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51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执法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包括由下壳和上壳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供电池插入的电池门以及扣合电池的电池压盖;在所述壳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由两个侧壁和底壁形成的、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电池支架;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所述电池门;在两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用于执法记录仪的生产工序复杂,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A Bracket Structure for Law Enforcement Reco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执法记录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执法记录仪又称警用执法记录仪或现场执法记录仪。集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通过提供有效的现场影像资料,供案件指挥、侦破和检察机关取证,便于公安干警在各种环境中执法使用。对于目前执法仪,作为民警执行公务时所随身佩戴的集实时视音摄录、照相和录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取证装配,因其功能多,防护等级高,且其结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的特点,因其品质要求较高,结构件较多,导致实际生产时工序较为复杂,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用于执法记录仪的生产工序复杂,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包括由下壳和上壳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供电池插入的电池门以及扣合电池的电池压盖;在所述壳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由两个侧壁和底壁形成的、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电池支架;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所述电池门;在两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优选的,所述电气元件包括CPU芯片、主PCB组件板、副PCB组件板、扬声器、备用电池、GPS模块、LCD显示屏以及摄像头;所述CPU芯片和LCD显示屏分别装设于所述主PCB组件板的两侧面上。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扬声器、备用电池和副PCB组件板依次铺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面。优选的,所述主PCB组件板铺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且所述CPU芯片朝向所述第二侧壁。优选的,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底壁的外侧面,与主PCB组件板于侧视方向呈L字形;所述GPS模块贴设于所述摄像头的侧壁上。优选的,在所述下壳的侧壁上形成有供LCD显示屏显示的透明窗口。优选的,在所述上壳的侧壁上形成有供所述摄像头拍摄的摄像窗口。优选的,在所述CPU芯片外罩合有屏蔽罩,在所述CPU芯片与屏蔽罩之间铺设有导热硅胶;所述LCD显示屏与主PCB组件板之间通过屏幕支架固定。优选的,所述电池支架为塑胶套啤五金片结构件。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池支架将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组装形成整体,再嵌入上壳和下壳组成的壳体内,完成执法记录仪的组装工作,结构合理、装配简单,可节省成本,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架结构拆分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执法仪,作为民警执行公务时所随身佩戴的集实时视音摄录、照相和录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取证装配,因其功能多,防护等级高,其品质要求较高,结构件较多,导致实际生产时工序较为复杂,组装效率较低。请参见图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包括由下壳20和上壳10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下壳20和上壳10与附图1中的部件相对应,即位于上方的为上壳10,位于下方的则为下壳20。下壳20呈上端开口的框体,上壳10盖合在下壳20的开口处,使上壳10和下壳20盖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在下壳20的左侧形成有供电池插入的电池门22以及扣合电池的电池压盖23。在下壳20的底部形成有供LCD显示屏42显示的透明窗口21,在上壳10上形成有供摄像头47拍摄的摄像窗口11。为了解决执法仪存在结构件较多,导致实际生产时工序较为复杂,组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还包括在壳体内可拆卸的电池支架30,该电池支架30为塑胶套啤五金片结构件,由两个侧壁和底壁33组成,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在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电池门22;在两个侧壁和底壁33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根据执法记录仪的装配要求,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包括CPU芯片43、主PCB组件板41、副PCB组件板49、扬声器411、备用电池410、GPS模块48、LCD显示屏42以及摄像头47,其中CPU芯片43和LCD显示屏42分别装设于主PCB组件板41的两侧面上。上述电气元件均装配于电池支架30上,具体的,电池支架30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其中扬声器411、备用电池410和副PCB组件板49依次铺设于第一侧壁31的外侧面;主PCB组件板41则铺设于第二侧壁32的外侧面,且CPU芯片43朝向第二侧壁32;摄像头47装设于底壁33的外侧面,与主PCB组件板41于侧视方向呈L字形;GPS模块48贴设于摄像头47的侧壁上。通过上述装配结构,将执法记录仪的各个电气元件装配在电池支架30上形成一个整体,直接安装在已经装好电池门22和电池压盖23的的下壳20上,最后将上壳10合盖既完成组装。综上,通过电池支架30将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组装形成整体,再嵌入上壳10和下壳20组成的壳体内,完成执法记录仪的组装工作,结构合理、装配简单,可节省成本,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包括由下壳20和上壳10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还在壳体内可拆卸形成有电池支架30,该电池支架30为塑胶套啤五金片结构件,由两个侧壁和底壁33组成,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在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电池门22;在两个侧壁和底壁33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CPU芯片43外罩合有屏蔽罩44,在CPU芯片43与屏蔽罩44之间、屏蔽罩44与第二侧壁32之间、以及摄像头47与主PCB组件板41之间均铺设有导热硅胶45,LCD显示屏42与主PCB组件板41之间通过屏幕支架46固定。上述结构能够对CPU芯片43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热以及对LCD显示屏42的固定安装。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壳和上壳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供电池插入的电池门以及扣合电池的电池压盖;在所述壳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由两个侧壁和底壁形成的、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电池支架;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所述电池门;在两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执法记录仪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壳和上壳相互盖合形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供电池插入的电池门以及扣合电池的电池压盖;在所述壳体内可拆卸设置有由两个侧壁和底壁形成的、且截面形状呈U字形的电池支架;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置电池,U形开口正对所述电池门;在两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装设执法记录仪的电气元件的装设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包括CPU芯片、主PCB组件板、副PCB组件板、扬声器、备用电池、GPS模块、LCD显示屏以及摄像头;所述CPU芯片和LCD显示屏分别装设于所述主PCB组件板的两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扬声器、备用电池和副PCB组件板依次铺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面。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光张雄文赵海涛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