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波纹弹簧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909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波纹弹簧,通过将波纹状的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弹簧的相互重叠的顶部和相互重叠的底部分别互相接触,连结顶部和底部的相互重叠的倾斜部分间形成预定的间隙,弹簧的第一圈即上面的螺线上的圈部分和弹簧的第二圈即下面的螺线上的圈部分在垂直方向仅在各自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接触,在每一圈的顶部和底部间的倾斜部分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防止它们相互接触。当弹簧承受载荷并发生变形时,顶部和底部各自分别互相接触,但不产生摩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螺旋波纹弹簧的改进及其制造方法,本螺旋波纹弹簧是把一根由间隔峰部和谷部的波纹状的线材卷绕而成的,即将一线材形成波纹状、形成螺旋状。过去使用的螺旋波纹弹簧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图5所示,最常用的是由方形的线状弹簧材料折叠地卷绕成的弹簧。这些弹簧包括图6所示的在顶部和底部有平坦部分a的类型和图7所示有弧线部分b的类型。图8、图9分别表示这些弹簧材料叠加成两层时的情况。在每种情况下,每一卷绕部分即上面的第一圈和下面的第二圈表面在整根弹簧上都紧紧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卷的形状,当这种螺旋波纹弹簧承受载荷并发生弹性变形时,接触的部分间发生相互摩擦,从而使载荷一变形特性同简单弹簧相比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出现所谓“滞后”现象,即弹簧在压缩和回复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特性差异。因此当这种螺旋波纹弹簧装配到不同的机器设备上时,为达到特定的特性去设计弹簧的参数变得尤为困难。这个问题可通过用一个圈形金属板制造一个弹簧来解决,但又引入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将金属板冲成环形的过程中,产生了圆盘状的材料浪费,同时为了提高该金属板的挠性不得不增加淬火等后处理工艺,从而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螺旋波纹弹簧的优点在于它的成本远低于这样的单一弹簧,因为它可仅由市场上的方金属丝变形成波纹状,再将其绕成螺旋形,而该金属丝的挠性可在绕制前得到提高。单个板形弹簧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为了达到预期的特性,其外径需增大,从而使装配空间变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虽然为螺旋波纹弹簧,但具有与一环状弹簧类似的载荷——变形特性并易设计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将波纹状的线材卷绕成具有一定半径及中心轴的螺旋形而制成的螺旋波纹弹簧,包括多个底部,多个在沿弹簧轴线延伸方向从底部突起的顶部,还包括多个连接顶部和底部的倾斜部分,其中沿螺旋轴线延伸方向相互重叠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相互接触,在螺旋轴线方向相互搭接的倾斜部分形成预定的间隙。这种螺旋波纹弹簧的特点之一是弹簧的第一圈处即上面的一圈和弹簧的第二圈即下面的一圈在其轴线方向仅在各自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接触,而在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倾斜部分由于两圈之间有间隙的存在是不接触的。当弹簧承受载荷并发生变形时,顶部与顶部之间、底部与底部之间发生相互接触,但几乎不产生摩擦。因为在倾斜部分之间形成间隙,所以该处也不产生摩擦。换句话说,在相互重叠的圈部分之间并不发生摩擦,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螺旋波纹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与单个弹簧或用两根弹簧仅仅并联成的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相类似。根据本专利技术,这种螺旋波纹弹簧的另一特点是顶部和/或底部沿弹簧的延伸方向在与弹簧轴线平行的假想面上有一段平坦部分,且相互重叠的顶/底部的平坦长度是彼此不同的。例如在上面的圈上,顶部的平坦部分长度较长,底部的平坦部分较短;而在下面的圈上,顶部的平坦部分较短,底部的平坦部分较长。根据这一排列,上述的间隙就可以很容易的形成,而且它的大小可通过适当调整平坦部分的长度而设定。进而为了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簧全长范围内获得同样的载荷——变形特性,同时更有效的实现已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最好使上面的圈和下面的圈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假想平面上是相互对称的,即上面的圈顶部的平坦部分的长度同下面的圈底部的平坦部分的长度是相等的;上面的圈底部的平坦部分的长度同下面的圈顶部的平坦部分的长度是相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具体特征,顶部和/或底部沿弹簧的延伸方向在与弹簧轴线平行的假想面上有一段弧线部分,且相互重叠的顶/底部的弧线的曲率是彼此不同的。例如在上面的圈上,顶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大即曲率小,底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小(即曲率大);而在下面的圈上,顶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小(即曲率大),底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大(即曲率小)。根据这一结构,上述的间隙就可以很容易的形成,而且它的大小可通过适当调整弧线部分的曲率而设定。进而为了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簧全长范围内获得同样的载荷——变形特性,最好使上面的圈和下面的圈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假想平面上是相互对称的。进一步来讲,上面的圈顶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同下面圈底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是相等的;上面的圈底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同下面的圈顶部的弧线部分的曲率是相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螺旋波纹弹簧的另一特点是相邻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在整个弹性变形过程中基本上是保持的。根据这一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簧能够在整个变形过程而不是某一变形过程中保持与单个弹簧相类似的载荷——变形特性。为了制造这样的弹簧,间隙要相对大一些,以便在载荷较大而发生大的变形时确保间隙。同时,间隙的大小可通过调整上述顶部和底部形状的方法适当调节。换句话说,通过增加长的平坦部分和短的平坦部分之间的长度差或增加具有小曲率的部分和具有大曲率的部分之间的曲率差就可以确保较大的间隙。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螺旋波纹弹簧的制造方法,这种螺旋波纹弹簧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线材加工成为具有多个顶部和多个底部并由多个倾斜部分连接这些顶部和底部的波纹形;将线材弯曲成具有预定半径并具有中心轴线的螺旋形;将线材切割制成至少为两圈的弹簧,例如两圈的双螺旋弹簧;其中,多个顶部、底部和倾斜部分这样形成沿轴线方向相互重叠的顶部和沿轴线方向相互重叠的底部相互接触,沿轴线方向相互搭接的倾斜部分间形成预定的间隙。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簧的波纹形的放大示意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弹簧的波纹形的放大示意3是图1所示波纹形弹簧重叠状态示意4是图2所示波纹形弹簧重叠状态示意5是传统的螺旋波纹弹簧的透视6是传统的螺旋波纹弹簧波纹放大示意7是传统的螺旋波纹弹簧波纹放大示意8是图6所示波纹形弹簧重叠状态示意9是图7所示波纹形弹簧重叠状态示意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弹簧和传统弹簧的负载—变形特性示意图接下来介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螺旋波纹弹簧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螺旋波纹弹簧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预先赋以弹簧特性的方形线材加工成具有交替的顶部和底部并在顶部和底部间具有倾斜部分的波纹状,同时将线材卷绕成具有预定半径的螺旋状,然后将线材按双螺旋(double-coil)方式切割而成的。图1和图3表示第一实施例,其顶部和底部呈平坦状。图2和图4为第二实施例,其顶部和底部有弧线状。在图1和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圈(即位于上侧的圈)被设计成顶部的平坦部分c较长,底部的平坦部分d较短。相反,第二圈(即位于下侧的圈)被设计成顶部的平坦部分较短,底部的平坦部分较长,线材在卷绕过程中两个圈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相互重叠以保持相互接触,如图3所示。在图3中,上面的圈1的顶部的平坦部分同下面的圈2的底部的平坦部分具有相同的长度c,上面的圈1的底部的平坦部分同下面的圈2的顶部的平坦部分具有相同的长度d,在两个圈的倾斜部分间为间隙3。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长度c为5mm,长度d为1mm,波纹间距即波长为20mm,两圈螺线的总高为3.4mm,此时间隙3为0.4mm。当具有本专利技术形状的弹簧A与图6、图8所示的与A同外部尺寸的上述传统弹簧B接受载荷——变形测试时,结果如图10所示。例如在弹簧承受1500N的载荷时,对于弹簧A压缩和回复过程的特性差为190N,而相应的弹簧B的特性差为310N,换句话说A同B相比特性差降低了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将波纹状的线材卷绕成具有预定半径和中心轴线而制成的螺旋波纹弹簧,包括多个底部,多个在沿弹簧轴线延伸方向从底部突起的顶部,还包括多个连接顶部和底部的倾斜部分,其中:沿螺旋轴线延伸方向相互重叠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互相接触,沿螺旋轴线延伸方向相互重叠的倾斜部分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谷实下关正义泽山稔犬饲圣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制钢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