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925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拆除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情况,对MSBR功能分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长久稳定达标。

An Enhanced Denitrification System for Urban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MSBR(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是一种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污泥浓缩区、污泥预缺氧区、厌氧区、厌氧/缺氧区、好氧区、两个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区这7个单元,具有集约化设计,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我国有一些工程案例,如盐田污水处理厂;然而,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不能保证出水总氮(TN)稳定达标的情况。近几年,随着对污水厂出水TN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TN已被纳入污水厂出水在线监测指标,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也成了选择工艺的主要条件。要去除污水中的TN,主要是保证充足的碳源,以及缺氧区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该项技术设计的缺氧区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不能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对于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污水,为了保证出水TN稳定,只能大量投加碳源,但运行费用较高。同时TN的去除通过序批池及缺氧池共同作用,而缺氧池停留时间较短,难以满足脱氮要求,这些都限制了MSBR工艺适用于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此外,由于微生物脱氮除磷过程均需碳源,而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中,碳源一般是单点进水形式,导致反硝化区域碳源不足,特别是低碳氮比的污水,需补充大量碳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全部拆除现有生化系统条件下全新的具有高脱氮效率的集约化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地提高脱氮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一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一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二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二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渠与所述一级缺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所述一级缺氧区、所述二级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均设有进水口,各所述进水口均与进水渠连通。更进一步地,各所述进水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套筒阀与所述进水渠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设有穿墙泵,所述穿墙泵的一端设有拍门,另一端与所述消化液回流渠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内设有潜水搅拌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拆除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对MSBR功能分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长久稳定达标;(2)本技术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预缺氧区增设了进水点,使从第一SBR区或第二SBR区回流的污泥通过和进水混合,快速达到厌氧状态,保证厌氧区不受回流污泥干扰,能充分释磷,提高好氧区对磷的吸收;(3)本技术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将预缺氧区的上部低浓度泥水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前端,一方面避免混合液中硝酸盐对厌氧池释磷的影响,强化了系统生物除磷功能,另一方面是为一级缺氧区补充脱氮所需碳源,仅需在二级缺氧区后段投加碳源,减少总体碳源投加量,减少了运行费用;(4)本技术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多点进水,能最大程度利用原水碳源,减少额外碳源投加,节省运行费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不拆除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对MSBR功能分区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长久稳定达标,有效地解决MSBR技术存在的出水总氮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一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一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二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二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本实施例中将好氧区的硝化液多点回流至一级缺氧区和二级缺氧区,提高了脱氮效果,防止单点回流使缺氧区部分区域硝态氮含量过高,导致缺氧区实际容积减少。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渠与所述一级缺氧区连通。本实施例中将预缺氧区内上部低浓度泥水混合液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渠回流至一级缺氧区前端,一方面避免预缺氧区上部低浓度混合液中所含硝酸盐对厌氧池释磷的影响,强化了系统生物除磷功能,另一方面是为一级缺氧区补充脱氮所需碳源,仅在二级缺氧区后段投加碳源,减少总体碳源投加量。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所述一级缺氧区、所述二级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均设有进水口,各所述进水口均与进水渠连通。本实施例采用多点进水,预缺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和好氧区均设置若干进水点;通过在预缺氧区增设了进水点,使从第一SBR区或第二SBR区回流的污泥通过和原水混合,进入厌氧区时能快速达到厌氧状态,保证厌氧区不受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干扰,使其能充分释磷;厌氧区磷释放越充分,好氧区聚磷菌对磷的吸收会越充分,聚磷速度越高。更进一步地,各所述进水口分别通过对应的套筒阀与所述进水渠连通,通过调节套筒阀高度控制进水流量。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设有穿墙泵,所述穿墙泵的一端设有拍门,另一端与所述消化液回流渠连通。本实施例中好氧区内的硝化液通过带拍门的穿墙泵提升至好氧区顶部的消化液回流渠中,通过在渠道侧壁开方孔回流至一级缺氧区的若干第一消化液进口和二级缺氧区的若干第二消化液进口,实现多点回流;通过在每个方孔处安装下开卷闸门,控制回流量。进一步地,所述预缺氧区内设有潜水搅拌器。本实施例中第一SBR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缺氧区、厌氧区、一级缺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好氧区;所述好氧区的两个污水出口分别与第一SBR区的污水进口和第二SBR区的污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SBR区的污泥出口和所述第二SBR区的污泥出口均通过污泥回流渠与所述预缺氧区的污泥进口连通;所述好氧区通过消化液回流渠分别与所述一级缺氧区和所述二级缺氧区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一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一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液回流渠与所述好氧区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缺氧区设有若干第二消化液进口,各所述第二消化液进口均通过所述消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璇崔鹏龚浩陈涛吴朝阳高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