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44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在钻孔位置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铸造形成有一插管,在所述盖板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在通孔的孔壁处环形设置有三个定位槽,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三根杆件,三根杆件以所述通孔的圆心为轴心等角度设置,三根杆件之间满焊后形成焊料层,在每根所述杆件的外壁处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配合所述定位槽,在所述盖板的前端铸造形成有一连接管,通过该连接管螺纹连接有一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排气管和两根注浆管,所述排气管处螺纹连接有帽部,所述帽部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帽部内设置弹簧;本产品易于对中,使得灌浆饱满,避免后期塌陷。

A Reinforcement Device for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under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的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洞室开挖支护施工中,为增加岩体的受力,增加岩体的整体性,常在岩体打入杆体并进行灌浆,达到围岩加固的效果,但是由于岩石条件较差,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泥岩、软岩、破碎带等极差的地质条件下造孔时经常塌孔,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杆体不对中,注浆不饱满,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易于对中,使得灌浆饱满,避免后期塌陷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对中,使得灌浆饱满,避免后期塌陷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在钻孔位置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铸造形成有一插管,该插管插入至钻孔内,并且与钻孔之间贴合,在所述盖板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在通孔的孔壁处环形设置有三个定位槽,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三根杆件,三根杆件以所述通孔的圆心为轴心等角度设置,三根杆件之间满焊后形成焊料层,在每根所述杆件的外壁处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配合所述定位槽,在所述盖板的前端铸造形成有一连接管,通过该连接管螺纹连接有一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排气管和两根注浆管,所述排气管处螺纹连接有帽部,所述帽部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帽部内设置弹簧,所述帽部内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弹簧支撑所述密封块,在所述弹簧的支撑下,所述密封块向着所述排气管位置处,此时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密封块远离所述排气管的那一端,当向着钻孔内注浆时,钻孔内的可容纳空气的空间减少,此时推动密封块,密封块克服弹簧的压力,此时通过排气孔即可泄压排气,在注浆的末期,混凝土浆注满钻孔,此时多余的混凝土浆通过进入排气管,当浆液从排气孔处漏出时,即注浆足够,此时可停止注浆,所述注浆管的管口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帽部,所述盖板的板面上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有膨胀螺丝,所述膨胀螺丝旋入隧洞内。优选地,所述杆件的后端加工有导向插杆。优选地,所述导向插杆为锥形,导向插杆远离杆件的那一端逐渐缩小。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手柄,所述手柄远离所述端盖的那一端加工有一限位用的球体,手柄的设置主要是增加端盖的安装便捷度。优选地,所述杆件采用直径为32mm的钢筋。本产品的施工方式如下:先进行测量放样造孔位置及角度,后安装造孔设备进行造孔,造完孔后立即进行孔径、孔深、孔斜质量检查,符合标准后进行杆体安装,杆体提前在加工厂组装好,并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运至安装工作面,进行安装,当钻孔完成后,将插管插入至钻孔内,在盖板与隧洞的内壁间隙位置处需要填充玻璃胶进行密封,当密封胶干结后,将杆件插入钻孔内,定位条配合定位槽,使得杆件插入后是位于钻孔的轴心位置处,杆件的外壁距离钻孔的内壁之间形成足够的填充混凝土浆的间隙,杆件插入后,其后端的导向插杆顶住钻孔的末端,起到辅助定位的效果,上述步骤完成后,即可通过端盖进行封闭,端盖在封闭时,需要保证排气管是位于注浆管的上方,注浆管设置有两根,可同时注浆,增加注浆效率,注浆期间,通过排气管排气,注浆结束后,混凝土浆被完整的填充满整个钻孔,使得受力均匀,增加支护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易于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成后,三根杆件的对中性较好,杆件的外部与隧洞钻孔之间的间隙均匀,在注浆完成后,混凝土可以填充满整个钻孔内,并且分布较为均匀,增加支护的强度,减少隧洞坍塌几率,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摘除端盖情况下的主视图;图3为端盖的主视图;图4为A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在钻孔位置处的盖板1,所述盖板1的后端铸造形成有一插管101,该插管101插入至钻孔内,并且与钻孔之间贴合,在所述盖板1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102,在通孔102的孔壁处环形设置有三个定位槽103,在所述通孔102的内侧安装有三根杆件2,三根杆件2以所述通孔102的圆心为轴心等角度设置,三根杆件2之间满焊后形成焊料层3,在每根所述杆件2的外壁处均设置有定位条201,所述定位条201配合所述定位槽103,在所述盖板1的前端铸造形成有一连接管104,通过该连接管104螺纹连接有一端盖4,在所述端盖4上设置有一排气管401和两根注浆管402,所述排气管401处螺纹连接有帽部411,所述帽部411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12,所述帽部411内设置弹簧413,所述帽部411内设置有密封块414,所述弹簧413支撑所述密封块414,在所述弹簧413的支撑下,所述密封块414向着所述排气管401位置处,此时所述排气孔412位于所述密封块414远离所述排气管401的那一端,当向着钻孔内注浆时,钻孔内的可容纳空气的空间减少,此时推动密封块414,密封块414克服弹簧413的压力,当密封块414移动至排气孔412的前部时,排气孔与排气管相通,此时通过排气孔412即可泄压排气,在注浆的末期,混凝土浆注满钻孔,此时多余的混凝土浆通过进入排气管401,当浆液从排气孔处漏出时,即注浆足够,此时可停止注浆,所述注浆管402的管口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帽部422,所述盖板1的板面上环形设置有多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钻孔位置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铸造形成有一插管,该插管插入至钻孔内,并且与钻孔之间贴合,在所述盖板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在通孔的孔壁处环形设置有三个定位槽,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三根杆件,三根杆件以所述通孔的圆心为轴心等角度设置,三根杆件之间满焊后形成焊料层,在每根所述杆件的外壁处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配合所述定位槽,在所述盖板的前端铸造形成有一连接管,通过该连接管螺纹连接有一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排气管和两根注浆管,所述排气管处螺纹连接有帽部,所述帽部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帽部内设置弹簧,所述帽部内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弹簧支撑所述密封块,在所述弹簧的支撑下,所述密封块向着所述排气管位置处,此时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密封块远离所述排气管的那一端,当向着钻孔内注浆时,钻孔内的可容纳空气的空间减少,此时推动密封块,密封块克服弹簧的压力,此时通过排气孔即可泄压排气,在注浆的末期,混凝土浆注满钻孔,此时多余的混凝土浆通过进入排气管,当浆液从排气孔处漏出时,即注浆足够,此时可停止注浆,所述注浆管的管口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一帽部,所述盖板的板面上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有膨胀螺丝,所述膨胀螺丝旋入隧洞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钻孔位置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铸造形成有一插管,该插管插入至钻孔内,并且与钻孔之间贴合,在所述盖板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在通孔的孔壁处环形设置有三个定位槽,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安装有三根杆件,三根杆件以所述通孔的圆心为轴心等角度设置,三根杆件之间满焊后形成焊料层,在每根所述杆件的外壁处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配合所述定位槽,在所述盖板的前端铸造形成有一连接管,通过该连接管螺纹连接有一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排气管和两根注浆管,所述排气管处螺纹连接有帽部,所述帽部的外壁处环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帽部内设置弹簧,所述帽部内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弹簧支撑所述密封块,在所述弹簧的支撑下,所述密封块向着所述排气管位置处,此时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密封块远离所述排气管的那一端,当向着钻孔内注浆时,钻孔内的可容纳空气的空间减少,此时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国管魁璞刘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