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61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包括料筒、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第一浇道、第二浇道、第三浇道、第四浇道、第五浇道、第六浇道、若干个第一渣包、若干个第一排气管、若干个第二渣包和若干个第二排气管;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渣包并与所述第一渣包相连通;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二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渣包并与所述第二渣包相连通。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汽车仪表盘支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同时,大大提高了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加工精度。

Cas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dashboard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盘支架是汽车仪表盘系统的重要部件,在车体中起到支撑和固定各仪表盘的作用。目前,汽车仪表盘支架采用浇铸模具浇铸而成,由于浇铸模具内夹渣物较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导致汽车仪表盘支架的良品率低。同时,浇铸的液体冷却较快,使得汽车仪表盘支架易产生裂纹,冷隔,缩孔等缺陷,质量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包括料筒、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第一浇道、第二浇道、第三浇道、第四浇道、第五浇道、第六浇道、若干个第一渣包、若干个第一排气管、若干个第二渣包和若干个第二排气管;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一通孔,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位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右侧并沿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并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渣包并与所述第一渣包相连通;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二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二通孔,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位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左侧并沿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并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渣包并与所述第二渣包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料筒位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之间,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之间中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具有若干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和/或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渣包并与所述第一渣包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具有若干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部和/或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二渣包并与所述第二渣包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还包括有主浇道,所述主浇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所述第三浇道、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所述主浇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料筒。进一步地,所述主浇道与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所述第三浇道、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所述第六浇道之间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主浇道的宽度为100mm,且所述主浇道的厚度为50mm,所述第一浇道的宽度为30mm,且所述第一浇道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二浇道的宽度为40mm,且所述第二浇道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三浇道的宽度为30mm,且所述第三浇道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四浇道的宽度为30mm,且所述第四浇道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五浇道的宽度为40mm,且所述第五浇道的厚度为20mm,所述第六浇道的宽度为20mm,且所述第六浇道的厚度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包括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连通于所述料筒。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增压器并用于控制所述增压器的开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六个浇道分别对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和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进行浇铸,加快浇铸的速度以及液体量进入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和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汽车仪表盘支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同时,通过若干个渣包和若干个排气管分别将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和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杂质和空气快速排出,大大提高了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料筒1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第一凸起部21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第二凸起部31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第三浇道6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第六浇道9第一渣包10第一排气管11第二渣包12第二排气管13主浇道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该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包括料筒1、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第三浇道6、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第六浇道9、若干个第一渣包10、若干个第一排气管11、若干个第二渣包12和若干个第二排气管13,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一通孔,三个第一浇铸口位于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的右侧并沿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和第三浇道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第一浇铸口并与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相连通,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和第三浇道6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料筒1并与料筒1相连通。料筒1内的液体将通过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和第三浇道6进入至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内,第一浇道4、第二浇道5和第三浇道6沿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能够将液体快速且均匀填补至整个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内,加快浇铸的速度以及液体量进入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汽车仪表盘支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若干个第一渣包10与若干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第一渣包10连接于第一通孔与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相连通,第一排气管11连接于第一渣包10并与第一渣包10相连通。通过第一渣包10能够去除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内的杂质且不回流,通过第一排气管11能够快速排出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2内的气体,改善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外观质量,大大提高了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加工精度。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二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二通孔,三个第二浇铸口位于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的左侧并沿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和第六浇道9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第二浇铸口并与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相连通,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和第六浇道9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料筒1并与料筒1相连通。料筒1内的液体将通过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和第六浇道9进入至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内,第四浇道7、第五浇道8和第六浇道9沿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能够将液体快速且均匀填补至整个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内,加快浇铸的速度以及液体量进入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3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汽车仪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筒、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第一浇道、第二浇道、第三浇道、第四浇道、第五浇道、第六浇道、若干个第一渣包、若干个第一排气管、若干个第二渣包和若干个第二排气管;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一通孔,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位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右侧并沿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并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渣包并与所述第一渣包相连通;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二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二通孔,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位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左侧并沿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并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渣包并与所述第二渣包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筒、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第一浇道、第二浇道、第三浇道、第四浇道、第五浇道、第六浇道、若干个第一渣包、若干个第一排气管、若干个第二渣包和若干个第二排气管;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一通孔,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位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右侧并沿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一浇铸口并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浇道、所述第二浇道和所述第三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渣包并与所述第一渣包相连通;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外表面开设有三个第二浇铸口和若干个第二通孔,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位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左侧并沿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设置,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个所述第二浇铸口并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四浇道、所述第五浇道和所述第六浇道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料筒并与所述料筒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渣包与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渣包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渣包并与所述第二渣包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位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之间,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与所述右侧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之间中心对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支架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仪表盘支架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晓微孙钢顾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