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俊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5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15
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其包括主箱体及设于其顶部的面板,面板上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发热盘通过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固定;所述的连接座包括有底的桶身及设置在桶口的连接环,连接环向外延伸设置,连接座的桶身置入安装孔内,连接环覆盖在安装孔外,并通过若干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环与面板螺接固定;所述的发热盘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面板前方的控制系统电联;所述的主箱体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储物箱的顶部与面板间设置有隔热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多个烹调工位,可同时对多个焖锅进行烹调,可大幅度提高烹调效率,特别适合餐饮企业使用。

A Kind of Cooking Furnace with Multi-head Stew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是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
技术介绍
焖锅菜是由服务员现场烹制的,焖锅菜由于能够保持食材鲜嫩,在现代饮食消费生活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焖锅一般需要添加很多佐料,例如油、洋葱、西芹、红萝卜、青红椒、红薯、圣女果2~3颗、小枣5~6颗、大蒜10~15颗、枸杞10粒左右,再放上一层拌好的主料,然后用电磁炉、天然气加热10分钟左右,铲锅后再铺上一层美味的酱汁加热5分钟即可食用。随着市场的推广,焖锅菜店家越做越大,传统采用电磁炉及天热气烹调的方式由于温度及时间全靠人工控制,所以菜品的口感难以保证,因此已经不适合大型店铺使用,针对于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焖锅专用烹调炉,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温度及烹调时间智能控制,并可同时实现多个焖锅同时烹调,提高烹调效率的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及设于其顶部的面板,面板上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发热盘通过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固定;所述的连接座包括有底的桶身及设置在桶口的连接环,连接环向外延伸设置,连接座的桶身置入安装孔内,连接环覆盖在安装孔外,并通过若干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环与面板螺接固定;所述的发热盘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面板前方的控制系统电联;所述的主箱体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储物箱的顶部与面板间设置有隔热腔,隔热腔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材料,隔热腔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风扇与外界导通。所述的隔热腔为隔热材料为铝箔纸。所述的散热风扇设置在隔热腔两侧,并在隔热腔的背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发热盘的上端面设置有呈内凹状的加热腔,焖锅置入该加热腔内,同时加热焖锅的锅底及锅身。所述的主箱体及连接座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主箱体的外轮廓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呈槽状,其开口槽向下焊接固定在主箱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设置有多个烹调工位,可同时对多个焖锅进行烹调,可大幅度提高烹调效率,特别适合餐饮企业使用。3、烹调时间及烹调温度可实现智能化控制,因此一旦系统启动,即可自动完成烹调,保证菜品口感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1及设于其顶部的面板2,面板2上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3,发热盘4通过连接座5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3内固定;所述的连接座5包括有底的桶身51及设置在桶口的连接环52,连接环52向外延伸设置,连接座5的桶身51置入安装孔3内,连接环52覆盖在安装孔3外,并通过若干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环52与面板2螺接固定;所述的发热盘4固定在连接座5的底部,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面板2前方的控制系统6电联;所述的主箱体1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7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71,储物箱7的顶部与面板2间设置有隔热腔8,隔热腔8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材料81,隔热腔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风扇82与外界导通。所述的隔热腔8为隔热材料81为铝箔纸。所述的散热风扇82设置在隔热腔8两侧,并在隔热腔8的背部开设有通风孔83。所述发热盘4的上端面设置有呈内凹状的加热腔41,焖锅9置入该加热腔内,同时加热焖锅9的锅底及锅身。所述的主箱体1及连接座5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的主箱体1的外轮廓设置有隔离板11,隔离板呈槽状,其开口槽向下焊接固定在主箱体1上。工作原理:在使用前,用户先将菜品置入焖锅内,并盖上锅盖,然后将焖锅置入发热盘上,启动控制系统即可向发热盘供电使其工作加热。其中,为了令焖锅均匀受热,保证锅内食物同步焖熟,本案中的发热盘4的上端面设置有呈内凹状的加热腔41,焖锅9置入该加热腔内,同时加热焖锅9的锅底及锅身。另外,发热盘通过连接座5向下延伸安装在面板上,由于连接座的桶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焖锅置入该连接座内后,焖锅的锅身整体被隐藏在连接座及加热腔41内,有效的避免了发热盘的温度向外散失,提高了发热盘的工作效率。在加热烹调过程中,控制系统会通过设置在发热盘上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加热温度,并通过控制发热盘的供电与否,使得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并计算加热时间,一旦加热时间到达设定值时,系统停止加热工作,并在控制系统中以相应的声光报警给用户提示,用户即可上菜。自动化统一的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控制,可使得利用本设备烹调出的菜品口感统一,且无需人工看护,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空间利用率,本案中在主箱体顶部的面板设置成烹调区,而主箱体的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7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71。其中,为了避免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储物箱,本案中在储物箱7的顶部与面板2间设置有隔热腔8,并在隔热腔8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材料81,隔热腔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风扇82与外界导通。通过散热风扇加强空气的对流,使得隔热腔内的热量及时向外散发,从而提升隔热腔的隔热效果,使得储物箱可正常存放物品,故可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1)及设于其顶部的面板(2),面板(2)上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3),发热盘(4)通过连接座(5)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3)内固定;所述的连接座(5)包括有底的桶身(51)及设置在桶口的连接环(52),连接环(52)向外延伸设置,连接座(5)的桶身(51)置入安装孔(3)内,连接环(52)覆盖在安装孔(3)外,并通过若干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环(52)与面板(2)螺接固定;所述的发热盘(4)固定在连接座(5)的底部,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面板(2)前方的控制系统(6)电联;所述的主箱体(1)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7)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71),储物箱(7)的顶部与面板(2)间设置有隔热腔(8),隔热腔(8)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材料(81),隔热腔(8)的侧壁设置有散热风扇(82)与外界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焖锅烹调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箱体(1)及设于其顶部的面板(2),面板(2)上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3),发热盘(4)通过连接座(5)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3)内固定;所述的连接座(5)包括有底的桶身(51)及设置在桶口的连接环(52),连接环(52)向外延伸设置,连接座(5)的桶身(51)置入安装孔(3)内,连接环(52)覆盖在安装孔(3)外,并通过若干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环(52)与面板(2)螺接固定;所述的发热盘(4)固定在连接座(5)的底部,并通过电源线与设置在面板(2)前方的控制系统(6)电联;所述的主箱体(1)正面还设置有储物箱(7)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箱门(71),储物箱(7)的顶部与面板(2)间设置有隔热腔(8),隔热腔(8)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材料(81),隔热腔(8)的侧壁设置有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严俊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