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431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建立方法,用色谱柱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表征色谱性能参数,结合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进行跨柱预测,具有系统,全面,快速,准确,简单的特点。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C18 Chromatographic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色谱
,具体涉及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色谱柱性能是色谱分离能力的体现,然而色谱柱性能与起主要分离作用的色谱柱固定相之间的关系难以用传统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这种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以一个简单的函数式来表示。对于液相色谱柱的分类与表征,没有被广泛接受并且通用的测试程序。神经网络是一种数学算法模型,能够对信息进行分布式处理,这种网络依赖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节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潜在规则,对新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推算出输出结果。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多层向前网络,使用最优梯度下降技术,实现网络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的误差均方值最小。但现有的色谱柱评价方法中,尚没有相关方案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色谱柱性能的相关评价中。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测量色谱柱固定相的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的性能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对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等表征色谱峰形的参数进行跨柱预测。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品溶液及检测样品的配制: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戊基苯、丁基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08μg/mL、戊基苯浓度为2‑8μg/mL、丁基苯浓度为2‑8μg/mL,得到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浓度均为0.01‑0.2mg/mL,得到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酚、苯甲胺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2mg/mL、苯酚和苯甲胺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总离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18色谱柱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品溶液及检测样品的配制: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戊基苯、丁基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08μg/mL、戊基苯浓度为2-8μg/mL、丁基苯浓度为2-8μg/mL,得到疏水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苯并菲、邻三联苯浓度均为0.01-0.2mg/mL,得到立体选择性检测混合标准品;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酚、苯甲胺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2mg/mL、苯酚和苯甲胺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总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酸性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尿嘧啶、苯酚、苯甲胺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01-0.2mg/mL、苯酚和苯甲胺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酸性离子交换容量检测混合标准品;金属残留量检测混合标准品:将2,2’-联吡啶、4,4’-联吡啶溶于第一溶剂中,2,2’-联吡啶和4,4’-联吡啶浓度均为0.1-1.0mg/mL,得到金属残留量检测混合标准品;拖尾因子检测样品:将阿米替林溶于第一溶剂中,阿米替林浓度为60μg/mL,得到拖尾因子检测样品;色谱柱效检测样品:将尿嘧啶、萘溶于第一溶剂中,尿嘧啶浓度为0.1-2.0mg/mL、萘浓度为0.1-1.0mg/mL,得到色谱柱效检测样品;酚酸类物质分离度检测样品:将尿嘧啶、没食子酸、鞣花酸溶于第一溶剂中,其中尿嘧啶浓度为0.1-2.0mg/mL、没食子酸和鞣花酸浓度均为0.1-1.0mg/mL、鞣花酸浓度为0.1-1.0mg/mL,得到酚酸类物质分离度检测样品;2)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上述标准品及样品进行检测,用第二溶液进行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出峰情况,从而得到上述各标准品及检测样品色谱峰的相关参数,将所述各标准品及检测样品的相关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得到色谱柱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3)训练:将上述检测结果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以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参数为输入层,隐含层节点为3,4或5,输出层分别为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4)反相色谱柱评价:选择不同填料的C18色谱柱,检测色谱柱的疏水性、立体选择性、总离子交换容量、酸性离子交换容量、金属残留量,以上述检测数据作为训练好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输入层,即可在输出层得到拖尾因子、色谱柱效、酚酸类物质分离度的预测数据;所述第一溶剂为水、甲醇、乙醇或乙腈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溶液为MeOH-H2O、MeOH-20mMKH2PO4、ACN-H2O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斌李明珠那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