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8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27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锂电池隔膜包括中间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一侧为无机粒子陶瓷涂层,基膜层另一侧为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所述基膜层为PE,厚度为5~20μm,所述陶瓷涂层厚度为1~10μm;所述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为芳纶为PMIA纳米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结合无机陶瓷涂覆工艺和静电喷覆技术,将有机‑无机材料结合复合在基膜上,有效地提高隔膜的穿刺强度、耐高温性、阻燃性等重要物理性能,防止电池的温度过高等引起的起火爆炸。

A Separator for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Power Lithium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隔膜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锂电池隔膜。
技术介绍
目前隔膜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主要方向,一是更加轻薄的消费类锂电池隔膜,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等3C产品,重点在于提升锂电池的容量和便携性;二是多层复合动力型隔膜,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大型设备,要求能量输出和倍率特性较好,对安全性要求苛刻,能够兼顾锂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能。隔膜已成为制约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瓶颈,开发适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的隔膜将是隔膜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聚烯烃类隔膜表面能较低,与电解液亲和性差,组装所得的电池中电解液/隔膜界面电阻较高,并最终影响电池性能,且由于聚烯烃材料熔点较低(聚乙烯约为140℃,聚丙烯约为160℃),耐温性较差,因此用作动力电池隔膜时会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保液性,且耐温性好、穿刺强度高的有机-无机复合锂电池隔膜。本技术涉的一种有机-无机复合锂电池隔膜,包括中间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一侧为无机粒子陶瓷涂层,基膜层另一侧为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所述基膜层为PE,厚度为5~20μm,所述陶瓷涂层中无机粒子为勃姆石,所述勃姆石粒子直径D50为50~300nm,所述陶瓷层厚度为1~10μm;所述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为芳纶为PMIA纳米纤维,所述纤维直径为200~600nm;所述基膜层与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之间涂有处理液浓度为0.1~5%的改性丙烯酸胶黏剂或聚氨酯双组份胶黏剂;所述芳纶PMIA纳米纤维层原液制备其中溶液中氯化锂的浓度为1~3wt%,所述芳纶为间位芳纶纤维,使用前在120℃真空烘箱干燥4h。本技术的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和优点:结合无机陶瓷涂覆工艺和静电喷覆技术,将有机-无机材料结合复合在基膜上,有效地提高隔膜的穿刺强度、耐高温性、阻燃性等重要物理性能,防止电池的温度过高等引起的起火爆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基层膜;2:陶瓷涂层;3:纳米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有机-无机复合锂电池隔膜,包括中间层基膜层1,所述基膜层1一侧为无机粒子陶瓷涂层2,基膜层1另一侧为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3;所述基膜层1为PE,厚度为5~20μm;所述陶瓷涂层2中无机粒子为勃姆石,所述无机粒子平均直径为20~300nm,所述陶瓷涂层厚度为1~10μm;所述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为芳纶纤维,所述芳纶为PMIA,PMIA纤维直径为200~600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包括中间层基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一侧为无机粒子陶瓷涂层(2),基膜层(1)另一侧为有机聚合物纳米纤维层(3);所述基膜层(1)厚度为5~20μm,所述陶瓷涂层(2)厚度为1~1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动力锂电池隔膜,包括中间层基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一侧为无机粒子陶瓷涂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跃梅铜简洪之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通瑞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