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31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罐体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位于搅拌电机的一侧,所述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搅拌浆,所述搅拌桨位于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通过管路与进料口连接。本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置气动隔膜泵从罐底抽液至罐顶打回的形成外循环混合,乙醇与药液充分混合,沉淀效果好,混合液易分层,收得率高,经济效益良好。

An Alcohol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
本技术涉及醇沉工艺的固液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
技术介绍
醇沉罐是醇沉工艺的专用设备之一,主要应用于中药、口服液、食品保健品等的酒精沉淀,也适用于其它制药、化工、食品、口服液、保健品、染料等行业悬浮液的冷冻或常温沉淀、固液相分离的工艺操作。通用的醇沉罐均是通过罐内搅拌桨进行混合,不能有效带动底部的药液与乙醇混匀。一般的醇沉罐是通过搅拌桨混合药液与乙醇,受锥形罐底的影响,混合效果不良,形成胶状液,不易分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应用于中药水提醇沉工艺,提高上清液收率,加强醇沉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罐体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位于搅拌电机的一侧,所述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通过管路与进料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气动隔膜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料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与气动隔膜泵之间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阀经管路与气动隔膜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与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出口通过管路经进料阀与进料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套接于罐体的外部,所述保温夹套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夹套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保温夹套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位于搅拌电机的另一侧,所述进料口和人孔分别位于搅拌电机的两侧。方便在醇沉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孔观察醇沉罐内部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人孔呈圆形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醇沉罐罐体上部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圆柱形,下底部为锥形。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外表面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屏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实现对罐体内的温度起到检测和监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醇沉罐罐体底部出料口用管路连接外置的气动隔膜泵,再由隔膜泵出口设置管路连接到醇沉罐罐体顶部进料口。通过此外置的循环管路,由气动隔膜泵提供动力,在醇沉工艺加入乙醇时,推动药液与乙醇混合进行外循环,从而使得全部药液与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达到提高上清液收率,加强醇沉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外置气动隔膜泵从罐体底部抽液至罐体顶部打回的形成外循环混合,乙醇与药液充分混合,沉淀效果好,混合液易分层,收得率高,经济效益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口,3、进料阀,4、出料口,5、出料阀,6、管路,7、搅拌电机,8、搅拌桨,9、保温夹套,10、冷却水进口,11、冷却水出口,12、人孔,13、气动隔膜泵,14、上清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搅拌电机7和人孔12,所述搅拌电机7位于罐体1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2和人孔12分别位于搅拌电机7的两侧,所述搅拌电机7驱动连接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位于罐体1内,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与气动隔膜泵13之间设置有出料阀5,所述出料口3通过出料阀5经管路6与气动隔膜泵13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13与进料口2之间设置有进料阀4,所述气动隔膜泵13的出口通过管路6经进料阀14与进料口2连接。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套9,所述保温夹套9套接于罐体1的外部,所述保温夹套9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10,所述保温夹套9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11。所述罐体1上部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圆柱形,下底部为锥形。所述人孔12呈圆形状设置,方便在醇沉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孔观察醇沉罐罐体1内部的情况。在中药提取药液进行醇沉操作过程中,按照醇沉工艺通过罐体1侧上部的乙醇加液口加入乙醇时,启动醇沉罐罐体1内搅拌桨8进行药液与乙醇混合操作。由于搅拌桨8的作用,罐体1内混合液作涡轮运动,不溶于乙醇的杂质随着涡轮运动而不断沉积于罐体1底部。为提高混合效率及醇沉效果,通过此外置的循环管路6,由气动隔膜泵13提供动力,将醇沉罐罐体1底部的药液从罐体1底部出料口3抽出,通过外置的管路6由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2回到醇沉罐罐体1内,一直循环到乙醇进料结束,从而使得全部药液与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达到提高上清液收率,加强醇沉的效果。醇沉结束用自吸泵通过罐体1侧下部设置的上清液出口14将罐体1内的上清液抽出。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搅拌电机7和人孔12,所述搅拌电机7位于罐体1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2和人孔12分别位于搅拌电机7的两侧,所述搅拌电机7驱动连接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位于罐体1内,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与气动隔膜泵13之间设置有出料阀5,所述出料口3通过出料阀5经管路6与气动隔膜泵13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13与进料口2之间设置有进料阀4,所述气动隔膜泵13的出口通过管路6经进料阀14与进料口2连接。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套9,所述保温夹套9套接于罐体1的外部,所述保温夹套9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10,所述保温夹套9上端设有冷却水出口11。所述罐体1上部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圆柱形,下底部为锥形。所述人孔12呈圆形状设置,方便在醇沉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孔观察醇沉罐罐体1内部的情况。所述罐体1内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1外表面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屏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实现对罐体1内的温度起到检测和监控的作用。所述搅拌电机7上设置有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与搅拌桨8连接。在中药提取药液进行醇沉操作过程中,按照醇沉工艺通过罐体1侧上部的乙醇加液口加入乙醇时,启动醇沉罐罐体1内搅拌桨8进行药液与乙醇混合操作。由于搅拌桨8的作用,罐体1内混合液作涡轮运动,不溶于乙醇的杂质随着涡轮运动而不断沉积于罐体1底部。为提高混合效率及醇沉效果,通过此外置的循环管路6,由气动隔膜泵13提供动力,将醇沉罐罐体1底部的药液从罐体1底部出料口3抽出,通过外置的管路6由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2回到醇沉罐罐体1内,一直循环到乙醇进料结束,从而使得全部药液与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达到提高上清液收率,加强醇沉的效果。醇沉结束用自吸泵通过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罐体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位于搅拌电机的一侧,所述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通过管路与进料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外置循环管路的醇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罐体顶部的中央,所述进料口位于搅拌电机的一侧,所述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通过管路与进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气动隔膜泵之间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阀经管路与气动隔膜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与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进料阀,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出口通过管路经进料阀与进料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东李彦冰吴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珍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