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82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及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沿前后方向将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段、位于固持段前侧的对接段及位于固持部后侧的压接段,所述对接段具有相对设置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对接触臂,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其不同侧的一对弹性卡持臂,每一卡持臂沿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自由末端抵持于所述扣持件的止挡面以防止其退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能够将其导电端子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内。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而导电端子通常通过其一侧设置的弹性卡扣片或者干涉结构来实现与绝缘本体的固定配合,然而所述导电端子容易从绝缘本体内退出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尤其在导电端子后端连接线缆时,更容易出现导电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保持力不够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导电端子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延伸至所述安装面以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段、位于所述固持段前侧的对接段及位于所述固持部后侧的压接段,所述对接段具有相对设置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对接触臂,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其不同侧的一对弹性卡持臂,每一所述卡持臂沿所述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自由末端抵持于所述扣持件的止挡面以防止其退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不同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一对卡持臂分别自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向外伸出并呈悬臂状,每一所述卡持臂的后端为自由末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一对卡持臂自分别第一/第二侧壁上邻近所述对接段的前端向后延伸且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均设置有将其贯穿设置的开口,所述卡持臂自形成对应开口的开口壁向后延伸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沿高度方向将所述第一/第二侧壁贯穿,且于横向方向上侧向向外开放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持件具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将其贯穿的通槽及位于对应通槽内的防呆凸块,所述通槽与所述端子槽一一对应且沿前后方向对齐设置,所述导电端子自后向前插入相应通槽及端子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段还具有位于所述卡持臂后侧的一对限位凸板,所述防呆凸块夹置于所述一对限位凸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呈封闭状,且沿横向方向将所述第一/第二侧壁贯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接触臂具有朝向彼此突出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持臂的延伸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前端具有U形插接部及形成于所述插接部内侧以供对接端子插入的插接端口,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对接段之间由连接壁相连,于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壁向前且向所述导电端子的插接空间内侧倾斜延伸,以使所述插接部的开口高度小于所述对接段的开口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在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不同侧形成一对弹性卡持臂,通过所述一对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扣持件的止挡面相抵接,以在不同侧均对导电端子构成挡止,进而增加导电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保持力,防止导电端子向后退出所述绝缘本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图。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绝缘本体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导电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图7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导电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导电端子安装于扣持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扣持件3。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将以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视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反的另一端视为后端进行说明,也即前后方向为电连接器100与对接元件(未图示)的对接方向,同时,定义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为横向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为高度方向。请参图1至图4并结合图7所示,在本技术中,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对接面11、与所述对接面11相对设置的安装面12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13,所述端子槽13自所述对接面11向后延伸至所述安装面12以将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自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安装空间14,所述安装空间14与所述端子槽13相连通,且并未沿高度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请参图2至图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槽13,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13内的固持段21、位于所述固持段21前侧的对接段22及位于所述固持部21后侧以与线缆(未图示)相连的压接段23。所述对接段22具有相对设置以与对接端子(未图示)相接触的一对接触臂221,所述一对接触臂221具有朝向彼此突出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接触部2211。所述固持段21具有位于其不同侧的一对弹性卡持臂211,每一所述卡持臂211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自由末端抵持于所述扣持件3的止挡面31以防止其退出。所述卡持臂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臂221的延伸方向相反,以防止所述导电端子2在对接端子的插入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固持段21具有位于不同侧的第一侧壁212与第二侧壁213,所述一对卡持臂211分别自所述第一侧壁212及第二侧壁213向外伸出并呈悬臂状,每一所述卡持臂211的后端为自由末端。所述第一侧壁212与第二侧壁213相对设置,所述一对卡持臂211自分别第一/第二侧壁212、213上邻近所述对接段22的前端向后延伸且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卡持臂211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卡持臂211的后端沿高度方向向外突伸设置。所述一对接触臂221也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也即所述一对卡持臂211与相应的所述接触臂221同侧设置。另外,所述第一侧壁212及第二侧壁213均设置有将其贯穿设置的开口214,所述卡持臂211自形成对应开口214的开口壁2141向后延伸形成。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214沿高度方向将所述第一/第二侧壁212、213贯穿,且于横向方向上侧向向外开放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持段21还具有位于所述卡持臂211后侧的一对限位凸板215,所述限位凸板215紧邻所述开口214设置,且所述限位凸板215的前表面为所述开口214的后壁面。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前端具有U形插接部24及形成于所述插接部24内侧以供对接端子插入的插接端口241,所述插接部24与所述对接段22之间由连接壁25相连,于自后向前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壁25向前且向所述导电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延伸至所述安装面以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段、位于所述固持段前侧的对接段及位于所述固持部后侧的压接段,所述对接段具有相对设置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对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其不同侧的一对弹性卡持臂,每一所述卡持臂沿所述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自由末端抵持于所述扣持件的止挡面以防止其退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延伸至所述安装面以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段、位于所述固持段前侧的对接段及位于所述固持部后侧的压接段,所述对接段具有相对设置以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一对接触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其不同侧的一对弹性卡持臂,每一所述卡持臂沿所述电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自由末端抵持于所述扣持件的止挡面以防止其退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段具有位于不同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一对卡持臂分别自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向外伸出并呈悬臂状,每一所述卡持臂的后端为自由末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一对卡持臂自分别第一/第二侧壁上邻近所述对接段的前端向后延伸且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均设置有将其贯穿设置的开口,所述卡持臂自形成对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敏迪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