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鹏专利>正文

耳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09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装置,包含第一壳体、第一播音单元、第一收音单元以及第二收音单元。第一播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播放第一测试声音信号。第一收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录音指令或消噪指令,撷取第一环境声音信号。第二收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撷取第一反馈声音信号,第一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第一测试声音信号。

Earphon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耳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主动消噪、立体录音与耳声传射检测功能的耳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装置的普及,现今的消费者频繁地且长时间地接触影音媒体。为了让消费者在各种使用情境,皆能享受完整的影音质量,市面上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耳机装置,提供消费者依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针对注重影音媒体内低音表现的消费者,有些耳机装置会特别强调低音处理;针对经常在通勤时观看影音媒体的消费者,有些耳机装置会特别强调主动消噪;以及针对经常传输视频或语音的消费者,有些耳机装置会特别强调语音收音的质量。然而,对于更进阶的消费者来说,市面上多数耳机装置的功能仍然十分有限。举例来说,着重电竞表现的消费者希望耳机装置的方位分辨率更高,更进阶的消费者希望耳机装置有更客制化的聆听效果,或者能够利用耳机装置录制影音媒体。据此,业界需要一种新的耳机装置,不仅能有主动消噪功能,更能协助消费者录制影音媒体,并且提供更客制化的聆听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耳机装置,所述耳机装置具备的麦克风不仅可以用于主动消噪,更用于环境录音,让消费者能够在不需要外接麦克风的情况下,直接录制影音媒体。另外,所述耳机装置更具备耳声传射检测功能,能够分析消费者于不同频率的听觉能力,提供更客制化的聆听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耳机装置,包含第一壳体、第一播音单元、第一收音单元以及第二收音单元。第一播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播放第一测试声音信号。第一收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录音指令或消噪指令,撷取第一环境声音信号。第二收音单元装设于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撷取第一反馈声音信号,第一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第一测试声音信号。于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装置可以具有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耦接第一播音单元、第一收音单元以及第二收音单元,用以提供测试指令、录音指令与消噪指令。在此,处理单元更可以依据第一环境声音信号,产生第一消噪声音信号,第一播音单元用以依据消噪指令,播放第一消噪声音信号。此外,耳机装置可以更具有第二壳体、第二播音单元、第三收音单元以及第四收音单元。第二播音单元,可以装设于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播放第二测试声音信号。第三收音单元可以装设于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录音指令或消噪指令,撷取第二环境声音信号。第四收音单元可以装设于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测试指令撷取第二反馈声音信号,第二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第二测试声音信号。另外,处理单元更可以依据第二环境声音信号,产生第二消噪声音信号,第二播音单元用以依据消噪指令,播放第二消噪声音信号。其中第一环境声音信号与第二环境声音信号更可以用以制作立体录音信号。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更依据第一反馈声音信号,计算第一声音补偿参数。在此,第一反馈声音信号可以涵盖第一反馈频率与第二反馈频率,处理单元更依据第一反馈声音信号于第一反馈频率的分贝数与第一反馈声音信号于第二反馈频率的分贝数,计算第一声音补偿参数。此外,第一测试声音信号至少涵盖第一测试频率与第二测试频率,第一测试频率小于第二测试频率,且第一测试声音信号于第一测试频率的分贝数不小于与第一测试声音信号于第二测试频率的分贝数。另外,第一反馈频率与第一测试频率的频率差值,大致上等于第二反馈频率与第二测试频率的频率差值。或者,第一反馈频率与第二测试频率的频率差值,大致上等于第二反馈频率与第一测试频率的频率差值。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耳机装置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硬设备,例如可以利用相同的收音单元来进行录音或消噪,让消费者能够在不需要外接麦克风的情况下,直接录制影音媒体。另外,所述耳机装置更具备耳声传射检测功能,能够分析消费者于不同频率的听觉能力,提供更客制化的聆听效果。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部分的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绘示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部分的耳机装置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6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功能方块图。符号说明1耳机装置10壳体100凸肋102容置空间12耳塞结构14传输线160、180播音单元166处理单元162、164、182、184收音单元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1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耳机装置1可以包含壳体10(第一壳体)、耳塞结构12以及传输线14。壳体10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例如壳体10可以经由塑料射出的制程而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不限制壳体10、耳塞结构12以及传输线14是如何组装的,于一个例子中,壳体10可以具有一个中空的凸出部(未绘示于图1),所述凸出部内侧可以用于传递声音,而耳塞结构12是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凸出部外侧的表面上。于图1与图2中所绘示的例子中,耳塞结构12是套接于壳体10,从而耳机装置1可以放置于耳道(earcanal)中。换句话说,耳机装置1可以是一个耳道式耳机,而耳塞结构12可以是一种软性材料,例如常见的软塑料、橡胶或硅胶。所述软性材料除了可以适应耳道的形状,增加配戴舒适度之外,更可以将耳道大致塞满而达到避免声音外泄的目的。当然,由于耳塞结构12套接于壳体10,当耳塞结构12被大致上固定于耳朵的任意部位(例如耳道中)时,壳体10也可以被大致固定于耳朵外侧。值得一题的是,本实施例在此不限制壳体10的外观。于一个例子中,耳机装置1也可以缺少耳塞结构12,采用其他常见用于接触耳朵的结构。例如,耳机装置1可以是放置于耳廓(pinna)的耳塞式耳机,或者耳机装置1可以是包覆整个耳朵的耳罩式耳机,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图1中所绘示的壳体10的外侧可以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肋100。所述多个凸肋100位于壳体10的外侧,可以单纯作为美观或提升设计感的用途。当然,所述多个凸肋100也可以有实际上的功能。举例来说,使用者握持壳体10将耳塞结构12放置于耳朵中时,所述多个凸肋100可以减少壳体10滑脱的机会,有助于用户拿取与调整位置。另外,于图1中所绘示的壳体10示范可以连接传输线14,从而耳机装置1可以是一种有线的耳机,利用传输线14传输控制指令与声音信号。于一个例子中,耳机装置1也可以缺少传输线14,而是利用无线传输的技术,例如利用蓝牙或其他无线传输手段传输控制指令与声音信号,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此外,于所属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一播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一测试指令,播放一第一测试声音信号;一第一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一录音指令或一消噪指令,撷取一第一环境声音信号;以及一第二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该测试指令撷取一第一反馈声音信号,该第一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该第一测试声音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6 US 62/643,7911.一种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一播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一测试指令,播放一第一测试声音信号;一第一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一录音指令或一消噪指令,撷取一第一环境声音信号;以及一第二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一壳体中,用以依据该测试指令撷取一第一反馈声音信号,该第一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该第一测试声音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耦接该第一播音单元、该第一收音单元以及该第二收音单元,用以提供该测试指令、该录音指令与该消噪指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依据该第一环境声音信号,产生一第一消噪声音信号,该第一播音单元用以依据该消噪指令,播放该第一消噪声音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壳体;一第二播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该测试指令,播放一第二测试声音信号;一第三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该录音指令或该消噪指令,撷取一第二环境声音信号;以及一第四收音单元,装设于该第二壳体中,用以依据该测试指令撷取一第二反馈声音信号,该第二反馈声音信号关联于该第二测试声音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依据该第二环境声音信号,产生一第二消噪声音信号,该第二播音单元用以依据该消噪指令,播放该第二消噪声音信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播音单元更依据一播音指令播放一声音信号中的一第一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刘奕汶
申请(专利权)人:李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