对应且相向背离的底部导流体,在所述底部导流体内设置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使得位于每三相邻的所述3D凸体之间导流槽相互连通,所述底部导流体延伸至导流吸收芯体的纵向两端;所述凸体为3D凸体,所述3D凸体的形状为椭圆形3D凸体;所述椭圆形3D凸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槽的深度,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3D导流吸收芯体厚度的30%‑40%;其中,所述椭圆形3D凸体与导流体的纵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55°‑65°,两相邻的所述椭圆形3D凸体之间的距离为2‑10mm;所述椭圆形3D凸体的宽度为1‑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导流吸收芯体,所述3D导流吸收芯体由上覆盖层、复合吸收芯体层、下覆盖层从上至下通过粘结层连接而成,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收芯体组成,所述吸收芯体由热熔性纤维网与结合在所述热熔性纤维网内纤维网格之间的高吸水树脂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层横向宽度上的中心位置或/和两侧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沿着复合吸收芯体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在对应于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3D导流吸收芯体顶部设有在纵向长度方向上两端沿所述高吸水树脂低密度分布区域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导流体,但所述顶部导流体在3D导流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由上覆盖层连同复合吸收芯体层沿3D导流芯体厚度方向向内压缩、凹陷而形成周向环绕3D凸体的导流槽,使得位于每三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
申请(专利权)人:韩顺厦门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