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22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线缆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壳体、卷轮、驱动装置以及棘轮组件,其中:壳体开设有开口,线缆的一端由开口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卷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卷绕线缆,线缆的另一端与卷轮固定连接,卷轮在外力作用下可在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转动,且卷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线缆卷绕于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驱动装置通过棘轮组件与卷轮连接,且驱动装置可通过棘轮组件驱动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且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线缆卷绕于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增加。相对于使用弹性元件驱动的收纳装置,线缆拉动过程中的阻力更低,所以线缆受力更小,能够降低线缆破坏的可能性。

Cable Receiving Device and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通常可以通过USB线(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等线缆充电。为了便于收纳充电线缆,通常需要设置收纳装置来收纳充电线缆,现有的收纳装置通常利用扭簧等弹性元件实现线缆的收纳,在抽取充电线缆过程中,阻力较大,增加了充电线缆破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以解现有线缆收纳装置使线缆破坏的可能性较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壳体、卷轮、驱动装置以及棘轮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线缆的一端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卷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卷绕所述线缆,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固定连接,所述卷轮在外力作用下可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棘轮组件与所述卷轮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棘轮组件驱动所述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增加。可选的,所述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和弹性元件,所述卷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导向面和抵接面,所述棘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棘轮配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转动且可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滑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棘轮推动所述抵接面以使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卷轮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棘轮在所述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输出轴向远离所述卷轮的方向滑动。可选的,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输出轴轴向的限位平面,所述棘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输出轴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棘轮通过所述通孔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限位平面用于使所述棘轮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转动。可选的,所述卷轮和所述输出轴之间还设有轴承,所述卷轮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轴承包括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外轮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卷轮上,且与所述线缆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中的一个设置有环形导电片,另一个上设置有弹性接触件,所述弹性接触件配置为所述卷轮转动过程中,所述弹性接触件与所述环形导电片电接触。可选的,所述弹性接触件为弹簧式探针。可选的,所述卷轮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滚珠。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包括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并为所述蓄电池供电,在所述线缆收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卷轮上的第一电路板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的第二电路板的情况下,所述蓄电池还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以使得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线缆导通并能够通过所述线缆供电。本实施例中卷轮通过棘轮与驱动装置相连,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拉动线缆带动卷轮转动,相对于使用弹性元件驱动的收纳装置,线缆拉动过程中的阻力更低,所以线缆受力更小,能够降低线缆破坏的可能性,在需要收纳线缆时,则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卷轮转动,实现线缆的收纳,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装置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棘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线缆101,壳体102,开口1021,第二电路板容纳槽1022,第一壳1023,第二壳1024,卷轮103,收纳槽1031,抵接面1032,导向面1033,安装槽1034,第一电路板容纳槽1035,驱动装置104,输出轴1041,限位平面1042,第一紧固件1043,棘轮105,通孔1051,弹性元件106,轴承107,第二紧固件1071,第一电路板108,第二电路板109,弹性接触件110,固定线缆111,充电设备200,控制开关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线缆101。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线缆收纳装置包括壳体102、卷轮103、驱动装置104以及棘轮组件。本实施例中收纳的线缆101可以是各种充电线、耳机线、数据线等线缆101,本实施例中以所收纳的线缆101为常见的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数据线为例说明。如图2所示,壳体102包括互相对合的第一壳1023和第二壳1024,如图3所示,该线缆收纳装置的壳体102上开设有开口1021,为了便于收纳线缆101,该开口1021的形状及尺寸可以和线缆101的形状即尺寸相匹配。例如,如果待收纳线缆101的横截面为圆形,则可以将开口1021设置未直径略大于线缆101的圆形开口1021;如果线缆101为偏平状的线缆101,则可以将开口1021设置为相应的方形等。线缆101的一端由开口1021延伸至壳体102的外侧,一般来说,延伸至壳体102外侧的一端可以包括一个转接头,例如USB2.0接头、Type-c接头、Lightning接头(闪电接头)、标准网线接头、电话线接头等现有的及可能出现的转接头。一般来说,转接头的尺寸会大于线缆101的尺寸,所以线缆101延伸至壳体102外侧的一端由于转接头的限位作用不会缩入壳体102内侧。显然,如果接头的尺寸小于线缆101的尺寸,则可以通过增加尺寸大于开口1021的限位结构来避免线缆101延伸至壳体102外侧的一端缩入壳体102内。卷轮103设置于壳体102内,用于卷绕线缆101,线缆101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02内的一端与卷轮103固定连接,卷轮103在外力作用下可在壳体102内沿第一方向转动,且卷轮103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线缆101卷绕于卷轮103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为了便于收纳线缆101,该卷轮103上还可以开设有容纳线缆101的收纳槽1031,例如,线缆101为扁平状时,可以在卷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卷轮、驱动装置以及棘轮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线缆的一端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卷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卷绕所述线缆,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固定连接,所述卷轮在外力作用下可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棘轮组件与所述卷轮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棘轮组件驱动所述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卷轮、驱动装置以及棘轮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线缆的一端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卷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卷绕所述线缆,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固定连接,所述卷轮在外力作用下可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棘轮组件与所述卷轮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棘轮组件驱动所述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线缆卷绕于所述卷轮上的部分的长度逐渐增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和弹性元件,所述卷轮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导向面和抵接面,所述棘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棘轮配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转动且可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滑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棘轮推动所述抵接面以使所述卷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卷轮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棘轮在所述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沿所述输出轴向远离所述卷轮的方向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输出轴轴向的限位平面,所述棘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输出轴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棘轮通过所述通孔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且所述限位平面用于使所述棘轮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